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教育專家洪蘭:陪做功課,不如陪他玩

教育專家洪蘭:陪做功課,不如陪他玩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專家洪蘭:陪做功課,不如陪他玩

作家黃春明在念屏東師專時,有天校長找他去家裡吃飯,他以爲是鴻門宴,戰戰兢兢的站在門口不敢按鈴。想不到進去後,看到餐廳牆上掛的竟然是他的水彩畫。一個從來不曾被稱讚過的孩子,頭一次被人肯定,這人還是校長,他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桀驁不馴的天才從此改邪歸正,成爲現在的國寶了,可見被肯定的力量。

有一個實驗是請大學生來實驗室用樂高做機器人,第一個成品發給獎金美元兩元;第二個少十一分,給一元八角九分;第叄個再減十一分,給一元七角八分,以此遞減,學生可以一直做到不想做爲止。實驗分爲兩組,第一組做完後,實驗者把成品收到盒子裡,放到桌下,再給他一盒新的樂高去做;第二組做完後,實驗者當着學生的面把他剛剛完成的成品拆掉,放回盒子中。第二組學生瞪大眼睛抗議:「你在幹什麼?」實驗者說:「抱歉,我們的樂高不夠,必須拆掉重複使用。」學生聽了心裡不舒服,做一做就不想做了;而第一組的人一直做到沒有報酬了還在做。

這就是被肯定的力量,雖然再做已經沒任何酬勞,只要有成就感,還是願意繼續;相反的,雖然每次做都有報酬,但是一想到做完就會被拆掉、徒勞無功時,再多錢也不想做了。

很可惜是,我們雖然知道孩子需要被肯定,我們的做法往往背道而馳。有許多「盡責」的父母晚上陪孩子做功課時,常會拿橡皮擦把孩子寫不好看或超出格子的字擦掉,要孩子重寫。孩子的感覺就像第二組的大學生一樣,覺得自己在做白工。有個孩子大哭說:「我寫了兩次都被你擦掉,現在你寫,我寫過了。」當孩子手臂的小肌肉控制尚未成熟時,寫字難免出格,處理的方式應該是放大格子,而不是一直擦掉他辛苦寫的字,這是強人所難。沒有成就感會使他失去學習的動機。

人都渴望別人的肯定,不然不會有這麼多人無時無刻不在臉書打卡,企求別人的讚。只是幼兒園老師都會把孩子的作品貼在牆上給大家看;父母也會把孩子的塗鴉貼在冰箱上頭,或寄去給祖父母看,爲什麼孩子長大,對自己感到迷惑、需要肯定時,我們反而忘了呢?孩子愈大,大人愈不肯定他,老覺得他不夠好,最後學校布告欄中貼的就是記大過的公告了。

說起來,父母根本不需要陪孩子做功課,做功課是他的責任,應該從小訓練孩子對自己分內的事負責,父母不要在家中再扮演老師的角色,上學八小時跟老師的相處已經夠了。家,應該是親子享受天倫之樂的地方,發展心理學家說「父母陪孩子玩和管教他的時間,應該是七比一」,太多或太少都不正常,這個實驗或許可以給父母一些啓發。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