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拒絕用“道德”綁架孩子的善良與愛心!

拒絕用“道德”綁架孩子的善良與愛心!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女子表示,過去20多年裏,給了她親情的是養父母,而不是近在咫尺去從不曾現身的親生父母。不料此舉卻遭到主持人周立波的嚴厲指責。 周立波激動地指出她心胸狹隘,告誡她應該換位思考,父母當年或有難處,應該學會原諒,還放言否則“你永遠不可能幸福”。事後,這名女子仍然表示“自己有原則”,並再次重申自己只會認養父母。 此事在網上引起了沸沸揚揚的評論,環球時報等媒體、金星等公衆人物都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輿論都指向周立波“道德綁架”,並贊同該女子捍衛自己的價值觀和獨立意識。

拒絕用“道德”綁架孩子的善良與愛心!

當時心媽對這個事件也是很有感觸:誠然,愛與寬恕是人性之光,但能要求每個人不管任何情況都要義無反顧地奉獻自己的愛與寬恕嗎?在20多年的生命裏,這名女子的親生父母不曾以任何形式存在過,她有的是撫養她、呵護她的養父母,對於從天而降的親生父母,就算沒有任何恨意,認與不認都可以是她的選擇啊! 心媽還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倆孩子在河邊玩,一不小心都掉進了水裏。一個孩子的媽媽不會游泳,急忙喊另一個孩子的爸爸“救救我的孩子!”男人跳下水,遊向了自己的孩子,當他將自己的兒子拖到岸邊,再返回去救那個女人的孩子時,那孩子已經不見了蹤影。 當小男孩被撈出時,他的媽媽在一旁痛哭:“他游去救了自己的兒子,我的孩子離岸邊近,他救完我的兒子肯定能來得及救他的兒子……” 這位飽受非議的父親含淚說了這樣一段話:“我不違背自己的心,孩子是自己的肉,放棄自己的孩子去救別人的孩子我做不到……我願意接受大家的譴責。” 是啊,捨己救人是英雄,但如果那一瞬間遵從的是自己內心的意志或者有時根本就是生命的本能,那又有何錯呢?
拒絕用“道德”綁架孩子的善良與愛心! 第2張

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就被很多高尚的壯舉教育和鼓舞着:跳進冰河奮不顧身英勇救人的小夥、爲抗洪救災犧牲的年輕戰士、地震中先救他人而顧不上自己孩子的護士……我們的確心生敬佩,也每每爲此感動落淚,更深深覺得這些激越的篇章弘揚了積極向上的社會主旋律。 但是,尋常日子裏,有些小事卻總讓人看了那麼不是個味兒:公交車上,精氣神十足的大媽非要年輕人讓座,否則就罵人家不尊老;帶孩子坐火車的父母,買的是上鋪的票,卻理直氣壯要換人家的下鋪,不然就是沒愛心,也不管人家是自己提前多久辛苦排隊纔買得的票;熬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終於取得了成績獲得了獎項,拿着自己急需的獎金卻“不好意思”不去捐點兒款,就怕被人說不懂感恩和回報;年紀比你大的人插隊插在你前面,你不好意思說,怕被看成沒肚量;微信朋友圈拉票,不給投票就被說“不仗義”…… 有些事情,做了是好心,是善良,但不做也有不做的道理和自由。好人好事固然值得頌揚,但是“道德綁架”,卻傷害了無辜的人。 作爲父母的我們,該怎樣培植孩子純潔的善良與愛心,同時又不受傷害? 所幸,一個個慘痛的事例讓人們開始醒悟:曾經報章媒體讚頌的那些無視自己能力而英勇犧牲的少年甚至兒童,開始讓人們難過和不捨——這些鮮活的蓓蕾都還來不及綻放啊,卻做了無謂的犧牲。因而,教育部也已經把“見義勇爲,敢於鬥爭”這一條從《中小學生守則》中刪除,這也說明教育也在朝文明和人性化進步。

拒絕用“道德”綁架孩子的善良與愛心! 第3張

痛定思痛,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第一,生命只有一次,珍愛自己,然後才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第二,尊重自己的內心,不爲他人言論和觀點束縛。 我們需要時常告訴孩子,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當你在街上摔倒時有沒有人扶、當你被扒手偷了東西有沒有人提醒、當你走丟了有沒有人告訴你回家的方向、當你被同學欺負後老師有沒有及時制止……有,是你的幸運,你也在可能的情況下用幫助別人給予回饋;沒有,也是正常的,請不要譴責別人,有朝一日角色互換時,也用同樣的態度對待自己,不要苛責自己。當孩子意識到沒有理所當然的幫助時,就會學習獨立,就能真正成長。 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勇敢地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愛己、愛人、愛社會——真正身體和精神都活潑健康的孩子才能長成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們一如既往地鼓勵孩子慷慨有愛、樂於助人,但是,我們也拒絕用道德綁架孩子的善良與愛心!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