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手抄報 > 【世界電視日手抄報】電視手抄報圖片大全 電視手抄報

【世界電視日手抄報】電視手抄報圖片大全 電視手抄報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界電視日手抄報,電視改變了我們現代人的生活,讓我們漸漸步入了信息化的時代,讓我們能夠足不出戶就盡知天下事,世界電視日是爲了紀念電視對人們的非凡的影響力。

世界電視日手抄報:世界電視日介紹

1996年11月21日至22日,由聯合國新聞部、意大利外交部和意大利電視臺共同舉辦的首屆世界電視論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同年12月18日,第5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51/205號決議,將首屆世界電視論壇召開的日子11月21日確定爲“世界電視日”。此後聯合國新聞部每年都在“世界電視日”前後在聯合國總部舉辦“世界電視論壇”。

節日由來

20世紀90年代,電視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電視的非凡影響力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1996年11月21日至22日,由聯合國新聞部、意大利外交部和意大利電視臺共同舉辦的首屆世界電視論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會議就電視在國際事務中應發揮的作用進行了探討,與會代表還建議設立世界電視日。

節日確立

1996年12月18日,第5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首屆世界電視論壇召開的日子11月21日確定爲“世界電視日”,以此促進世界傳媒事業的發展,引導電視產業爲促進世界和平和人類社會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世界電視日的確立是對電視在當今世界的地理傳播的範圍廣大及影響重大的事實的接受,併成爲了新媒體威力的又一象徵。這樣做是爲了認可電視在決策中不斷增強的作用。電視由此被認可爲一種知會、引導和影響公衆觀點的主要工具。其後果、存在和對世界政治的影響力是不可否認的。

節日意義

世界電視日不僅只是一個慶祝電視這種工具的日子,更重要的是認可電視所代表的哲學。電視是現代世界的傳播和全球化的象徵。

電視被稱爲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人類的生活因爲電視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重大新聞、精彩賽事、藝術休閒、異域風情……電視成爲人們充實自己、瞭解世界的窗口,人們足不出戶,便盡知天下事。作爲當今世界最強有力的傳媒之一,電視在人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然而,正因如此,電視在大大增進世界文化交流的同時,也使得弱小文化面臨衝擊。與此同時,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存在巨大的電視信息鴻溝,也使得發展中國家的觀點和聲音面臨被淹沒和被邊緣化的危險。

聯合國祕書長安南曾強調,必須找到消除電視信息鴻溝的方法,保持和促進文化及語言的多元化,促使電視爲人類的福祉作出更大貢獻。因此,電視作爲國際性媒體,應該更多地關注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展現多種文化和不同觀點,致力於提供公正的信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更好地擔負起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維護人類和平的使命。

【世界電視日手抄報】電視手抄報圖片大全 電視手抄報


世界電視日手抄報:電視的介紹

電視 (Television 、TV、 Video)指利用電子技術及設備傳送活動的圖像畫面和音頻信號,即電視接收機,也是重要的廣播和視頻通信工具,電視機最早由英國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在1925年發明。電視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電視系統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爲電信號後,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科學技術的進步,是電視迅速普及的一個重要原因。各國電視信號掃描制式與頻道寬帶不完全相同,按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CCIR)的建議用拉丁字母來區別。

電視原理

電視機 (Television 、TV、 Video、ティーヴィー)指利用電子技術以及設備傳送活動的圖像畫面和音頻信號,即電視接收機,也是重要的廣播和視頻通信工具。電視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電視系統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爲電信號後,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各國電視信號掃描制式與頻道寬帶不完全相同,按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CCIR)的建議用拉丁字母來區別。

電視信號

電視信號從點到面順序取樣、傳送和復現是靠掃描來完成。各國的電視掃描制式不盡相同,在中國是每秒25幀,每幀625行。每行從左到右掃描,每幀按隔行從上到下分奇數行、偶數行兩場掃完,用以減少閃爍感覺。掃描過程中傳送圖像信息,當掃描電子束從上一行正程結束返回到下一行起始點前的行逆程回掃線,以及每場從上到下掃完,回到上面的場逆程回掃線均應予以消隱。在行場消隱期間傳送行場同步信號,使收、發的掃描同步,以準確地重現原始圖像。

電視攝像

電視攝像是將景物的光像聚焦於攝像管的光敏(或光導)靶面上,靶面各點的光電子的激發或光電導的變化情況隨光像各點的亮度而異。當用電子束對靶面掃描時,即產生一個幅度正比於各點景物光像亮度的電信號,傳送到電視接收機中使顯像管屏幕的掃描電子束隨輸入信號的強弱而變。當與發送端同步掃描時,顯像管的屏幕上即顯現發送的原始圖像。

電視信號傳輸分配的過程,以轉播其他城市中的實況爲例,一般從攝像機、電視中心或轉播車,再經微波中繼線路、發射臺,最後到用戶電視接收機。此外,電視廣播衛星和電纜電視也分別是全國性和城市區域性電視傳輸分配的有效手段。

【世界電視日手抄報】電視手抄報圖片大全 電視手抄報 第2張


世界電視日手抄報:電視制式

各國的電視信號掃描制式與頻道寬帶不完全相同,按照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CCIR)的建議用拉丁字母來區別。如M代表每秒30幀、每幀526行,視頻帶寬4.2兆赫、加上調頻伴音和調幅視頻的殘留下邊帶的總高頻帶寬是6兆赫;D,K代表每秒25幀、每幀625行,視頻帶寬6兆赫,高頻帶寬8兆赫。將視頻基帶的全電視信號連同伴音信號分別調製到甚高頻(VHF)或超高頻(UHF)頻段上進行廣播發射。

除包括相同於黑白電視的掃描、信道等以拉丁字母來區別的制式內容外,還根據發、收端對三基色信號的不同編碼、解碼方式構成不同的彩色電視制式。廣播彩色電視制式要求和黑白電視兼容,也就是黑白電視機能收彩色電視廣播,彩色電視機也能收黑白電視廣播,但收到的都是黑白圖像和伴音。爲此,彩色電視根據相加混色法中一定比例的三基色光能混合成包括白光在內的各種色光的原理,同時爲了兼容和壓縮傳輸頻帶,一般將紅(R)、綠(G)、藍(B)三個基色信號組成亮度信號(Y)和藍、紅兩個色差信號 (B-Y)、(R-Y),其中亮度信號可用來傳送黑白圖像,色差信號和亮度信號相組合可還原出紅、綠、藍三個基色信號。因此,兼容制彩色電視除傳送相同於黑白電視的亮度信號和伴音信號外,還在同一視頻頻帶內同時傳送色度信號。色度信號是由兩個色差信號對視頻頻帶高頻端的色副載波進行調製而成的,爲防止色差信號的調製過載,將藍、紅色差信號(B-Y)、(R-Y)進行壓縮,經壓縮後的藍、紅色差信號用U、V表示的。

NTSC制1954年美國正式廣播的一種兼容彩色電視制式,也用於加拿大、日本等國。NTSC是美國國家電視制式委員會(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的縮寫。這種制式根據人眼分辨藍、品紅之間顏色細節的能力最弱,而分辨紅、黃色之間顏色細節的能力最強的視覺特性,採用藍、品紅之間的色差信號Q和紅、黃之間的色差信號 I來代替藍、紅色差信號U和V。用Q、I色差信號分別對初相角爲 33°和123°的兩個同頻色副載波進行正交平衡調幅,以便於解碼分離和抑制副載波,調製後的兩個色差信號經混合組成色度信號。爲在接收端對色度信號進行同步檢波,須在發送端利用行消隱期間送出色同步信號。這種制式的特點是解碼線路簡單,成本低。

PAL制1963年聯邦德國爲降低NTSC制的相位敏感性而發展的一種制式,於1967年正式廣播,也用於英國和中國等國。PAL是相位逐行交變(Phase AlternationLine)的縮寫。這種制式用U、V色差信號分別對初相位爲0°和90°的兩個同頻色副載波進行正交平衡調幅,並把V分量的色差信號逐行倒相。這樣,色度信號的相位偏差在相鄰行之間經平均而得到抵消。這種制式特點是對相位偏差不甚敏感,並在傳輸中受多徑接收而出現重影彩色的影響較小。

SECAM制1967年在法國正式廣播,也是爲改善NTSC制的相位敏感性而發展的一種兼容彩色電視制式,還用於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SECAM 是順序傳送彩色和存儲(Séquential Couleurà Mémoire)的縮寫,是在同時傳送亮度、色度信號的情況下,發送端對紅、藍色差信號分別逐行依次傳送。但在接收端解碼時,需要同時有亮度和紅、藍色差信號才能還原出紅、綠、藍三基色信號,因此在接受解碼器中利用延遲線將收到的其中一個色差信號儲存一行的時間,再與下一行收到的亮度(已在發端延遲一行)和另一個色差信號一起組成三個用作解碼的信號。色度信號由紅、藍兩個色差信號分別對有一定頻率間隔的兩個色副載波調頻而成。這種制式的特點是受傳輸中的多徑接收的影響較小。

全電視信號電視視頻基帶內傳輸圖像的複合信號。黑白電視的全電視信號包括:掃描逆程期間的行(水平)、場(垂直)掃描同步和消隱信號、掃描正程時間的黑白亮度信號。其中同步信號使收發的掃描同步,以保證接收圖像的穩定重現;消隱信號用來消除回掃亮線干擾;黑白亮度信號供黑白或彩色電視機接收黑白電視圖像。

【世界電視日手抄報】電視手抄報圖片大全 電視手抄報 第3張


世界電視日手抄報:電視系統結構

信號系統

電視信號系統包括公共信號通道、伴音通道和視放末級電路三個部分,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對接收到的高頻電視信號(包括圖像信號和伴音信號)進行放大和處理,最終在熒光屏上重現出圖像,並在揚聲器中還原出伴音。由高頻放大器、混頻器和本機振盪器三部分組成。

高頻放大器作用是選擇並放大由接高額調諧器接收到的高頻電視節目信號,經過混頻處理得到圖像中額信號和伴音中頻信號。

中頻(第一中頻)信號聲表面的作用是形成圖像中放的幅頻特性。

預中放的作用:放小信號(20 dB放小量),補償聲表面濾波器對信號的損耗。

表面濾波器實現高額調諧器與圖像中放之間的阻抗匹配。

ACC(自動增益控制)電路:通過控制中放和高放電路的增益,從而保持檢波器輸出AGC和ANC的視頻信號電壓幅度基本穩定;

ANC(自動噪聲抑制)電路:減小電視外來噪渡信號對電視機的影響和干擾。

掃描系統

電視掃描系統包括同步電路、行掃描電路、場掃描電路、顯像管及其供電電路。掃描系統的主要作用是使顯像管的熒光屏上形成正常的光柵。

幅度分離電路利用同步信號在全電視信號中幅度最高的特點,把複合同步信號取出來積分電路利用場同步信號的寬度遠遠小於行同步信號寬度的特點,將場同步信號從複合同步信號中分離出來,去控制場掃描電路,實現電視場掃描同步。

積分電路的分離方式也稱寬度分離AFC電路作用是自動實現行同步。原理是將行同步信號從複合同步信號中取出,與本機行輸出級反饋回來的行頻鋸齒鍍信號進行比較,然後輸出誤差控制電壓去調整行掃描的頻率和相位,實現行電視同步電路。

電源電路

電視電源電路的作用是將電視提供的220 V交流電壓進行變壓(降壓),然後經整流、濾波、穩壓,得到符合要求的穩定直流電壓供給各部分電路。

【世界電視日手抄報】電視手抄報圖片大全 電視手抄報 第4張

世界電視日手抄報:電視發展歷程

誕生過程

1883年聖誕節

德國電氣工程師尼普科夫用他發明的“尼普科夫圓盤”使用機械掃描方法,作了首次發射圖像的實驗。每幅畫面有24行線,且圖像相當模糊。

1908年

英國肯培爾.斯文頓、俄國羅申剋夫提出電子掃描原理,奠定了電視技術的理論基礎。

1923年

電視的發明者之一美籍蘇聯人茲瓦里金(又譯維拉蒂米爾·斯福羅金)發明靜電積貯式攝像管。1923年發明電子掃書描式顯像管,這是電視攝像術的先驅。

1925年

英國約翰.洛奇.貝爾德,根據“尼普科夫圓盤”進行了新的研究工作,發明機械掃描式電視攝像機和接收機。當時畫面分辨率僅30行線,掃描器每秒只能5次掃過掃描區,畫面本身僅2英寸高,一英寸寬。在倫敦一家小商店向公衆作了表演。

1926年

電視的發明者之一貝爾德向英國報界作了一次播發和接收電視的表演。

1927——1929年

貝爾德通過電話電纜首次進行機電式電視試播;首次短波電視試驗;英國廣播公司開始長期連續播發電視節目。

1930年

實現電視圖像和聲音同時發播。

1931年

首次把影片搬上電視銀幕。 人們在倫敦通過電視欣賞了英國著名的地方賽馬會實況轉播。電視的發明者之一美國人費羅·法恩斯沃斯發明了每秒種可以映出25幅圖像的電子管電視裝置。

1936年

英國廣播公司採用貝爾德機電式電視廣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較高清晰度,步入實用階段的電視圖像。

1939年

美國無線電公司開始播送全電子式電視。瑞士菲普發明第一臺黑白電視投影機 。

1940年

美國古爾馬研製出機電式彩色電視系統。

1949年12月17日

開通使用第一條敷設在英國倫敦與蘇登.可爾菲爾特之間的電視電纜。

1951年

美國H.洛發明三槍蔭罩式彩色顯像管,洛倫期發明單槍式彩色顯像管。

1954年

美國得克薩期儀器公司研製出第一臺全晶體管電視接收機。

1966年

美國無線電公司研製出集成電路電視機。3年後又生產出具有電子調諧裝置的彩色電視接收機。

1972年

日本研製出彩色電視投影機。

1973年

數字技術用於電視廣播,實驗證明數字電視可用於衛星通信。

1976年

英國完成“電視文庫”系統的研究,用戶可以直接用電視機檢查新聞,書報或雜誌。

1977年

英國研製出第一批攜帶式電視機。

1979年

世上第一個“有線電視”在倫敦開通。它是英國郵政局發明的。它能將計算機裏的信息通過普通電話線傳送出去並顯示在用戶電視機屏幕上。

1981年

日本索尼公司研製出袖珍黑白電視機,液晶屏幕僅2.5英寸,由電池供電。

1984年

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宇宙電視”。該系統的畫面寬3.6米,高4.62米,相當於210英寸,可放置在小型卡車上,在小街和廣場等需要的地方播放。系統中採用了松下獨家研製的“高輝度彩色發光管”,即使是白天,在室外也能得到色彩鮮豔,明亮的圖像。

1985年3月17日

在日本舉行的筑波科學萬國博覽會上,索尼公司建造的超小屏幕彩色電視牆亮相。它位於中央廣場上,長40米、高25米,面積達1000平方米,整個建築有14層樓房那麼高。相當一臺1857英寸彩電。超小屏幕由36塊小型發光屏組成,每塊重1噸,厚1.8米 4行9作品共有45萬個彩色發光元件。通過其頂部安裝的攝像機,可以隨時顯示會場上的各種活動,並播放索尼公司的各種廣告性錄像。

1985年

英國電信公司(BT)推出綜合數字通信網絡。它向用戶提供話音、快速傳送圖表 、傳真、慢掃描電視終端等。 1991年11月25日

日本索尼公司的高清晰度電視開始試播:其掃描線爲1125條,圖像質量提高了100%;畫面縱橫比改傳統的9:12爲9:16,增強了觀賞者的現場感;平機視角從10度擴展到30度,映圖更有深度感;電視面像“畫素”從28萬個增加 爲127萬個單位面積畫面的信息量一舉提高了近4倍……因此,觀看高清晰度電視的距離不是過去屏高的7倍而是3倍,且伴音逼真,採用4聲道高保真立體聲,富有感染力。

1995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超微型彩色電視接收機(即手掌式彩電),只有手掌一樣小小 ,重量爲280克。具有揚聲器,也有耳機插孔,液晶顯示屏約5.5釐米,畫面看來雖小,但圖像清晰,其最明顯的特點是:以人的身體作天線來取得收視效果,看電視時將兩根引線套在脖子上,就能取得室外天線般的效果。

1996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向市場“壁掛”式電視:其長度60釐米、寬38釐米,而厚度只有3.7釐米,重量僅1.7千克,猶如一幅壁畫。

【世界電視日手抄報】電視手抄報圖片大全 電視手抄報 第5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