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吼孩子”的正確方式,家長知道嗎?

“吼孩子”的正確方式,家長知道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吼孩子”的正確方式,家長知道嗎?吼孩子不是我們一直反對的嗎?但是孩子總是不聽話惹你生氣,爸媽該怎麼辦?

如何正確地“吼孩子”?

啊?!

不是要“溫和而堅定”嗎?怎麼能“吼”呢?

是的,我們都同意要尊重孩子,不應該吼孩子。現在不少父母也都在努力實踐“零吼叫”的養育方式。

“吼孩子”的正確方式,家長知道嗎?

首先,必須明確一個基本觀點:養育中不吼不叫的努力,非常有意義,也非常值得嘗試。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相信每個人都有體會:吼孩子,有時候也是難免的。

比如,下面李巖老師講的這種情況

我女兒的兩個同學,一對龍鳳胎兄妹,家長因爲有事,請我幫忙看孩子。

我先接了兄妹倆,然後帶着他倆去一個音樂學校接我女兒下課,我女兒在那兒學琴。

音樂學校隔壁有一個遊樂場,但是是私人的,不對外開放,柵欄門的牌子專門寫着“請勿入內”。

這對兄妹因爲第一次來這裏,很好奇,想進去看看,我說:“不能進去,這是別人家的不讓進,你們看這裏寫着呢。”

可是兩兄妹卻說:“又沒人看着,進去看看怕什麼。”

我當然堅持說:“不能進去,沒人看着也不能進去。”可他倆還是不聽。那個叫元元的男孩乾脆已經開始往柵欄門上爬了,準備翻過去。

這個時候,我只好嚴厲地大吼一聲:“元元,下來!”

這樣一來,男孩灰溜溜下來了,倆人也不再糾纏這件事了。

說實話,我不僅當時想不到更好辦法,而且直到現在,我也沒想到更好的辦法去阻止男孩。

這個做法,是不是跟我們之前講到的“態度溫和、行動堅定”相矛盾呢?

不一定,要看吼完之後的做法。

李巖老師說:“假如,我吼了他們,他們也停止的不該做的行爲,但是我還沒完沒了地數落他們:怎麼這麼不懂事啊,都9歲了,好好說爲什麼不聽,非得讓我嚷嚷才行!假如是這樣,那就違背了我們之前討論的原則。”

因此,假如“吼”是當時最有效的辦法,那麼吼一聲、產生效果了,就可以了,就不要再繼續說個不停了。

也就是說——

吼,針對的是行爲,而不是針對人。

這時候的吼,相當於阻止孩子的堅定的行動,行動有效果之後,就要繼續保持溫和的態度。

所以,我把男孩吼下來之後,安慰地拍拍他的肩膀說:“對不起喲。”

當然,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指望孩子這時候的態度會有多好。男孩生氣地瞥了我一眼,沒說話。

女孩一看我這個態度,知道可以安全地表達不滿了,於是說:“你幹嘛這麼兇!”

那麼這時候,我要不要辯解說“那我剛纔好好說你們不聽呀”?

要爭辯嗎?不要。

因爲我已經達到阻止他們的目的了,現在要允許他們表達不滿。因此我說:“是啊,我知道。”

“吼孩子”的正確方式,家長知道嗎? 第2張

女孩一聽更來勁了:“我討厭你!”於是我說:“啊,那可太糟糕……太糟糕了。”

男孩一聽也加入了進來:“討厭你、討厭你!”我於是一邊捂着耳朵、一邊誇張地,愁眉苦臉地說:“太糟糕了,別討厭我,太糟糕了,別討厭我!”我這個樣子,讓孩子們覺得又得意,又好笑。

這時候我女兒下課出來了,一看這情景,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加入了她的朋友,一起開心地大喊“討厭你、討厭你”……這個小衝突,最終發展出了一個歡樂大結局。

聽完故事

再來說說規則

“建立規則”之所以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方面因爲孩子的理解力有限,不能完全理解規則的意義。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規則與孩子的本能存在衝突。

在孩子的本能看來,規則要麼就是被阻止,要麼就是被強迫,因此在面對規則的時候,本能的反應就是對抗。

當然,養育的重要任務就是幫孩子學會控制本能,但是這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到本能的存在和它不容忽視的作用。

以往我們以爲,建立規則就像給電腦輸入指令一樣,指令輸入進去,它就應該按照指令來工作。如果它沒有按照指令工作,那要麼是電腦壞了,要麼是輸入指令的人不合格。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因爲孩子的大腦跟電腦有很大的不同,孩子的大腦中已經有一套先天設置好的程序,我們輸入的指令,必須與他已有的程序兼容。這套已有的先天程序就是孩子的本能。

有了這樣的基本認識,我們在建立規則的過程中就可以更加從容。

對於一兩歲的很小年齡孩子,我們只需要保護他的安全和健康,不需要給他講什麼道理,因此如果自然轉移注意力的辦法還有效,那就自然轉移。

比如他要去玩垃圾桶,我們就吹個氣球,再一鬆手,讓氣球滿屋飛,然後再吹起來遞給他,同時自然而然地把他跟垃圾桶分開。

這時候如果認真給他講“垃圾桶髒,不能玩”,那麼通常的結果就是讓他更關注垃圾桶。

不過孩子長大一點後,這種自然轉移的方法很快就會失靈。

沒關係,我們還是有很多辦法給孩子建立規則的(準確說是設定界限)。

孩子小的時候,建立規則主要是設定界限這個層面的工作,我們只需要保證安全、健康,保護財物,維護基本秩序,保證不要影響他人等等,就夠了。

對4歲以前的孩子不要有太多的自律層面的要求,因爲他的大腦還不具備相應的生理功能。

也就是說,只要孩子的行爲達到了、符合了我們的要求,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不要指望他現在就自覺、懂事地遵守規則。

“吼孩子”的正確方式,家長知道嗎? 第3張

因此在具體做法上,首選是什麼呢?首選遊戲,因爲遊戲能最大程度地減少衝突。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想不到什麼遊戲,或者不適合用遊戲的方式,那麼直接阻止孩子做不該做的事、或者直接要求孩子做必須做的事,都是完全沒問題的,只要注意3點:

1、我們要用行動去阻止和要求,少用語言。

如果孩子不排隊跟別的小朋友搶搖搖車,那就過去把他抱開,而不要只站在旁邊說:不可以,回來,要排隊。

2、我們的態度要足夠溫和。

我們是大人,他是孩子,孩子有時候就會不懂事,而大人要允許孩子不懂事,這似乎是一條基本的自然法則。

由於我們要用行動去阻止孩子,因此在肢體接觸的時候,不同的態度會在我們的動作力度上體現出來。嫌孩子不懂事的態度,會讓我們的動作很強硬,而溫和的態度會讓我們的力度恰到好處。

總的來說,我們只要能“攔住”孩子就可以了,而不是要強制他做什麼事。

3、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對孩子有要求時,孩子難免會不開心,甚至哭鬧。

設定界限是帶有強迫性的,因此孩子被強迫了,就一定會抱怨、會對我們態度惡劣、會對抗、甚至會發脾氣哭鬧。

這種時候,對每個人都會是挑戰,因爲我們的大腦中都有情緒本能,所以要做好準備,不要陷入情緒對抗,必要的時候,還需要用我們之前微信文章討論過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情緒安慰。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