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做個有控制力的媽媽!

做個有控制力的媽媽!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一些尷尬場面出現時,我們很容易只關注到孩子的行爲,而沒有正確地解釋那些行爲背後的原因,於是局面會經常難以控制。如果能夠洞悉原因,在自己的情緒和處理事情的方式上適當地做一點點調整,就能很主動地把控局面,成爲既不傷害孩子又有權威的父母。

當一些尷尬場面出現時,我們很容易只關注到孩子的行爲,而沒有正確地解釋那些行爲背後的原因,於是局面會經常難以控制。如果能夠洞悉原因,在自己的情緒和處理事情的方式上適當地做一點點調整,就能很主動地把控局面,成爲既不傷害孩子又有權威的父母。

做個有控制力的媽媽!

尷尬場面1

“寶貝,咱們回家吧,好嗎?”玩得正酣的孩子的回答通常是:“ 不,不好!”如果這個時候你決定來硬的,直接把他帶離現場,那麼估計迴應你的就是滿地打滾和尖叫着不肯離開。

調整方法:刪掉“好嗎”

我們提倡要學會尊重孩子,於是“好嗎”這句能使每個家庭成員都感覺到被尊重的詞,便成了許多媽媽的常用語。但是,當你習慣和孩子說什麼話都以“好嗎”做結尾的時候,就把自己陷入了與孩子談判的境地,完全喪失了家長應有的控制權。所以,在某些你該做決定而且必須堅決的時候,要刪掉“好嗎”。這可以改變和孩子的交流方式,變被動爲主動。

做個有控制力的媽媽! 第2張

尷尬場面2

“寶貝,我們3 點鐘要出門去珊珊阿姨家。”明明已經告訴了孩子,他也一

直期待去見喜歡的珊珊阿姨。但是當你準備帶他出門的時候,他正癡迷於給他的鎧甲勇士換裝。於是,他堅定地不肯穿外套,並且用雙手、雙腳頂住門邊,彷彿你要帶他去的不是你朋友家,而是刀山火海。

調整方法:以行動替代

與一個三四歲大的孩子討論守時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孩子聽不懂你所說的話,他所知道的僅僅是“我在家裏玩得正帶勁”,看見的是“大人們也在家”。所以,這個時候,行動比語言更有說服力。你可以在提前10分鐘、5分鐘的時候給孩子一些提醒,然後在準備出門的時候果斷行動。通常孩子不會有太多異議。

做個有控制力的媽媽! 第3張

尷尬場面3

育兒書經常教我們:要給孩子選擇權!這聽起來是個不錯的主意。可是,讓3歲的孩子挑選今天上幼兒園要穿的衣服,則可能會成爲一個早上的馬拉松事件。他有可能對着衣櫃發呆,也有可能在翻衣櫃時忘記了是在挑衣服,而玩起了捉迷藏。如果這時候你打算匆忙給他套上衣服帶他出門的話,相信即將迎來8 級以上的“地震”。

調整方法:附加條件

如果真的要給孩子選擇權,那應該是有附加條件的。就挑選衣服一事來說,首先,你應該爲小孩子整理衣櫃,至少保證他在夏天不會挑出來一件高領的厚毛衣穿;其次,應該在前一天晚上讓孩子挑選,而且告訴他第二天早晨不可以隨便更改主意;再次,挑選的時間也要規定,不能任由孩子無限制地挑選。要告訴孩子:“如果你在規定時間裏不做出決定,那就由媽媽決定了。”這做法有時也會引起孩子的反抗,但尖叫聲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孩子通過這些條件才能真正學會行使選擇的權利,你也沒有失去自己的控制權。

做個有控制力的媽媽! 第4張

尷尬場面4

滔滔想去外面玩,嚷了很久。而媽媽正忙着準備晚飯,洗衣機裏還有一堆衣服沒晾。於是她沒好氣地迴應道:“你想出去?我還想出去呢!”滔滔聽了大叫:“噢!噢!可以出去啦!”他聽不出來媽媽話裏的情緒,只是從字面上認爲媽媽已經同意了他的請求,而且媽媽也想出去。之後,媽媽再如何安撫滔滔,告訴他“半個小時後就能出去”也不見效了,他一定堅持馬上出門。

調整方法:正確迴應

如何正確地迴應兩三歲孩子的要求是很重要的事。遇到這種情況,迴應的方式本身就是權威感的樹立。年齡小的孩子視“半個小時後我們再出去”這樣的話爲無效,因爲他完全沒有時間觀念。那麼你可以明確地迴應孩子:“現在我們不能去外面。”“等我把晚飯準備好,我們就可以出去玩了。”

做個有控制力的媽媽! 第5張

尷尬場面5

每次小朋友聚會,小蕊都會玩瘋了,根本不想離開。讓她走的時候她會問:“欣欣沒走,湛湛也沒走,爲什麼我非走?”小蕊媽媽會說:“我們住得遠,要早點走,不然堵車。”小蕊會接着說:“我不怕遠,我不怕堵車。”如果媽媽說:“我要回家做飯。”小蕊就會接:“我就要在這兒玩,我不吃飯。”如果此時強行把孩子帶走,想想吧,你在其他孩子和家長心目中是一個多麼專制、不講理的媽媽!

調整方法:去掉個人因素

在這樣爭論中,父母很少能獲勝。因爲你和孩子的邏輯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所以,制定規則是簡單有效的辦法。比如小蕊的媽媽在此後嚴格制定了8點鐘必須上牀睡覺的規則,全家人都必須遵守。於是,在最近的一次聚會上,小蕊又和媽媽爭論爲什麼其他的孩子可以繼續玩,而自己必須離開時,媽媽就告訴她:“我們要在8點鐘上牀睡覺。這是規定,不能改變。”小蕊聽後,安靜地和媽媽一起離開了。這種方法把爭論中的個人因素刪除了,只是就事論事,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做個有控制力的媽媽! 第6張

尷尬場面6

2歲的鵬鵬從小就愛哭,受欺負了或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更會哭得委屈。一個男孩子這樣的個性讓鵬鵬媽媽無比崩潰,似乎就是在向衆人宣佈她是一個失敗的母親。所以每次鵬鵬在公衆場合哭,媽媽都會氣惱地呵斥兒子,但這往往會招來更大的哭聲和更多的眼淚。

調整方法:容忍眼淚

有時候對付孩子的哭,必須剋制自己厭煩的情緒,退一步告訴自己:這樣哭一會兒挺好,每個人都需要宣泄。在孩子還沒有找到其他的宣泄渠道之前,也許哭是一種不錯的解壓方式。這麼調整過之後,鵬鵬媽媽再也不會說“閉嘴”或者“不許哭”這樣的話,而是會主動地抱抱兒子,或是靜靜地陪在旁邊。鵬鵬哭的時間和頻率反而開始減少了。

做個有控制力的媽媽! 第7張

尷尬場面7

最近,不到1歲的小米經常莫名其妙地大哭和發脾氣,還愛在媽媽接電話時搶手機,不讓搶就打媽媽。這讓媽媽既着急又生氣。

調整方法:增加關注

通過和專家的溝通,小米媽媽回想到,確實在她帶小米出去時一和別的媽媽聊天,或者在小米玩的時候長時間講電話,小米就會變成小惡魔。於是再帶女兒出去時,媽媽不會讓孩子自娛自樂而只顧和其他人聊天了;和女兒一起玩時也不會講很長時間的電話。如果有來電,會告訴對方過一陣再打回去。這個方法很有效,小米再也不無緣無故地發脾氣了。很多心理學實驗證明:在父母關注的情況下,孩子會更傾向於有好的表現。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關注也有着強大的效應,會讓孩子的行爲不斷地得到優化。

在合理的界限內發展,懂得尊重權威的孩子,才更容易獲得延緩滿足的能力和形成自律,而這些正是未來獲得成功的重要品質。父母則是最適合給孩子劃定界限,讓孩子理解什麼是權威的最初人選,當然也是最好的人選。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