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各地異地高考出臺什麼樣的方案?異地高考如何做到公平

各地異地高考出臺什麼樣的方案?異地高考如何做到公平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9月,一年的升學時候到了,隨遷子女的學習地點成爲問題。國務院出臺政策,稱異地高考方案今年年內將出臺。北京上海已抓緊制定出異地高考的有關方案,山東省、廣東省、福建省也相應制定了一些方案。百萬考生都望異地高考能做到公平對待。請看以下詳情。

開學了,不少高中生已然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之中,而即將升入高二的豔豔卻仍在爲去哪裏讀書糾結:

是獨身回到陌生的海南老家?還是繼續留在廣東,等待2014年的異地高考政策? 回去還是留下,就像是一場賭博。

各地異地高考出臺什麼樣的方案?異地高考如何做到公平

各地異地高考出臺什麼樣的方案?異地高考如何做到公平

  國務院:隨遷子女異地高考方案年內出臺

新京報訊 (記者郭少峯)依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文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原則上應在2012年年底前出臺,北京、上海等人口流入比較集中的地區則要進一步摸清底數,掌握非本地戶籍人口變動和隨遷子女就學等情況,抓緊建立健全進城務工人員管理制度,制定出臺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方案。這裏的隨遷子女升學考試方案包括中考和高考方案。

  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問題突出

昨天中國政府網刊發了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公安部的《〈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意見〉的通知》。此前,這四個部委報國務院的這份文件已經過國務院原則同意。

這份文件提出,隨着進城務工人員規模不斷擴大,隨遷子女完成義務教育人數不斷增多,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問題日益突出。

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具體辦法

教育部等部門的意見指出,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工作要“統籌考慮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升學考試需求和人口流入地教育資源承載能力等現實可能,積極穩妥地推進”。

  ■ 焦點

  京滬抓緊制定出臺有關方案

經隨遷子女流出地和流入地協商,有條件流入地可提供借考服務

根據意見,北京、上海等人口流入集中的地區要進一步摸清底數,掌握非本地戶籍人口變動和隨遷子女就學等情況,抓緊建立健全進城務工人員管理制度,制定出臺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

對符合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條件的隨遷子女淨流入數量較大的省份,教育部、發展改革委採取適當增加高校招生計劃等措施,保障當地高考錄取比例不因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參加當地高考而受到影響。

對不符合在流入地參加升學考試條件的隨遷子女,流出地和流入地要積極配合,做好政策銜接,保障考生能夠迴流出地參加升學考試;經流出地和流入地協商,有條件的流入地可提供借考服務。各地要加強對考生報考資格的審查,嚴格規範、公開透明地執行隨遷子女升學考試政策,防止“高考移民”。

意見強調,教育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據隨遷子女升學考試人數合理調配資源,做好招生計劃編制、考生報名組織、考試實施以及招生錄取等工作。發展改革部門要將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公安部門要加強對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及時提供進城務工人員及其隨遷子女的居住等相關信息。人社部門要及時提供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和社保信息。

  ■ 各地情況

  山東

  2014年起非戶籍准入

今年2月發佈的《山東省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規定,從2014年起,凡在山東高中段有完整學習經歷的非戶籍考生均可就地報名參加高考。

  廣東

  試行在輸入地高考

今年廣東省政府發文提出,要試行異地務工人員子女在輸入地就讀學校參加中考、高考,探索省內高職高專院校接受外省戶籍考生入學申請。

  福建

  正研究具體實施方案

5月,福建省教育考試院提出,外省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問題,正按省招生考試委員會的部署積極組織專門力量進行調研,研究具體實施方案。

  現狀:全國“高考候鳥”每年逾百萬

豔豔的祖籍在海南,她的父母十幾年前便來到廣東江門打工,豔豔在江門出生、長大,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一都是在江門讀的。然而快要高考的豔豔,必須回到海南高考。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國實行的政策一直是高考戶籍制度,必須在戶籍當地才能參加高考。

而在海南,豔豔沒有朋友,不瞭解那裏的教學重點,甚至連海南話都不會講,在她看來,江門纔是她的家鄉。

據廣東省教育廳公佈的數據,目前在廣東接受義務教育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約有331 萬人,佔全國的1/3 ,平均每個年級有36.7 萬人, 放大到全國每個年級超過100 萬人。他們都將面臨與豔豔同樣的“高考”難題,長期以來,無法異地高考一直都被作爲教育不公平的“典型” 。他們幾乎都將被迫在高中階段與父母分隔兩地, 返回戶籍所在地學習、高考,成爲“高考候鳥”。

 糾結:回家難適應留下有風險

面對高考,自己究竟該何去何從,豔豔曾在微博上寫出了自己的迷惘。今年剛參加過高考的“過來人”@ 鄭大軒留言說:“我讀初中那時就說要實施異地高考政策,當時我的一些外省的同學也說搏一搏在本地讀,等政策出來。結果現在高考都結束了,政策還沒出……”

儘管糾結,豔豔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留在江門賭一把。“回海南很不習慣,海南話一句都不會說, 爸爸媽媽弟弟全都在這邊”,豔豔說,她還是希望留在熟悉的地方,這樣的話也不至於因爲地方陌生而發揮失常。“如果後年政策還沒有出臺的話,我就要回海南復讀一年再高考了”, 說到這,豔豔又陷入了迷茫。

對豔豔來說, 也許時間還算是充裕的,畢竟她離參加高考還有兩年,但對於即將升入高三的網友@ 涼薄—薄涼來說, 他必須在9 月份開學之前就離開從小生活的福建,回到老家四川,“再不回來就來不及了,離開四川這麼久,不知道兩個地方的教材有多大差別, 也不知道老師講課是不是普通話,所以得提早回來適應,我不想將本身就很緊張的高三‘浪費’在適應這個問題上。”

因爲戶籍問題,@ 涼薄—薄涼從初中開始就關注“異地高考”, “初中就有聽說了,那時候也是抱着等等的心態,可是現在依然沒什麼動靜,等不起了”。回到四川后,因爲語言不通,@ 涼薄—薄涼坦言聽課還是有些吃力, 再加上生活習慣各方面的差異, 現在仍然處於適應期,“考試似乎是永遠找不到狀態,成績暴跌,越考越找不到動力”,說到現在的狀態,他非常無奈。

如果選擇在“第二故鄉”參加高考,隨遷子女們必須冒着復讀的風險等待政策的出臺,如果“異地高考”在2014 年如期實行,那麼他們是幸運的;而如果未能出臺,那麼他們將至少輸掉一年的青春時光。

 期盼:“承諾2014” 前景霧裏看花

近年來, 大量隨遷子女父母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呼籲政策轉變, 允許其子女在流入地求學、升學, 而這一問題, 也開始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目前, 已有省份相繼公佈了異地高考政策, 並承諾從2014 年開始實施, 廣東省雖未公佈詳細政策, 但教育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 廣東省也將從2014 年開始試行異地高考。

去年10 月, 由20 多位隨遷子女家長共同起草、5 萬多人簽名的高考“民間方案” 公佈, 建議“取消高考戶籍限制”; 今年3 月全國“兩會” 上,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曾公開表示, 異地高考改革方案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 同時表示方案公佈時間“用不了10 個月” ;5 月, 包括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在內的數十位學者建言國務院、教育部, 請求取消高考戶籍限制, “切實推進教育與社會公平改革” ; 7 月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在河南高校調研期間稱, 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意見國務院已同意, 將適時發佈。

政策的推進似乎“一帆風順” , 異地高考政策已經指日可待, 然而日前, 當隨遷子女家長再度前往教育部, 要求儘快公佈關於異地高考的實施辦法時, 信訪辦工作人員卻明確表示, 當時引發關注的“ 異地高考方案已獲國務院批准” 的消息系媒體誤讀, 正解是“一經國務院批准,將適時發佈” 。這條“媒體誤讀” 的消息給滿懷希望的學生及家長心理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被整迷糊了,遙遙無期啊, 希望不要像前些年那樣只是乾打雷, 不下雨” , 豔豔很無奈地說道。

 解讀:實現異地高考須教育部統籌

雖然異地高考政策備受期待, 但教育專家指出,政策出臺、實施都是困難重重。華南師範大學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所所長張敏強教授指出, 無論是異地高考異地錄取,還是異地高考本地錄取,都需要教育部出面協調。

張敏強指出,目前國內高校分爲國立、省立、市立、民辦等多層次,這涉及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經費。雖然部屬院校仍屬國立,享受國家撥款, 但所在地政府對他們潛在的支持也不少,比如說用地、周邊的設施、環境、治安維護等,都是要當地政府投入。

有些省份教對高校的撥款甚至要超過教育部,比如說中山大學,所以這些高校或多或少都要爲當地提供更多的招生計劃。

目前的教育體制決定了“誰出錢誰受益”,“要讓一所大學錄取更多外地生源,可以說困難重重。最簡單的辦法是由教育部統籌,各省招了多少異地學生,由政府補貼多少錢。

又或者可以學習一下美國,不同的州有各自的州立大學,比如德州的居民去考加州的學校,需要支付更高的學費,高出的部分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努力去爭取獎學金。”張敏強說。

除了異地高考異地錄取,異地高考後折算分數回戶籍所在地錄取,也是政策制定者們在考慮的一種方式,這其中最關鍵的是分數等值,要讓不同省份的分數具有可比性。“這個問題在技術上可以解決。”

  觀點:這是走向教育平等的第一步

今年5月23日,包括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在內,來自北大、清華、社科院等單位的15位學者建言國務院、教育部,請求取消高考戶籍限制,“切實推進教育與社會公平改革”。而去年的10月24日,張千帆等人也曾聯署致信國務院,呼籲“廢除高考戶籍限制”。作爲一直關注“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問題,並曾參與過高考“民間方案”制定的專家,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凡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遷子女高考問題完全是高考戶籍限制和分省命題制度造成的,隨遷子女在當地接受教育,卻不能在當地高考,是對他們平等受教育權的嚴重限制,允許他們在學籍地高考是走向教育平等的第一步。

而對於“異地高考”政策的出臺將帶來“高考移民潮”的擔憂,張千帆認爲,這是由不合理的招生考試製度造成的後果,而防止高考移民最徹底的方法,就是全國實行統一和平等的招生考試,“如果目前這種地域歧視仍然存在, 高考移民只會加劇。”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也有同樣的看法,“在放開異地高考的同時又有效避免高考移民,需改革大學招生體制,實現各地招生公平,包括對教育落後地區的適當照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