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傷的不僅是心還有大腦!

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傷的不僅是心還有大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位媽媽問:“我們家孩子脾氣很暴躁,還有我經常看着孩子無理取鬧忍不住動手,該如何控制自己自己幫我孩子呢?”類似的問題,其實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經寫過。鑑於這樣的問題非常有代表性,感覺很有必要拿出來反覆再強調一次。

有位媽媽問:“我們家孩子脾氣很暴躁,還有我經常看着孩子無理取鬧忍不住動手,該如何控制自己自己幫我孩子呢?”

類似的問題,其實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經寫過。鑑於這樣的問題非常有代表性,感覺很有必要拿出來反覆再強調一次。

體罰孩子就在我們身邊

雖然現在大部分父母都知到打罵孩子不對,但實際上,父母真的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2014年新浪教育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4%的家長承認打過孩子,88%的孩子表示自己曾被父母打過。

打孩子也不僅僅是中國父母的特例。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調查曾顯示,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有超過70%的孩子最近被父母打過;而美國有90%的家長自稱有過打孩子的行爲。

體罰孩子有哪些嚴重影響

爲了圖省事,習慣用體罰解決問題的父母,表面上看,只是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和心理,但實際孩子的大腦也會因此受到損傷。

這種損傷雖然肉眼難以察覺,但對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造成的傷害卻是不可逆轉,無法治癒的。

體罰讓孩子變笨

加拿大科學家研究發現,童年時期頻繁的體罰,會導致孩子大腦前額葉中灰質的減少。

而大腦灰質往往主導着人類的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也包含感知能力、語言能力、肌肉控制能力、情緒控制能力和記憶功能。

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傷的不僅是心還有大腦!

簡單來說,平時你因爲孩子學習差、記憶差而打孩子,殊不知正是因爲你總是打孩子,才損傷了孩子的大腦,所以他的學習成績才變差。

長期被體罰的孩子,缺乏自控力

長期經受體罰的孩子,不僅智商容易降低,自控力、判斷力也會不足。

這就導致孩子該學習的時候無法專注、該做事的不能堅持,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想玩、想逃避的心。

當老師向家長反應,孩子在課堂上不專心聽講,隨便講話下位時,如果家長採用打罵的方式處理,其結果只能是“越打越不聽話”。

因爲,孩子也很想做一個自律的好孩子,但無法自控是他的大腦。

被體罰的孩子,容易沾染不良嗜好

如果頻繁捱打、捱罵,孩子大腦中的壓力荷爾蒙就會持續走高,讓大腦壓力系統永久性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

這種狀態不僅會增加成年後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的患病概率,不正常的壓力應激機制還會增強焦慮、恐懼、憂鬱情緒,此類情緒會讓人想借助酒精、毒品來逃避和發泄。

這也是爲什麼小時候經常遭受虐待的孩子,成年後更容易毒品、酒精、網遊上癮的原因。

被體罰的孩子抑鬱、自我評價低

在幼小的孩子遭受體罰的時候,他是沒有能力逃走的,只能在內心不斷自我催眠“我不好,父母纔打我”,“打我都是爲我好”……從而將父母的暴力行爲合理化。

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自己就會給自己貼上“loser”的標籤。

大腦壓力系統長期高度緊張,還會釋放出有毒物質,尤其對海馬體中的細胞殺傷力最大,會影響人們日後應對壓力和挫折的能力。

雖然每個曾有過體罰、虐待經歷的孩子,都不一定出現抑鬱症和精神疾病,但大量實驗研究都可以證明,早期長期生活在高度壓力環境中的孩子,會在青春期階段出現明顯的、可測量的海馬體改變。

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傷的不僅是心還有大腦! 第2張

被體罰的孩子更具攻擊性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教授ElizabethGershoff發現,2歲是最容易學到攻擊性的年齡,因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行爲可能造成的後果,而且這時的他們沒法很好的控制自己。

如果此時他父母經常用打和罵來管教他,那麼他就會認爲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攻擊,從而也會越來越具有攻擊性。

所以,從小經常遭遇體罰的孩子,成爲成年人以後更容易表現出攻擊性,因爲他自小觀察到大人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暴力。

體罰孩子也會遺傳

自控力差的孩子長大後,就成了自控力差的成年人。

這就是爲什麼有的父母會有“明知打孩子不對,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

他們無意識地重複着自己童年時“受教育”的模式,暴力因子通過他們這個媒介,再次儲存在孩子大腦和內心,暴力輪迴生生不息。

不高興先生就是被體罰長大的孩子,雖然他現在並不認同幼年時父母的做法,但他也認爲“打很有用”。

特別是在跟小福氣溝通無效的情況下,他始終堅持“打一頓就好了”。

因爲他說自己小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最可怕的是,他父母直到現在仍對記憶裏那個“乖巧”的兒子津津樂道。

不是隻有“打”才叫體罰

在打孩子的問題上,不高興先生覺得自己比他爸爸高級。

因爲小時候他爸爸在打他的時候,是不問青紅皁白手裏有什麼就拿什麼打。

而他對小福氣是“心裏根本不捨得打,只是用手輕輕拂過他的臉,一點都不疼。”

可是當一個成年在對孩子咆哮發怒的時候,就算巴掌沒有真的抽到孩子的臉上,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跟真的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了。

其實在這方面,我做的也很不好。

雖然我能控制自己不打小福氣,但有時也難免會責罵。特別是在趕時間,和屢教不聽的時候,控制不住的小火苗就噌噌往外竄。

哪怕是用罰坐的懲罰方式,態度也非常惡劣。看得出他當時是屈服接受懲罰了,但一臉的不服氣。

我們總是自以爲是地教孩子怎樣做,但卻從來不肯好好地聽聽孩子的想法。

控制不了自己,打了孩子怎麼辦?及時向孩子道歉

打罵孩子之後,不管什麼原因,要及時向孩子誠懇地道歉。

告訴孩子打人不對,讓他不要以你的錯誤行爲爲榜樣。

每次我對小福氣發完脾氣,心裏就特別後悔,明明有更好的解決方式,自己卻控制不好情緒。

所以,現在我跟他約定好,打人是不對的,如果我特別特別生氣的時候,請他一定要提醒我,打人罵人都是不對的。

還可以用“冷靜的全套方法”讓自己冷靜下來。

實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就暫時先離開一會兒。

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傷的不僅是心還有大腦! 第3張

孩子犯錯,選擇正確的懲罰方式

比如,不讓孩子做他喜歡的事,縮短他的娛樂時間,罰坐或罰站等。

但在具體操作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情緒穩定,用溫柔而堅定的態度完成全過程。

並且告訴孩子爲什麼要懲罰他,懲罰的規則和時間。

偶爾一兩次打罵,不要過份自責

這裏長期體罰被定義爲:至少每月一次,持續三年以上,且體罰工具包括皮帶、板狀物等。

如果真的一時情急打罵了孩子,看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也不要過份自責,從而變相加倍地補償孩子。

這樣會讓孩子有一個“用暫時的皮肉之苦換來更多利益”的錯誤認識。反覆如此,你會下手越來越重,而孩子被打也會越來越無所謂。

構建和諧友愛的家庭氛圍

媽媽每天疲於奔命,忙着爲雞毛蒜皮的家務事跟爸爸撕逼扯皮,哪有心情來照顧孩子的感受呢?

在教育孩子方面,肯定也會採用短期內最有效的方式——打罵。

所以奠定一切的關鍵,是和諧穩定的夫妻關係。

夫妻關係好,不但有利於統一教育觀念,還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讓父母雙方的想法保持一致,減少爭執。

身處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孩子也會更加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傷的不僅是心還有大腦! 第4張

劉墉在文章《愛他!少罵他》 的一篇文章中寫過一個故事:

處在叛逆期的兒子脾氣非常壞,經常跟父親發生衝突。

有一天爸爸爲兒子打了一杯果汁遞過去,兒子手一揮說,“我不喝。”

這次,爸爸因爲整夜失眠,沒力氣罵孩子,於是就坐下來,沒說話。

結果,已經衝出大門的兒子,突然又轉身回來,拿起果汁一飲而盡。

爸爸問他爲什麼,兒子回答說,“知道那是你爲我做的,不喝覺得心裏不安。”

所以,所謂的叛逆期也許是父母自己的思維定式,如果父母對孩子是全心地愛與付出,關懷並鼓勵,而不是一開口就是罵他,那孩子即便到了青春期也沒有什麼需要叛逆的。

最怕就是那些滿嘴是愛,卻滿目猙獰的父母。

他們把自己的懦弱與逃避發泄在孩子的身上,讓女兒相信“暴力=愛”所以一輩子如飛蛾撲火般追隨渣男;教兒子“欺凌即合理”,最終將悲劇一代代沿襲。

最後回到那位媽媽的問題,如果感覺到孩子脾氣暴躁,真心想幫助孩子,那就像劉墉說的那樣“愛他,少罵他!”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