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父母偏心,孩子會怎樣?

父母偏心,孩子會怎樣?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身邊有個姐妹,她態度鮮明又堅決地不肯要二胎,原因不是經濟壓力,也不是沒有人帶,而是,她害怕自己有了兩個孩子之後,無法公平的對待他們。

她自己是有一個妹妹的,自己的母親在她和妹妹之間,更偏愛妹妹多一點。

“我媽在我這裏就是一個殺富濟貧的女俠!”她不無嘲諷的說,話音裏卻有一絲辛酸。

她的經濟狀況比妹妹好一些,媽媽經常說的話就是:“你妹過的不好,你多幫她一點。”

這句話本身也什麼毛病,姐妹之間互相幫助不能說理所當然,但也是親情使然,她媽媽不說,她也是應該主動幫一下妹妹的。

但事實情況呢?妹妹因爲自己的原因被炒魷魚,沒工作就沒收入,沒收入就跟姐姐借錢,說是“借”其實也是“肉包子打狗”。這也沒什麼,姐姐覺得,這種時候接濟一下妹妹,也是應該。

可是,這一接濟就是半年。妹妹也不好好找工作,不是嫌辛苦,就是嫌錢少,一心想自己創業當老闆,沒錢了,自然就找姐姐“借”。

後來,終於說有事做了,做什麼也不明說,但是關於收益,她說的天花亂墜,彷彿明天自己就能成爲百萬富翁。

姐姐一看,妹妹這架勢,除了沒被限制人身自由,其他全是傳銷的套路。她勸妹妹踏踏實實找份工作。妹妹不聽勸,反而說姐姐小氣,回家去找老母親告狀。

媽媽打電話把姐姐一頓數落,又提了那句話:“你現在比妹妹過的好,你就應該多幫幫你妹。”姐姐氣的胸悶,卻說不出半句辯解的話。

她跟我說:“這話,我聽的耳朵起繭子了,就是她這麼不遺餘力的洗腦,我才甘願當妹妹的錢袋子,事實上,我經濟狀況好,是我自己拼來的,妹妹淪落到這個地步,跟我沒半點關係。”

“你知道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醒的嗎?是那次,我媽來我家小住,看見我梳妝檯上的護膚品,挨個問價錢,問完了,立刻說,你這一張臉一層層抹下來好幾千塊,你妹妹日子過得苦的,什麼都沒有,你也不記掛着她。”

媽媽語氣裏的打抱不平和責怪,讓她震驚。她說:“那一刻,我終於明白,她偏心,拿我的血肉去喂妹妹,她都不會覺得有什麼,更不會想到我會不會疼。”

可即便這樣,她仍然對自己的媽媽說不出一個“不”字。當晚,她打包自己所有的護膚品,讓媽媽帶給妹妹。她知道自己不能把媽媽怎麼樣,但她的心從那天開始,還是涼了。

我聽了,長長嘆口氣,也不知道怎麼安慰她。這樣的事,這樣的父母,自古有之。

父母偏心,孩子會怎樣?

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偏心眼”母親。一個是鄭莊公和共叔段的母親武姜,一個是漢景帝和漢樑王的母親竇太后。兩個母親都偏愛小兒子,套路也都一樣,也都曾逼着哥哥把最肥沃的土地賜給弟弟,不停的讓哥哥給好處,最後,更是想要把大兒子的王位奪取,送給小兒子。

可是結果呢。共叔段謀反失敗,流亡途中自殺,鄭莊公立下毒誓,與母親“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樑王也謀反失敗,雖然漢景帝沒有殺他,但他隨後不久病逝了。竇太后聽說樑王死了,大罵景帝,說:“帝果殺吾子!”她說這話的時候,一定忘了,景帝也是她的親生骨肉。

不管父母怎樣偏心,子女總能輕易的原諒,可對手足,終究還是差了一點。

鄭莊公立下毒誓後後悔,思念母親,終究還是掘土見泉,在地下與母親相會,母子二人抱頭痛哭,冰釋前嫌。但本該好好享受榮華富貴的共叔段,終究慘死,兄弟二人終究無法和解。

竇太后一直與景帝相安無事,但樑王和景帝,終究反目,至死兩兄弟之間都心有怨懟。

是誰一手造成了這樣的悲劇,是他們的母親。偏心,被冷落的那個會受傷,被偏愛的那個會恃寵而驕,對哪一個都沒好處。我覺得,兄弟姐妹之間相處的好不好,真的要看他們有沒有公平公正的父母!

我見過和睦相處,相安無事的大家族,也見過一母同胞的兄弟,打的頭破血流,互相罵娘。

大家族中的母親,一直是兒女們心中的可親可敬的人。數位兒媳,衆多子孫,在她眼裏都是一樣的骨肉,即便家人之間偶有齟齬,也能在母親的勸慰下消解。

而打的頭破血流的兄弟,他們的母親爲了讓每個兒子都特別孝順自己,就使用“偏愛”這一招兒,具體的操作就是,在大兒子面前說小兒子不好,表示自己最疼大兒子,在小兒子面前講大兒子的不是,表示自己最疼愛小兒子。

因爲母親“不遺餘力”的“挑撥離間”,兄弟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差,到最後大打出手。最後的最後,兩個人報復對方的手段,竟然不約而同——自己撒手不管,讓對方贍養母親。這恐怕是他們的母親最意想不到的結果了吧?

父母偏心,孩子會怎樣? 第2張

“世人都有偏心眼”,這句一語雙關的俗語道破了人心,尤其是父母,每個孩子因爲出生順序的不同,總會表現出不同的性格特質。相較之下,總有一個尤其得父母的疼愛,可凡事總要有個度。

人們也是奇怪,凡事總是忍不住對比,尤其是逗弄孩子的時候。

我的侄女曾被當衆問:“大姑姑對你好,還是小姑姑對你好?”我氣得,只恨自己不在場,不能幫孩子懟回去。事後,我鄭重的告訴侄女:“下次再遇到這種事,你直接說‘兩個姑姑各有各的好,不用拿來做比較’,如果那人還接着說,你就問他,‘有意思嗎?’。”

類似的問話還有這些:

“你媽喜歡你,還是喜歡你弟弟?”

“是爸爸好,還是媽媽好?”

“姥姥好,還是奶奶好?”

有意思嗎?真沒意思!很多矛盾就是這麼一點點埋下禍根的。

我覺得愛這個東西,是最不能把它量化的,它不是一塊餅乾,給了你,我就沒有了。

它應該是源源不斷的供給,因爲宏大而豐富,我們真的不用在愛裏一決高下,拼命爭奪。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