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當孩子抱怨“我不會,我不敢”時,家長該怎麼辦?

當孩子抱怨“我不會,我不敢”時,家長該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孩子抱怨“我不會,我不敢”時,家長該怎麼辦?孩子不敢去嘗試和冒險,家長該怎麼做?要知道你的應對方式決定了他的一生!

前兩天,朋友給我說了一個事情。她帶着孩子去公園裏玩,有很多小朋友都在盪鞦韆那裏排隊,她看孩子直直的盯着那兒,就拉着孩子過去排隊,等了好一會兒,終於排到他們了,孩子猶猶豫豫不敢上前,確實孩子從來沒有嘗試過,也是情有可原,朋友當時就“好媽媽”上身,蹲下來說:“沒事寶寶,媽媽會保護你的。”

可是孩子看了看鞦韆,看了看媽媽,有點着急,弱弱的說了一句“我不敢,我們走吧”。

後面的孩子都眼巴巴看着,朋友實在沒辦法,就帶着孩子離開了。

有的家長就會想,盪鞦韆很簡單,我家孩子早都會了。確實很簡單,但是每個寶寶都有抱怨說“我不會,我做不到”的時候,我們不能五十步笑百步,而應該檢討孩子爲什麼會沒有自信,沒有耐心?

幫孩子太多

朋友說,孩子在生活中總是愛說“我不會,我不敢”,她回憶起來,不管在家在外,很多事情都是她給孩子提前準備好,孩子不會穿衣服,會跟她撒驕;不會拿筷子,就用勺子。因爲沒有在意這些小細節,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這樣的問題,小艾不止一次的說過,朋友還是沒放在心上,愛孩子很正常,多餘的愛則會變成負擔。

直接給方法

很多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一開始會堅持讓孩子自己想辦法,但是孩子一着急,家長也跟着煩了,就直接給孩子做示範。

做示範,看似正確,卻是阻礙了孩子探索的腳步,可能以後每次遇到困難,孩子都會通過着急,哭鬧的方式,得到關注,期待你的幫助。

同事的孩子才3歲多就可以自己洗澡洗頭,爲什麼這麼獨立?就拿孩子吃零食這件小事,她從來不會幫,更不會做示範,打開了就吃,打不開就不吃,孩子一開始會哭鬧,後來幾次都會自己想辦法打開。慢慢地,孩子遇到事情不是退縮,而是享受這個探索過程。

當孩子抱怨“我不會,我不敢”時,家長該怎麼辦?

本體覺整合失調

有些孩子膽小,做什麼都比別人慢半拍,家長和老師會誤認爲是孩子的做事態度有問題,一味的逼迫孩子,但是沒什麼作用。其實,這些情況也許並非孩子故意,很可能是本體覺整合失調引起的。

本體覺掌控着身體各器官的協調運作,如果失調就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從而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容易產生挫敗感,遇到事情,沒有做就抗拒。

本體覺失調分爲這幾種,對肌肉控制不良、手眼協調性差、手耳協調性差、身腦協調性差,大腦不能對身體傳來的信息很好的歸納整合,錯誤的本體覺會使孩子動作不靈活,產生挫折感,失去自信,經常懊惱沮喪,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如果是這種情況,最有效,最快速的辦法就是進行感統訓練。

當然,除了專業訓練以外,我們家長該用什麼方式來應對孩子的“做不到”呢?

很簡單,就是和孩子做“同學”,最好看起來比他還要笨一點點。

彤彤想學鋼琴,可是又怕學不會,不敢讓媽媽報名,媽媽爲了讓女兒迎難而上、堅持不懈,自己也報了名,和她一起從最簡單地記五線譜開始學。

爲了和媽媽共同進步,孩子竟然琢磨出了一套獨有的簡易記譜法,還會畫出五線譜,陪媽媽反覆練……

每次一起練琴,記不住譜子的時候,孩子就會鼓勵媽媽。

一直到現在,堅持了兩年,都沒有放棄,媽媽也在業餘時間多了一門技能。

家有琴童的媽媽不妨回憶一下,每到練琴時間,那個氣場強大、指點江山的人是你嗎?是不是在孩子彈錯一個音符時,總是忍不住斥責:“這麼簡單,你怎麼都搞錯!”……如果是,就別埋怨孩子厭琴了,換成我,我也會厭的。

因爲,人在能力欠缺、無助的時候,最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師,而是一起努力的夥伴。

當然,有時候,孩子面對的是難度係數比較大的事,自己很難找到方法,還是需要成人指導。

即便如此,我也建議家長在和孩子共同學習的過程中,有技巧地慢慢引出方法,而不是直接示範給孩子看,你可以給線索,但不要給全部。

說到底,育兒這事得講求技術含量,與其費力做榜樣,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把機會交給孩子。小樹苗自己會努力生長,開出連你也沒有見過的花!

大多數家長走進了教育孩子的“誤區”當中,一味的給孩子樹立榜樣,追求成人應該追尋的效率,卻忽略了孩子對過程的追求。

重要的不是孩子敢盪鞦韆,會彈鋼琴,重要的是孩子擁有願意去嘗試,自主學習,體驗學習過程的那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