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孩子,你真聰明”是句伴隨一生的魔咒:她們是怎樣被這句誇獎捧殺的。

“孩子,你真聰明”是句伴隨一生的魔咒:她們是怎樣被這句誇獎捧殺的。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唉這就奇怪了,小時候連連環畫紅軍叔叔都是誇放牛的二嘎子:“真是個聰明的孩子”的喲!咦?近十年我們才從“批評教育”進化到“賞識教育”,怎麼這麼快,連“賞識教育”都不流行了嗎?

今天就來看一個娃被這句“聰明孩子”魔咒捧殺的故事和思索。

PS:昨天文章評論炸出了好多清華北大藤校學霸留言,看到粉絲那麼猛料,DrBing整一天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還一口氣上五樓呢。

正文

【作者】孟書子 ,杜克大學經濟學本科,哥倫比亞大學teacher college 心理學系研究生

1月27日,耶魯大學數學系20歲華裔學生王璐暢,躍過金門大橋欄杆自殺身亡。

“孩子,你真聰明”是句伴隨一生的魔咒:她們是怎樣被這句誇獎捧殺的。

一座表徵自由與希望的建築,成了自殺聖地

此前,有“MIT才女”之稱的郭衡自殺,曾引起廣泛討論。她的人生履歷只能用輝煌等詞來形容,但仍選擇了不歸路。2012年10月26日,28歲的郭衡在劍橋市的公寓上吊自殺。

“孩子,你真聰明”是句伴隨一生的魔咒:她們是怎樣被這句誇獎捧殺的。 第2張

顏值超高的“MIT才女”郭衡

聽到新聞時,我正在公車站無聊地翻手機。曼哈頓的燈光已經開始照耀在這個世界都會的每個角落,這是紐約一個平凡夜晚。

多麼優秀的女生:才28歲的她已獲電機工程學士,曾在華爾街工作,進入MIT,明年就能畢業。她的遺書卻聲嘶力竭地哭訴“除了中文,我沒有任何優勢”。

剛開始的時候,我曾和她一樣,想要意氣風發的衝刺華爾街叱吒風雲。大二結束的時候,我也曾和她一樣,筋疲力竭,覺得前路灰暗。她說: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面對比自己優秀百倍的同學,她沒有立足之地。

也許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但:

吃掉我們的不是這個世界

而是我們自己

“你真聰明” 一生的魔咒

從小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 “這真是聰明!” 如果說聰明二字在我的小學,中學年華是良好的祝願,從高中到出國,它搖身一變,變成了甩都甩不掉的魔咒。

當今的發展心理學在談及教育小孩的時候,也非常忌諱這兩個字。這個目標阻塞了家長們的視野,也給孩子內心施加了壓力

我的媽媽是一個很智慧的女人。小時,媽媽爲了讓我自信一些,她告訴我我是個聰明的孩子,熱切的眼神20年來從沒變過。小時候媽媽藉助釣魚遊戲教我認字,看到我迷《還珠格格》就鼓勵我讀清朝史。迷上《哈利波特》,她就走遍書店,最後在北京買來最新版。大陸還沒有譯本的時候,我已經擁有了臺灣版。我對《哈利波特》進一步迷戀,媽媽就鼓勵我去念英文版。

“聰明”這兩個字在小學的時候讓我自信無比,我堅信我可以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成功的啓蒙的確讓我在小學的時候遊刃有餘。初一搬到大連。中考只考了188名,頓時哭成淚人。後面的幾次考試,我一口氣衝到19名。幸福隨着我再一次搬家又一次煙消雲散。我考進四中,又墊底了。好在四中很人性化,從來沒有公開朗讀過我那慘淡的排名,都是發小紙條。我又開始咬牙奮戰,第二年,我又排在前20。

這個故事,其實很悲傷。它並不是對奮鬥的謳歌。

一開始,我的所有動力都來源於:我很聰明,我應該比別人厲害纔對。但這個邏輯,一定會在強手如雲的世界裏漏洞百出。美國,就是我的第一個滑鐵盧。

比不過別人=世界末日

如果說在中國我一直是個站在聰明者隊伍裏的幸運兒,來美國唸書的最初兩年,我又幸運的倒下了。杜克大學是全美第八名的學校,金髮碧眼活力四射的美國同學,和各個國內高中的尖子生,組成了我的煉獄。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學習差,不會玩。。。慢慢的我的心理壓力讓我開始懷疑一切。

這是我們的教育系統帶給我們的印記。從教育的開端就被注入了競爭的思想,在激烈的一輪輪競爭中,我們對自己的定義也變成了一個數字。孩童對於“聰明”的理解,和對“天才”的理解差不多:“聰明的人總是不費吹灰之力,不用付出努力,天才一旦用功便超人一般。”

如果說在當今中國教育的道路上,被排名,被捲入競爭是不可避免的話,那麼我們家長能做的便是引導孩子,讓孩子具有正確的歸因能力:對事不對人,並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評價。

強迫性競爭人格

斯坦福心理學家C. Dweck表明:從小被誇獎聰明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表現出強烈的競爭意識(強迫性競爭人格)同時,他們也更容易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接受任何挑戰。原因是孩子們因害怕失敗了,別人會懷疑自己不聰明,選擇不嘗試可以給自己留一條退路。而從小接受“對事不對人”誇獎的孩子,會對自己的進步更感興趣。同時也更容易挑戰自己。這些孩子承受能力更強,情緒也不會輕易受到影響。

誇孩子聰明,就是在告訴孩子他/她的天生特質。每當孩子做好了一件事,“聰明”這種誇獎讓孩子自動將結果歸因於自己本人的天生特質,而不是他/她對於這一件事的理解,努力程度,和堅持程度,即所謂“對人不對事“。而當我們對孩子說”你真棒,這件事做的真好。” 的時候,孩子理解到的是大人對這件事的讚揚。給孩子貼上“聰明,遲緩”等標籤會讓孩子漸漸的將事情的成敗都歸因於自身先天的特質,而不是他/她後天的努力和一件事本身的特性。當“聰明”的孩子再不能比過別人的時候,孩子的心裏會立刻將結果歸因於自己本身的原因。“比不過別人,我就不再聰明瞭。如果我不聰明瞭,那我是誰呢?”

才女郭衡把失敗的原因都歸因於自己不夠優秀,最終被自己打倒了。

吃掉我們的不是這個世界

而是我們自己

瞭解自己,才瞭解世界

作爲家長,首當其衝的不是教會孩子如何學習,而是引導孩子如何認識自己。尋找自己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家長可以做到的,就是不要剝奪孩子思索自我的權利。

瞭解自己,在課本里是沒有答案的。抽時間陪孩子坐下來,聽聽他/她是怎麼想自己的,他/她喜歡什麼,又恐懼什麼。 這類對話日積月累會變成一筆寶貴的財富。甚至大學選什麼專業,畢業了做什麼工作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同時,要讓孩子充分的經歷這個世界。很多時候光讀課本是不會了解自己的。鼓勵孩子閱讀,允許孩子多交朋友,甚至鼓勵孩子談一場戀愛,都將給他/她寶貴的瞭解自己的機會。

總結

作爲一枚家長,對娃應該什麼心態、什麼做派,上文已經說了大概(詳細的理論點很多,例如:安全感的來源,“內源性”的自信,外部認可,內在動機, Growth Mindset,強迫性競爭人格,外部激勵。。。我另寫文章深8)。

從前幾篇文章的留言炸出的信息看,我的讀者中一定有不少自帶光長大的人,至今生活在某種陰影中。所以總結這裏簡單說說大人:

DrBing的長期讀者肯定早就知道,我原生家庭的不當管教導致了強迫性競爭人格。除了上面故事說的狗血劇情,還會不自覺地自我僞裝,來維持光環形象(俗稱:裝逼)——活得很累。

你不累就go on,繼續裝逼併快樂吧!

累就要改變心態,例如我,就忽然有天撕掉了一直以來辛苦經營的完美形象,轉身變成了一個勤快的二癩子。(好吧,很多時候也不勤快)

“勤快”的意思是說:並非破罐破摔,還是一樣參與競爭,但不會非勝不可。心態是:盡我所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放棄,不強求。

“二癩子”就是說:我不要光環,不要面子,我的行動只聽取內心最真切的聲音,誰也別想用期待或光環綁架我。(例如:有聖母留言說:您作爲一名教育學家,怎麼能說出。。。的話。我回復:對不起我其實是個二癩子。聖母,猝)

我覺得“勤快的二癩子”狀態是很強大的。

真正的強大不是不斷強迫自己變優秀、完美,而是真正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真正地對自己寬容。這一刻起,你不會被你內心之外的任何東西脅迫。

當你真正做到這點以後,你會學會對娃也做到這樣。

有天你一定會發現,你的娃居然會在毫無壓力,由內而發的驅動力中,長成了最優秀,最美好的自己。原因只有一個:

你的愛是無條件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