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小姑生完孩來坐月子,婆婆趕鴨子上架:兒媳你來伺候,還能學經驗

小姑生完孩來坐月子,婆婆趕鴨子上架:兒媳你來伺候,還能學經驗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是婆婆讓兒媳來照顧自己女兒月子的話,那就有些尷尬了。於是小玉想了想後迴應道,“小姑子來家裏無非是添些碗筷的事,做飯的時候多帶出來一口沒問題,可是伺候月子這事兒我可幹不來,到時候不給添亂就不錯了!都說婆媳關…

原標題:小姑生完孩來坐月子,婆婆趕鴨子上架:兒媳你來伺候,還能學經驗

產婦坐月子本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伺候月子的活就更加勞累了。大多數情況下產婦會選擇在婆家坐月子,平日裏的照顧也多是由婆婆來完成。不過,近年來也有不少的產婦選擇回孃家坐月子,畢竟有親媽在一旁照顧自己更自在一些。但是如果是婆婆讓兒媳來照顧自己女兒月子的話,那就有些尷尬了。

小姑生完孩來坐月子,婆婆趕鴨子上架:兒媳你來伺候,還能學經驗

新媳婦兒很“懂事”,沒成想卻被婆婆趕鴨子上架:你小姑子的月子由你來伺候

小玉剛結婚沒多久,爲了搞好婆媳關係,平日裏小玉非常地勤勞,不管是做飯還是做家務,她做得都井井有條。平日裏婆婆也沒少誇讚小玉做得好,而這也難免會讓她覺得很得意。小玉心裏想,“看來婆媳關係也並不是多難相處,只要我多幹點活,婆婆看起來也挺容易高興的!”

可是沒成想任勞任怨的小玉居然遭遇了婆婆的趕鴨子上架。前不久婆婆對小玉說,“你幹活麻利,等過段時間你小姑子回來坐月子的時候,就由你照顧吧!我身體不好,伺候月子肯定吃不消,你正好也能學學經驗,等到你帶孩子的時候就輕鬆了!”

小姑生完孩來坐月子,婆婆趕鴨子上架:兒媳你來伺候,還能學經驗 第2張

婆婆的話讓小玉一時間很不理解。小姑子明明有婆家,爲什麼不在婆家坐月子呢?既然打算回孃家,婆婆爲什麼不自己照顧女兒呢?無論如何伺候小姑子月子的活也落不到小玉身上,這明顯是婆婆有些欺負人了。

想到自己一直在婆婆面前吃苦耐勞,本以爲這樣可以換來家庭和睦,可是沒成想婆婆居然得寸進尺,一步又一步地試探自己的底線,這多少有點讓小玉寒心。於是小玉想了想後迴應道,“小姑子來家裏無非是添些碗筷的事,做飯的時候多帶出來一口沒問題,可是伺候月子這事兒我可幹不來,到時候不給添亂就不錯了!帶孩子的經驗還是我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再學習吧!”

小姑生完孩來坐月子,婆婆趕鴨子上架:兒媳你來伺候,還能學經驗 第3張

都說婆媳關係難相處,如果不能夠體諒對方的感受,一味地只顧自己,那麼這顯然會讓婆婆和兒媳之間的關係越發緊張尷尬。雖然婆婆是長輩,但是這也並不意味着什麼事都是婆婆說的對。

在婆媳相處時,什麼樣的婆婆最討人嫌?

仗着自己是長輩就對兒媳各種指使,這種不斷試探兒媳底線的做法很容易引人反感。雖然說婆婆和兒媳是一對最熟悉的陌生人,但是這種不斷試探底線的做法卻也會讓兒媳覺得多有冒犯。婆婆沒有分寸感,這很難讓兒媳發自內心地尊重她。

小姑生完孩來坐月子,婆婆趕鴨子上架:兒媳你來伺候,還能學經驗 第4張

有的婆婆態度強勢,家裏的一切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即便是兒子已經成家,但是婆婆仍然改變不了自己喜歡指手畫腳的毛病。而對於兒媳而言,這種被強勢控制的感覺自然不好受,這也爲婆媳關係緊張埋下了隱患。

把兒媳當成假想敵的婆婆,總是能夠做出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行爲。爲人父母最應該懂得的是得體地退出,在兒子成家立業後,婆婆就應該適當地退出兒子的生活。把兒媳當成假想敵的婆婆,不僅是給自己找不痛快,也是給兒子兒媳找彆扭。

小姑生完孩來坐月子,婆婆趕鴨子上架:兒媳你來伺候,還能學經驗 第5張

在婆媳關係的處理上,兒媳們應該如何機智應對?

婆婆畢竟是長輩,如果兒媳正面與之發生衝突的話,那麼婆媳關係的處理自然會有些爲難。所以在兒媳對婆婆的某些行爲感到不滿的時候,更應該學會用一種委婉靈活的方式應對,這樣才能夠避免矛盾被激化。在處理矛盾分歧的時候,兒媳一定要保持冷靜理智,不被情緒牽着走,才能夠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在平時的相處中,兒媳們也應該更懂保持分寸,適當的距離感不僅可以減少矛盾的發生,同時也能夠讓婆媳關係相處得更爲輕鬆。對於控制慾較強的婆婆兒媳們也應該表現出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如果一味地被婆婆拖着走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很被動。

小姑生完孩來坐月子,婆婆趕鴨子上架:兒媳你來伺候,還能學經驗 第6張

在婆媳關係的處理上,兒媳婦也要巧妙地利用好老公這個“輔助”,如果有問題,儘量讓老公去溝通,這樣婆婆不僅更容易接受,同時也不會對兒媳產生較大的利益。在婆媳關係的處理上,除了兒媳要有所考量外,身爲兩個人紐帶的老公更加不能夠甩手不管。

良好的婆媳關係更加有助於家庭溫馨和諧的氛圍營造,不過僅僅靠一方的委曲求全,並不一定能夠換來關係的融洽。懂得將心比心纔是解決婆媳問題的正解。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