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如何應對與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

父母如何應對與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

來源:寶貝周    閱讀: 8.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因不給買想要的,孩子當街崩潰大哭,不同媽媽的做法,你認同哪個。比如抱着孩子上廁所,狠心讓老二自己呆在家去接老大放學,沒來得及換上新的紙尿褲孩子就尿了。

父母如何應對與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

而大致看了看,帶孩子上超市這件事的鬧心程度居然高居榜首。寶媽們給出的理由比較充分:出門帶孩子太麻煩,需要帶着很多生活必需品,還要面臨哺乳、換紙尿褲等窘境;孩子破壞力強,有時候看不住就會把超市的東西弄壞;孩子好奇心強,看到啥就買啥,不給買就當街哭鬧。

特別是最後一種情況,是讓家長感到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每次逛街都變成了和孩子之間“買還是不買”的拉鋸戰,一想到這種恐怖的場景,很多寶媽表示她們更願意網購,也不想被拖入這場好像怎麼做都不對的戰爭中。

是的,“戰爭”這個詞就是對這種情況非常形象的描述。但是很多父母其實都在糾結於表面問題,即是否要給孩子買這個東西,該商品對孩子是否有實用價值,而很少意識到表面之爭下面,其實是孩子和父母的“權力之爭”。

很多時候,寶媽贏得了權力卻“失掉了”孩子

現在物質生活如此豐富,再苦不能苦孩子,難道小小年紀就如此“物質”,一定要買這買那嗎?事實並非如此,其實孩子和父母爭奪的是自我做主的權力,他抗拒的也是父母的權威和強制力,而非要錢買東西這樣簡單。

大人認爲小孩什麼都不懂,買還是不買應該由大人說了算,因爲這是“爲你好”,但在孩子心中,他想要破除的是父母的控制慾,而達到自我成長的需要,可惜父母無法讀懂孩子的內心。在這種信息不對等的狀態下,就容易出現“解碼”偏差,當孩子的權力慾望被漠視或誇大時,娃也會出現一些微妙的心理變化。

場景1:媽媽妥協,孩子贏了

寶媽結束了超市購物,領着孩子在結賬處排隊的時候,孩子忽然對身旁的一款口香糖感興趣,抓起兩盒就往購物車裏塞。媽媽反覆強調,家裏有口香糖不許買,但孩子並不撒手,還意圖掙脫媽媽的手往外跑。眼看着就要輪到自己結賬了,寶媽無奈妥協同意。

分析:在這場權力之爭中,儘管寶媽理由充分,但是孩子顯然聽不進去,還以“逃跑”的方式來威脅母親,最終以孩子的勝利告終。

時間長了,孩子既無視超市結算的規則,也無視家裏有糖的狀況,今後的胃口會越來越大。當孩子的權力慾望被無限滿足時,就易形成唯我獨尊,漠視規則,我行我素,自我型人格。

場景2:媽媽漠視,取得勝利

媽媽說自家孩子最近變得很乖,很懂事,這都得益於她的“狠心教育”。就像在逛超市時,總是被一些稀奇古怪但性價比很低的東西所吸引,比如一個好看但價值很貴的牙籤盒,媽媽的態度就是置之不理,任由女兒哭鬧。等到孩子哭累了,自然就不要了。

分析:以哭鬧的形式來奪權,但因爲媽媽的漠視而失靈了,這場權力之爭以媽媽的勝利而結束。

表面上看來,鐵腕的媽媽贏得了超市購物中的勝利,但被壓抑和無視的是孩子心中的渴求。寶媽眼中“不值得購買”的牙籤盒,恰恰是最爲看重的“美麗的外表”。當孩子的情感需求被無視時,她就容易變成一個唯唯諾諾,喪失自我,缺乏主見的服從型人格。

場景3:當面斥責,媽媽贏了

面對價格高昂的櫻桃,屢次挑戰媽媽的底線。他把櫻桃放進去,媽媽就會拿出來,反覆幾次之後,寶媽終於失去耐心,對孩子大聲斥責,開始撒潑打滾,寶媽也沒慣着,直接上去就給了兩巴掌。放棄,寶媽勝利。

分析:拉鋸戰加打滾都沒能奏效,寶媽在使用了她看來“非常有必要”的手段後,最終贏得了這場權力之爭,以放棄購買而告終。

“權力的遊戲中,誰強就聽誰的”,這是孩子因此得到的有關權力的解釋。表面上看他是暫停了索取的行爲,但下次他或許會以離家出走、拒絕學習等方式來爭奪自主權。如果不好好加以引導,容易形成暴力型人格。

以上三個場景中可見,當父母和孩子陷入了“權力之爭”後,就會形成零和博弈的狀態,即一方所得必爲另一方所失,而從孩子未來的心理髮展來看,有可能兩敗俱傷,沒有贏家可言。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是如何發生的?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常見的誤區是:

父母想要養成孩子理性消費的行爲,卻忽視了他還不具備這樣的“財商”;

父母一邊讓孩子自己選東西一邊又在嘀咕哪個好,其實是種變相的、溫柔的控制;

父母眼中“名不符實”的物品,對於孩子來說可能異常珍重,非它不可,獨具魅力……

從2歲左右開始,孩子的自主意識就在萌芽了,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自我意識會更加強烈。當孩子說出自己的一些意見和主張時,並不全是和家長對着幹,而是他意識到自己的力量,並想自我控制這些力量,也就是在爭奪權力了。

孩子先從一些小事上“奪權”,比如選擇穿哪種顏色的襪子,今天出門玩什麼遊戲,到在超市購物時由他來挑選部分物品,在贏得了這些瑣碎的、細小的權利之後,他們才具備了掌控自己人生的權力。

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常見的句式 “你不許”,嚴禁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以及“你應該”,命令孩子去做一些事情。

怎樣避免親子間的權力之爭?

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他們之所以和孩子展開權力之爭,其實是在進行自我防衛。事實上,在權力之爭中,父母依靠的更多的是“大人”的優勢,而在情感水平上,戰爭中的家長和孩子不相上下。

只有放下對孩子的操控,放棄掌控權,才能對孩子產生積極的效果。記住,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適度賦權會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

正如傑弗裏·伯恩斯坦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錯》中所說:“學會給孩子選擇權,就算你對孩子的控制成功了,也是在讓你的孩子與你越來越疏遠。告訴孩子不同選擇的結果,冷靜堅定的提出具體要求,而不是權力爭奪。”

回到開篇,不想讓帶娃逛超市這件事所困擾,小可媽媽的做法值得一試。

開始的時候,小可也常在逛超市時提出各種“無理要求”,總是連哭帶鬧,見啥都要。後來寶媽苦苦思索,乾脆每次逛超市時都先給小可20元錢,告訴女兒可以在這有限的資金內進行支配,自己決定買什麼。

有時候小可選中了點心和小食品,可是在轉角處又看了一盒五顏六色的頭繩,仔細盤算了下,小可放棄了其中一份零食,而買下了頭繩。小可對媽媽說:“這盒頭繩可以用很久,而零食夠週末兩天吃就可以了,到了幼兒園還有點心的。”小可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寶媽發現女兒好像長大了,而且時間長了,也不是每次去超市都要買東西,她也學會了比較和選擇以及適當的放棄。

這樣做的好處是,親子間不必陷入權力的戰爭中,孩子能明確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學會權衡,並適度地控制自己的慾望,成爲一個更有主見,更自信懂事的娃,而家長也樂於放手,成全孩子的成長,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