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會走仍要抱抱,家長該不該滿足呢?

孩子會走仍要抱抱,家長該不該滿足呢?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孩子說自己走路累,對着父母撒嬌要抱抱時,父母該不該滿足他的意願呢?儘量要滿足!

先生最近幾天大感意外,很欣喜地說:“孩子真是神奇,小龍自從五歲以後,突然就不讓我抱了,每天早上去上學,都自己揹着書包走。要放在以前,一下樓梯,就各種耍賴,讓我抱,不抱就不行,孩子真是長大了!”

聽到先生這句話,我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孩子終是沒有被我寵壞,雖然每次聽到別人家的孩子都自己走路,心理多少都不是滋味,但我始終堅信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我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自身規律,盡最大努力滿足他的意願。沒想到,這一天悄無聲息地到來了。

回首小龍過去四年的走路時光,真有那種說多了都是淚的感覺。尤其是三歲前的時光,那段時間真是累成了狗。小龍一歲就會走了,在剛學會走路的那段時間裏,他每天都蹦蹦跳跳,來來回回地跑,好像不知疲倦一般,即使我擔心累着他,主動說要抱他一會,他也會拒絕我的幫助,自顧自地跑。

記得那年夏天,我跟先生帶他去北海公園爬白塔時,他堅持要自己爬上去,撅着屁股,兩手趴着樓梯,一步一步地向上爬。跟在他的身後,看着他小小的身影,我是那麼地心疼,但我知道他正在努力證明自己,只好放手讓他去爬。

可是,那段輕鬆時光很快就過去了。大約在小龍一歲半以後,每次出門都必須要我抱,我每次都熬不過他又哭又鬧地求抱抱。所以,即使汗流浹背,我也會盡最大努力滿足他的抱抱。記得有次抱着他走在人行道上,爸爸拎着東西跟在身後,一個老太太看到這一幕不由得說道:“你看這孩子,爸爸長得人高馬大,媽媽這麼瘦小,不讓爸爸抱,還非得讓媽媽抱。”

聽到阿姨這句話,我眼淚差點滑出眼眶。這就是當媽的無奈,孩子纔不管你矮小,還是柔弱,要媽媽抱就是要媽媽抱。最無奈的是,你拼盡全力滿足孩子的意願,卻得不到家裏人的認可,還覺得這都是你慣出的毛病。

孩子會走仍要抱抱,家長該不該滿足呢?

曾經,家裏人也常說這都是我慣出的毛病,孩子自己都會走了,還要抱抱,看人家哪個哪個孩子,從不讓媽媽抱。

有時候,累得不行的自己聽到家人這樣的話,怒火騰騰地在胸腔蔓延,也真想吼孩子兩嗓子:“自己都會走路了,還讓媽媽抱,你想把媽媽累死啊!”

可是,每次一看到他那無辜的眼神,一想到他要抱抱肯定有自己的原因,我又平和了下來,盡最大努力抱着他走。而且,孩子能抱的其實也就這麼幾年,長大了,你想抱他,他還覺得不好意思。就這麼安慰自己能抱就抱吧!

當然,抱歸抱,在我實在抱不動他時,我也會想辦法讓自己閒會。最經常做的事就是利用走路的時間跟他玩遊戲。比如,踩影子,我們互相踩着影子走;開火車,他走前面,我拉着他的衣服跟着走;設定目標,讓他跑到前面那個路口或者那棵小樹那裏,媽媽就抱他,先讓媽媽休息會。在蹦蹦跳跳的過程中,他是否忘記了不愉快,也忘記了疲憊,開開心心地走了起來。我自己也鬆了一口氣,終於把自己解放了出來。這樣堅持到了兩歲半。

兩歲半左右,小龍學會了騎滑板車。從那以後,每次出門都帶着滑板車,他在前面騎,我在後面跑。雖然跟跑也很累,但比抱着他好多了,寒冬也總算迎來了春天。

快到三歲時,小龍突然一改常態,每次出門時,不再要求媽媽抱抱,而是直接撲進爸爸的懷裏,要爸爸抱,或者坐在爸爸的肩頭。那一刻,我大感欣慰,覺得孩子終於懂得心疼媽媽了。事實上,孩子只是跟媽媽完成了分離,而接下來是要努力跟爸爸完成分離。

孩子會走仍要抱抱,家長該不該滿足呢? 第2張

從那以後,每次只要爸爸在場,就必須要爸爸抱。爸爸不在場,就自己走。最有意思的是,一定要爸爸抱,即使說讓媽媽抱一會兒,他也不願意。這也讓爸爸苦惱了很長一段時間,覺得兒子總是故意爲難老子,即使長得人高馬大的大男人,抱孩子抱上一段距離,那也累得氣喘吁吁,畢竟孩子也是近三十多斤的體重,不是幾斤幾兩的事。所以,每次在先生堅持不下去或者抱怨時,我總是鼓勵他說:“他要你抱,你就抱抱唄!前三年那麼累,我都堅持過來了!”所以,爸爸大多數時候也努力滿足他。

不過,爸爸也從小龍三歲前獲得了一些經驗。比如,自己實在抱不動時,就跟小龍玩小小偵探遊戲、比賽看誰先到門口、小小敲門員等遊戲,通過遊戲讓自己閒暇一會兒。

轉眼兩年時間過去了,沒想到,爸爸也等到了春天的到來。孩子出門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求抱抱了,大多數時候都自己撒着歡地跑。

每次看見小龍揹着書包在前面跑時,我就開始慢慢理清思緒。其實,孩子明明會走路了,卻仍然要求媽媽抱抱這種行爲是多麼正常,只是我們父母大多數時候都站在自己很累的立場來評判孩子,覺得孩子偷懶,無理取鬧。

其實,孩子會走仍要抱抱這種行爲並不是我們以爲的偷懶。孩子這種行爲需要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生理需求,衆所周知,孩子5歲以前,他的骨骼還沒完全發育好,很多時候走久了,就會感覺到腿痠。基於自己的認知與感覺,孩子會本能地拒絕走路,轉而向父母尋求抱抱。

也許很多時候父母又會問,那他剛學會走路爲啥會走得那歡。這也不難理解,孩子在邁出媽媽的懷抱,腳踩大地時,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迫切地想去探尋這個世界的一切。所以,他絲毫不知疲倦。

而且,孩子一歲半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意識到“我”的存在,才慢慢意識到“我的感覺”。所以,當孩子感覺到累時,就充分說明他已經有了“累”的感覺。父母應該肯定孩子這種感覺,而不是去否定孩子的感覺。

在生活中,經常聽到老一輩說:“小孩子家家,累什麼累。”其實,孩子不知道累並不是好事,不知道累就永遠不懂得休息。所以,當孩子說自己走路累時,父母要儘量滿足他的意願。

另一方面是心理需求。對孩子來說,抱抱就等於關愛。換句話話說,孩子通過求抱抱來確定父母對自己的愛。當他完完全全確定父母愛他時,他就獲得了充足的安全感,從而真正走向獨立。

據一項研究發現,70%的孩子都熱衷於爸媽的擁抱。30%的孩子在其一生都覺得需要父母的懷抱。孩子除了感覺累以外,當他在探索外界時感受到了不安全,他就會通過求抱抱獲得安全感,當他感覺安全時,他又會繼續出發。

一般來說,孩子三歲前主要與媽媽完成分離焦慮。像小龍,三歲就不再要求我抱抱,轉而投向爸爸。看似沒有緣由,實質上,跟媽媽完成了分離焦慮,就要準備跟爸爸完成分離。完成分離,必然要通過感受爸爸懷抱的溫暖,確認爸爸是愛自己的。

一般來說,3-6歲正是兒子與爸爸完成分離的重要時期。孩子正是通過這種安全感與分離來認同爸爸,或者以爸爸爲榜樣,形成人格獨立,從而進入同性世界。

愛是人格獨立,情感依賴。所以,我們不要急着把孩子推出我們的懷抱,先讓他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再走向真正的獨立。當然,父母也不能一直抱着孩子,甚至當孩子自己要下地走路,父母也緊緊抱着孩子,不讓孩子獨立行走,那就會破壞孩子的人格發展,從而形成依賴症。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