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怎樣處理孩子的“撒潑打滾”?

怎樣處理孩子的“撒潑打滾”?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家長都會碰到寶寶撒潑打滾的狀況,自己怎麼哄都哄不好,那麼這時候脾氣來了是不是教訓孩子一頓呢?如何正確處理這種狀況?

孩子怎麼教都不聽,究竟該不該打?

相信很多父母和我一樣都有這樣的育兒體驗:很多時候用盡辦法,孩子依然堅持去做我們不希望他做的事。這個時候就會感到非常氣憤和無措,於是暴力就可能很有成爲逼不得已的選擇。

那究竟該不該打孩子呢?如果答案是不能的話,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在準備“動手”之前,我們可以先嚐試一下下面這幾種方法:

01講道理

我們可以嘗試用溫和的語氣勸說孩子,而不是盛氣凌人的態度管教孩子。

另一方面,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父母要儘量使用形象生動的、有畫面感的描述讓孩子理解。比如跟他說“不要玩刀,會割到手”但如果他之前沒有被割過,一定不懂這是什麼感覺。所以可以跟他說“被刀割比打針還疼”,孩子就很容易理解了。

02冷處理

孩子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不懂事,他們只是控制能力差一點而已。但是,很多父母對待孩子的犯錯表現都過於激烈。其實,採用冷處理的方式,讓孩子體驗犯錯後所帶來的後果,更有益於教育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過錯。

當孩子無理哭鬧時,暫時不搭理他。把他拉到臥室裏,看着他哭。在這期間做到不責備、不發怒、不妥協。等到他安靜下來後, 幫他擦擦眼淚,告訴他這件事爲什麼不可以,比如不安全、不合理,並且跟他強調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即便你哭鬧媽媽也不會答應。慢慢的,孩子就會懂得什麼是規則。

怎樣處理孩子的“撒潑打滾”?

03自然後果法

如果孩子喜歡亂碰東西,在不造成肉體傷害的情況下,可以讓他親身體會一下,這樣他才記得牢。比如,孩子要去拿一杯還有點燙的水,我們說等涼點再拿,但他非要拿。這時候在不造成傷害的情況下,可以讓他嘗試,相信孩子以後都不敢亂碰熱水。

什麼情況下可以“動手”?

我們不提倡使用打罵的方法教育孩子,但當所有的軟性方法用完仍不奏效時應該怎麼辦呢?

也許有的時候,打是有效的方法。但具體怎麼打,還得先看當時發生的情況和孩子。有些孩子生性膽小,而且本身就很努力;還有一些孩子心理受到過創傷,性格封閉,這時候父母應該多鼓勵、多幫助、多引導、多采用賞識教育,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如果我們無法用語言去改變孩子,那麼,就應該採取“行動”。雖然,給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但是,我們也應該要孩子明白,愛Ta並不代表沒有規則。因爲我們教育孩子,除了愛,還應該讓他們有所敬畏。

什麼情況下不可以“動手”?

不到3歲的孩子不能打

三歲以下的孩子,自主感、道德感都還沒有形成,貿然體罰會阻礙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應。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處於懵懂期,只要不違反原則,做出來的一些錯事都是可以得到原諒的。

怎樣處理孩子的“撒潑打滾”? 第2張

不在暴怒之下打孩子

人在暴怒的情況下,往往容易失去理智。這個時候就需要剋制自己,先不懲罰孩子,否則容易失去分寸而過分打罵孩子,從而忽視孩子犯錯的原因。等到怒氣稍微平息、頭腦清醒的時候,再聽孩子解釋,做出正確的反應。

6—12歲的孩子不能打

6歲以後,孩子獨立意識逐漸形成,自尊心也越來越強,如果受到體罰,容易喪失信心,形成消極、自卑的性格。所以,父母還是儘量少打。

到了12歲之後,孩子已經逐漸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他們具有強烈的,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要求,就更不能隨便動手打他們了。

其實教育的目的是爲了讓孩子變得更好,而不是更聽話。我們都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那就需要我們好好學習教育這門必修課,尋找更適合孩子的教育良方。

怎樣處理孩子的“撒潑打滾”? 第3張

當然,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在和孩子“鬥智鬥勇”的同時,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少一分責怪,多一體諒,多一點耐心和包容。給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間,要努力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營,保持親子溝通的順暢。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