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爲何你的“懲罰”無效?這纔是正確的方式

爲何你的“懲罰”無效?這纔是正確的方式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理解家長選擇這樣做的心情,一方面因爲自己當時正在氣頭上忍不住發飆,另一方面覺得孩子的問題嚴重,不給孩子責罰他未來會變本加厲。

但是我們一直不提倡家長用懲罰的方式解決問題,這些懲罰的方法可能看似當時有效,震懾住了孩子的情緒,也遏制了孩子一些不良的行爲,但是長期來看,得不償失,因爲很多時候懲罰會給孩子身體和心靈上面造成不良的影響,而且家長想制止孩子出現的行爲之後還會重複出現,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爲何你的“懲罰”無效?這纔是正確的方式

有些家長知道懲罰的危害,也會努力地剋制情緒不去懲罰孩子,但是會出現另一個擔心,也就是:我忍住不發火了,孩子會不會更放肆了?我不用懲罰的方式讓孩子改正錯誤,孩子以後是不是更沒有規矩了?那麼,當孩子出現一些不良的行爲時,我們到底要怎樣讓孩子改正呢?

其實孩子犯錯,需要的不是接受懲罰,是學會承擔!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情景來分析:

情景一

在一天忙碌的工作後,媽媽回家做好晚飯,孩子覺得當時不餓,不想吃飯,想去看電視、玩遊戲,媽媽耐心地告訴孩子要多吃一點,今天做的飯菜很好吃,可孩子就是不聽。後來媽媽哄了半天,孩子勉強答應,吃的過程中卻一心想着去玩,甚至還不耐煩地敲筷子、亂扔食物給其他人搗亂。


懲罰的做法:
媽媽終於忍不住發火了,嚴厲地告訴孩子,自己辛苦做飯,爲他的身體健康着想,讓他必須按時吃飯。可孩子還是不好好吃飯,於是媽媽抱起孩子,不讓他在餐桌上了,要他去罰站一個小時,孩子哭鬧不幹,最後全家人這一頓飯都沒吃好。 這樣的懲罰爲何無效:這樣的懲罰常常沒有效果,是因爲這一系列的做法,讓孩子理解到的信息是這些:
我不餓的時候,媽媽非讓我吃飯。我想玩,媽媽阻止我。我不能玩,只能在餐桌上找點有意思的事情幹,媽媽就非讓我罰站一個小時,罰站的過程我除了委屈,就是生氣。讓孩子學會承擔的做法:

說明規矩:告訴孩子吃飯只在吃飯的時間進行,在不會影響孩子健康的情況下,允許孩子在不餓的時候不吃飯,但是事先說明,晚飯只是在晚餐時間吃的,如果大家用餐結束了,不會再爲他單獨加餐,也不會準備零食給他。

提供選擇:明確表達如果孩子他不吃飯還一直影響別人吃飯,會讓他離開餐桌,讓孩子選擇在餐桌上安靜地吃飯,還是去自己房間或者其他地方。

讓孩子承擔後果:如果孩子繼續在餐桌亂髮脾氣,那麼讓孩子回自己的房間,或者去其他地方,等他不影響別人的時候才能回來,告訴孩子他什麼時候可以回來或者去玩的時間的不是父母定的,是他自己決定。這裏需要注意的是,不強行規定孩子罰站、回房間的時間一定是某個固定的時間,讓孩子理解家長不是要懲罰他這個人,是要讓他學會尊重別人還有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爲。


情景二

媽媽一直認爲兒子就是大大咧咧的人,因爲他要不忘記從家裏帶課本去學校,要不忘記從學校帶作業回家,本來覺得都已經夠操心了,最近孩子還因爲忘記一個展覽的時間,錯過了門票使用的有效期,白花錢了。

爲何你的“懲罰”無效?這纔是正確的方式 第2張

懲罰的做法:
一氣之下,媽媽向孩子發火了,抱怨了他真是讓自己操碎了心,並且規定孩子這個月不能再參加任何課外活動了。 這樣的懲罰爲何無效:父母每次檢查孩子做作業是否完成、幫助他收拾好去學校需要的東西,讓孩子習以爲常,這一次嚴重警告之後,孩子可能還難長記性,因爲孩子總結的信息卻是:
媽媽認爲我就是容易忘東忘西,我出現的這些問題也是正常的,反正我不忘記的時候,她也不記得了。生活中的小細節,一般媽媽會幫我想着,如果沒做到,我出現了問題,一般媽媽會替我解決。我因爲粗心忘記參加活動,媽媽就發火了,讓我知道了粗心就不可以參加感興趣的展覽。讓孩子學會承擔的做法:

就事論事:不要因爲孩子一出現某些不良的行爲,就先給孩子貼標籤,因爲孩子很容易強化這一行爲,覺得反正你給他定性了。

啓發孩子想辦法:在孩子出現了因爲忘記耽誤事的時候,不要替孩子解決,讓孩子先考慮自己想辦法,比如作業忘記帶,能否自己和老師解釋改天交;書本忘記帶,能否借別人的用等等,讓孩子嘗試自己想解決方案。

讓孩子承擔後果: 因爲粗心就不能參加展覽,因爲不聽話,就不可以看動畫,看似是合理的懲罰,其實是兩件事,用剝奪孩子從事件A上的快樂,去彌補孩子在事件B上的失誤,孩子不一定明白承擔,還可能會因爲不看展覽失去一個興趣,不看動畫繼續和父母發脾氣。如果孩子很喜歡展覽,也很後悔錯過,可以請孩子想想有什麼辦法可以補救,比如再買一張票,但是門票的費用要用孩子自己的零花錢支付,讓孩子知道父母支持他參加活動,但是他要爲自己的損失付費,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情景三

孩子對於很多事情都很有興趣,媽媽也都很支持,鼓勵孩子參加了繪畫、音樂、舞蹈的試聽課,孩子開始覺得都很有意思,媽媽爲了培養孩子的藝術氣質,讓孩子開拓視野,都給孩子報名了,這可是不小的一筆花費,但是孩子就是三分鐘熱度,學着學着就沒熱情了,老師佈置的練琴作業也不做,這週末有鋼琴課,媽媽也不能休息,早早起來,送孩子去上課,孩子賴牀不起,估計今天又得遲到耽誤課了。

爲何你的“懲罰”無效?這纔是正確的方式 第3張

懲罰的做法:之前因爲不練琴,媽媽就很生氣,今天媽媽一大早叫了半天,孩子還是磨磨蹭蹭,最後忍不住發火和孩子抱怨,因爲自己都爲他週末不能休息,他這樣不負責,乾脆別學了,孩子也不同意退班,最後媽媽還是無奈地送孩子去學習,替孩子向老師道歉。 這樣的懲罰爲何無效:你覺得要讓孩子克服怕困難、懶惰的行爲,自己一定要多叮囑他,可是孩子總結的信息卻是:
我學習就是爲了父母的期望。本來一件輕鬆的事情,因爲媽媽發火,變成了一件沉重的事情。我遇到困難或者不想練琴的時候,媽媽就說乾脆別學了,讓我也猶豫要不要去學習了,要不不學算了。讓孩子學會承擔的做法:

提前約定:孩子對一件事三分鐘熱度很正常,因爲剛開始接觸一件事往往是好奇心使然,在孩子興致勃勃地要學習某個興趣課程的時候,和孩子做一個小的承諾儀式,告訴孩子爲這件事需要做的努力,如果選擇了,就要堅持,至少是一段時間。

鼓勵代替抱怨: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也要隨着付出時間、金錢等,如果孩子出現畏難情緒,不要通過向孩子抱怨自己的付出讓孩子被動地去學習,那樣孩子會覺得是爲父母而學的,父母是自己學習的監督者;更好的做法是積極地和孩子一起應對困難,表示父母理解他,並且父母對於這件事也很感興趣,期待聽他的新作品,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和他是一起的,父母是自己學習的陪伴者。

讓孩子承擔後果:如果孩子一直很抗拒,可以停下來,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覺得自己爲什麼要學習?當初選擇的原因和榜樣?自己學習的理想水平?可以列下來這件事如果堅持下去的益處和難點,如果不繼續的好處和損失。這裏強調的是不學習的損失,不是不學習面臨的懲罰。懲罰和損失不同,懲罰是人爲加上去的一種後果,損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讓孩子分清了這些,才能讓孩子做事有自己的內在驅動力,而不是一直爲得到獎勵行動,爲害怕懲罰應付。

如果遇到類似上面的問題,我們一直用懲罰孩子的方式,貌似是用了最快的方式的解決問題,但實際上是治標不治本,自己和孩子都不愉快,不僅讓親子關係變得緊張,最終還沒有讓孩子學會獨立和承擔,孩子可能一直不明白父母想傳達的問題的內在邏輯。

爲何你的“懲罰”無效?這纔是正確的方式 第4張

另外,除了看到家長會因爲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產生焦慮、擔心、生氣等各種負面情緒,我還看很多家長在懲罰孩子的事後,會陷入深深的自責情緒中,責怪自己沒有控制好脾氣,小題大做,其實家長也是人,不是神,我們號召不懲罰,不等於容忍孩子,壓抑自己,其實是想讓家長在平和、愉快的狀態下和孩子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果你因爲以上原因也發過火,請先不要一味地責怪自己,先讓自己放鬆、平和下來,因爲當父母是冷靜的,很多智慧、客觀的解決方式才能想出來!

要知道,最有效的管教方式,不是用最嚴厲的懲罰或者事後用物質補償,而是通過讓孩子知道不良行爲帶來的後果而對自我的管理和約束。

就像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

如果我們套用在這些情景下,那就是:

只有能夠激發孩子進行自我管理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有效的管教方式。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