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很多時候,你對娃的“心疼”,只會讓他更可悲!

很多時候,你對娃的“心疼”,只會讓他更可悲!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人們,請將你的憐憫和心疼通通都放在心中,不要表現出來,因爲很多時候,你對娃的“心疼”,只會讓他更可悲!

警惕!可憐孩子會激起他們的恐懼心理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一書中,指出:

不要可憐孩子,即使有理由、可理解,憐憫也是有害的。

孩子對大人的態度非常敏感。如果我們可憐孩子,孩子就會認爲自己有自悲自憐的合理理由。

當孩子自悲自憐時,他的痛苦就回加倍,因爲這時他不是去面對他的困境或積極尋找解決方法,而是越來越依賴於他人的憐憫,非要等人安撫才能好起來。

漸漸地,孩子越來越沒有勇氣,越來越不願意面對現實。

看完這段,深感父母的積極正確的態度,對娃有多重要!

憐憫會挫傷孩子的勇氣,激起他們的恐懼心理。在父母的憐憫的態度裏,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弱小和無能,於是便不敢行動、更加懦弱,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這本書裏講到一個案例:

梅利是收養的孩子,養母心裏一直覺得這個孩子一出生就被拋棄了,很可憐,所以加倍地對梅利好。院子裏有兩個鞦韆,梅利和小夥伴一起玩盪鞦韆。梅利要玩哪個,她媽媽就馬上把小朋友哄下來,讓梅利玩。

養母因爲憐憫梅利,而把梅利寵得無法無天,這對孩子性格的負面影響不比親生父母拋棄她的影響小。梅利形成一種“我非常不幸,這個世界都欠我的”的心態。

是的,我們的憐憫心可能會害了孩子。

憐憫建立在不對等的基礎上,當我們認爲對方弱小時,我們就會憐憫對方。結果卻會削弱對方原有的智慧和能力,導致他們趨向消極、抱怨、陷入悲慘的惡性循環。

很多時候,你對娃的“心疼”,只會讓他更可悲!

想起了,去年看過的一部電影《雄獅》。主角薩羅原本生活在印度貧民區。一次偶然,走丟後,成了露宿街頭的流浪兒,最終被送進了收容所,被一對澳大利亞夫婦兩收養。

這對夫婦還收養了另外一個印度男孩。這個弟弟及其敏感,動不動就自殘、打自己,養母特別憐憫這個孩子,爲他傷透了心。

薩羅的養父母並不是不能生孩子,他們的領養是出於對弱勢兒童的憐憫幫助之心,而憐憫之心也影響到了孩子的性格,弟弟長大後,也性格陰鬱消極。

放棄隨意的"憐憫"、教孩子學會克服失望纔是頂頂重要的事

魯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中說:

我們避免可憐孩子,孩子就能學會克服失望。

我們把輕鬆的態度傳給孩子,孩子就能避免過度失望。

在孩子遭遇疾病、面對困境時,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從克服困難中獲得成就感,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有理智行爲的能力,我們就要放棄隨意的憐憫。

對這段話不能再同意了,遇到問題時,孩子需要的是共情,而不是憐憫。

想起OK小時候一件事。有一次,我答應帶OK去科技館看4D電影,他心心念唸了好久,但結果第二天是週二,我不知道科技館閉館。到了科技館門口,看着進不去,OK大哭,抓着門不肯走。我當時也覺得是自己沒做好,如果我前一天查好情況,就不會白跑一趟,讓娃這麼傷心。

當時我說:“對不起,媽媽不知道今天閉館,明天媽媽帶你來好不好。”OK一聽哭得更兇了。我也無可奈何,只能等他自己平靜下來。

其實,那時如果我說:“沒有看成4D電影,你很失望、很難過是不?媽媽也和你一樣難過,我們怎麼出門前就沒確認一下開館時間呢?”沒準兒,他情緒就沒那麼大了呢。在孩子遇到狀況時,去“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可憐他,纔是更好的做法。

而共情也是門大學問,只是理解娃的情緒和感受那才做對了一半。我們還要和娃一起探討出解決方案,比如之後有一次我答應和OK一起去野生動物園,但第二天一早發現霧霾非常嚴重,我和OK說天氣實在糟糕,外出對身體不好,我們改天去吧。他自然是很難接受的,開始癟嘴要哭。不過因爲有之前的經驗,我早就想好了代替方案,我們原本計劃好的,你也期待了很久,現在媽媽突然說要改天去,你肯定很失望對不對?我也是,天氣好點,我也好想和你一起去看看動物們呢。不過我剛纔想了一個主意,我們可以在家“過家家”(他那陣很迷戀角色扮演),去邀請樓上的凡凡哥哥一起在家裏做麪條餛飩燒菜好嗎?小傢伙愣了一下,點頭說好,我抱住他,親了一口,那你會邀請媽媽一起參與嗎……一下子,OK就從剛纔的“壞情緒”中出來了!

我們不能保護孩子一輩子,成人世界中需要勇氣、堅強和能力來應對生活的打擊,而這些不是長大成人後就會自動擁有,而是從孩提時代就要慢慢建立的。

支持孩子的自尊心,而是不激發孩子自我可憐。當打擊出現時,孩子會從大人的態度中尋找如何應對的線索和方式,通過大人的態度找到自己行爲都的方向。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