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的窮富對孩子重要嗎

父母的窮富對孩子重要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追蹤107個美國窮富孩子,哈佛教授發現的教育真相扎心了。和教育領先的美國相比,你會發現,中國更有可能寒門出貴子,現在中國的育兒圈裏,最常聽到的就是“寒門難出貴子”。

父母的窮富對孩子重要嗎

在階層固化的社會中,我們的孩子未來在哪裏?

帶着這樣的問題,哈佛教授羅伯特·帕特南帶領團隊,歷時數年,追蹤訪問了生活在美國各地的107位年輕人及其家庭,通過幾十個短故事和大數據,描述了當下美國階層固化對於孩子未來的影響。

就像中文版的封面所示,同樣生活在星條旗下,在奔向成功的跑道上,孩子們卻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

而決定這條起跑線先後的,在《我們的孩子》一書中研究發現,由家庭結構、教育、學校條件、社區氛圍共同作用。歸根到底,孩子的起點取決於他有一個窮爸爸,還是富爸爸。

這個結論讓人沉默,正如《紐約時報書評》所說:“讀罷此書,沒人還能相信美國還有機會平等這回事。”

而對於同樣焦慮的中國家長來說,它揭示了一個現實:在這個“生而不平等”的社會裏,沒有“機會均等”的美夢。同時,在當下的中國社會,我們的努力並非沒有意義。

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今年高考一結束,2017年北京市高考狀元熊軒昂採訪的視頻又火了。

因爲他簡單的一段話,一針見血撕開了“寒門難出貴子”的真相。

“高考是階層性的考試,農村地區越來越很難考出來,我是中產家庭孩子,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還有高知父母的培養,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能看到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裏又好又厲害的人。”

在《我們的孩子》一書中,美國107個家庭的真實狀況,和這位18歲少年所說的不謀而合。

出生工人階層的溫蒂曾回憶起,自己的父母從來沒有期待過她能有什麼事業上的建樹;

而上層家庭切爾西的女兒,卻小小年紀就立志要做一名律師。

中上階級的父母有更多時間、金錢陪伴孩子,給予引導和提供資源,走的是“精心培養”路線;

而寒門子弟,不僅面臨物質上“窮”,還更有可能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無法得到父母雙全的關愛。

調查顯示,一個美國孩子若父母均未讀過大學,則他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可能性,從1955年的低於20%,半個世紀以來一路攀升,2010年前後已接近70%。相比之下,如果父母完成了高等教育,則這樣的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的比例始終沒有超過10%。

更不用說爲生活疲於奔命的父母,即使想對孩子精心培養,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兩階家庭(上層家庭和下層家庭)的差異,在家庭晚餐,睡前故事,親子交流這些日常細節中,都被刻上了“不平等”的階層烙印,從思考方式到言行舉止滲透到孩子身上。

正如帕特南教授給出的結論:“現如今,窮孩子從一出生就落於下風,他們的劣勢是根深蒂固的,早在孩子們開始讀小學之前,高下早已立判。”

哈佛爆火的公開課《公平的起點是什麼》中也指出:“即使是努力本身,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於幸運的家庭環境。”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家庭教育的質量,父母無法選擇,那學校能彌補這一先天不足嗎?

帕特南教授緊接着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

“對不起,我們只招父母畢業於211院校的孩子”

近日,有一條新聞引發網友熱議:成都某小學入學面試,要求家長除了帶照片和身份證件之外,還要帶“父母學歷證書原件及複印件”。

網傳,該小學篩選的標準是父母至少畢業於211院校。

雖然校方闢謠說,不是以家長學歷爲標準,只是登記便於以後搞活動聯繫,但在美國,家長的起點,的確是學校分流學生的捷徑。

因家庭收入差距導致的貧富居住隔離,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分流到了不同的學校,富人學區與窮人學區差異顯著。

決定學校教育質量的,並不是有形的物質投入,而是無形卻又無所不在的氛圍和風氣,如帕特南一語中的:“你的同學是誰,這很重要”。

帕特南教授用一張圖,讓試圖通過學校教育來翻盤的人瞬間清醒:

在成績好卻出身貧窮家庭的孩子中間,只有29%的最終從大學畢業,反而是成績差的富家子弟卻有30%的拿到大學文憑。

可以看出,決定中學生能否大學畢業,家庭出身要比成績更重要一點。

父母的層次和學校的優劣,不僅影響了成績高低,還決定了各方面資源的差異。

帕特南教授將美國學校比作一個“共鳴箱”:富孩子帶到學校的是資源,窮孩子大概率會製造麻煩,因此,在前者的學校是近朱者赤,到後者就變爲近墨者黑。

上層階級的父母有廣泛的弱關係,他們的孩子也會見多識廣,更懂得如何運用關係資源提升自我。

“布什家族”四代都是耶魯校友,小布什在競選的時候甚至開玩笑說:“我繼承了我父親一半的朋友。”

然而,下層階級卻處於另一個困境,所能尋求幫助的往往只有家庭和鄰居,就如書中的描述,由於視野的侷限和信息資源匱乏:“總是滿心疑慮,猶豫不決,機會從手邊流走,也不自知。”

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在波士頓郊外牛頓鎮的調查說明,靠關係求職非常普遍,比例約佔57%,高於當地人的想象。

而在中國職場,調查顯示,通過關係獲得工作的比例整體上一直在上升,自2009年以來佔到80%以上。

所以,985、211高校不只是一刀切的應試能力體現,更是一種隱形的人脈、資源、社會關係象徵。

從原生家庭,到學校分流,再到社會資源的角逐,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就這樣被一步步拉大。

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心態

《我們的孩子》觸及的是每一位爲人父母者都會思考的問題:

我的孩子在當今社會有多大的發展前景,他們能成長爲一個什麼樣的人?

雖然,在帕特南教授的研究中,階層壁壘牢不可破,但也不是沒有突破的可能。

但就像央視主持人白巖鬆所說:

“如果中國沒有高考的話,那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們怎麼去拼過官二代和富二代?他們沒有資源,沒有人脈,也沒有背景和金錢。而高考是唯一不看家庭背景的一場考試。”

2018年夏天,山西臨汾一個家庭上了熱搜。

3個子女,姐姐在名校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博連讀,哥哥在某軍校,小兒子收到了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培養出三個學霸的範玉華夫婦,其實並不富裕,一家五口擠在60平米簡陋的出租屋裏,生活了20年。

儘管生活拮据,賺錢養家忙碌,但20年來,範愛華夫婦始終堅持着對三個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他們讓孩子在溫馨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從不強迫孩子苦學,而是告訴他們要勞逸結合,學習和放鬆心情互不耽誤。

與孩子們像朋友一樣相處,支持他們自己做決定,經常與孩子一起聊天、做一些緩解壓力的小遊戲等,還專門帶孩子去打工的工地體驗,幫助孩子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養成獨立自強的性格。

就算文化程度不高,但父親範玉華清楚地意識到,教育是最好的投資。

《我們的孩子》中,帕特南教授也給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

首先,要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

其次,儘可能做好教育投入,每天讀書培養認知能力,多做活動提升非認知能力,其中尤其注重競技活動以培養意志力和爲目標而努力的精神習慣。

從中國當下的發展階段來說,上升通道雖然在漸漸收窄,但階層還未到固化的時候,依然存有大量機會。

而這個機會能否把握住,不僅在於孩子自身的努力,還有父母從認知到行動的升級。

寒門本就難出貴子,寒門心態更難出貴子。

與其抱怨“寒門再難出貴子”的不公,焦慮“起跑線”上的輸贏,不如把握住現在的生活,在階層跨越的長跑中,跑好自己這一棒,給孩子更高的起點。

帕特南教授指出,“人生而平等,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美國夢已經破碎,但努力本身,並沒有失去價值。

回到那位出身中產家庭的北京市狀元說的話,雖然寒門子弟上升的機會正在被階層碾壓,但是:

知識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是一定改變不了命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