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如何教會孩子臨危不亂

父母如何教會孩子臨危不亂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社會複雜,培養孩子臨危不懼的應變力,家長可以如此做。昨天幼兒園放學後,我帶着兒子和鄰居的女兒一起到附近的公園玩耍。

父母如何教會孩子臨危不亂

兩個孩子異常興奮,一會玩滑梯,一會堆沙堡,一會盪鞦韆......玩得不亦樂乎。

擺脫了孩子的糾纏,我和小女孩的媽媽也得到了片刻的清閒,兩人開始閒聊起來,也逐漸地對孩子的安全放鬆了警惕。

然而,正當兩人聊得起勁時,突然聽到哪個孩子“啊”的一聲。

說時遲那時快,我們倆幾乎同時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了孩子旁邊。

原來,不知什麼時候,小女孩自己爬上了縱橫交錯的鐵架子,很高的那種,最高處大概有五米的高度。她往下下時一不小心踩空了,兩隻手抱着一根鐵棍懸在了半空中。我們兩個無論怎麼伸手,也夠不到孩子的腿。

小女孩的媽媽倒是異常的鎮定,雖然心裏萬分着急,卻一直語氣平和地安慰着孩子,鼓勵並引導她用雙腳如何用力去夠到另一根鐵棍。

終於,小女孩按照媽媽的指導,慢慢地移動身體,用另一隻腳勾住了旁邊的一根鐵棍,隨後又逐漸移動身體,雙腿全部找到了着力點,最終化險爲夷,平穩地到達了地面。

不過讓人驚訝的是,孩子下來後,並沒有任何的恐慌與害怕,而是高興地向同伴炫耀:“我成功地爬上去,又成功地下來了。”

彷彿剛纔的冒險只是平地徒步而已,那驚魂瞬間,對於她,是那麼的雲淡風輕。

看到如此具有臨危不懼應變力的孩子,不禁讓人感慨和羨慕:如此鎮定自若的別人家的孩子,是怎麼培養出來呢?!

要是我的孩子,能有如此心態,那其不讓老母親羨慕的眼神,瞬間轉爲崇拜了?

一、危險時,家長的應對態度,會極大地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和應變力

去年帶着兒子去泡溫泉,遇到了一件跟上述事件類似的事情。

溫泉的水池有深有淺,形狀和景觀也各不相同。

一般來講,一米左右的小孩子只能跟隨大人在20-30釐米的淺水區,活動遊玩。深水區是絕對禁止的,因爲水深90釐米以上,對於身高一米左右的孩子,就有相當大的生命危險了。

可孩子的天性好動,在一個地方是呆不住的。不知何時,一個小男孩獨自悄悄地跑向了深水區。

當其媽媽發現時,男孩的雙腳已經邁進深水區的臺階,那個地方的水位只到男孩的膝蓋。而往前一步便是至少90釐米的深水區。可偏偏這時,男孩的媽媽急匆匆地追來,並大聲呵斥男孩不要往前走。

可能孩子被媽媽的過激反應嚇懵了,腳下一滑,一個趔趄跌進了深水裏。幸好被身邊的好心人及時撈起,但那孩子已經嗆了幾口水,被嚇得哇哇大哭。

從孩子那驚恐的表情可以推測,也許他幼小的心裏,已經造成了極大的陰影。

試想,如果這個小男孩的媽媽追來後,換一種平和的態度,緩緩誘導孩子退回去,而不是呵斥和緊逼,也許孩子就不會一下子跌進深水裏了。

相反,如果開頭講述的鄰居小女孩的媽媽,當看到孩子處於高度危險中的瞬間,不是冷靜平和地應對,而是着急地大喊大叫。可能這個小女孩,也不會如此淡定從容地化險爲夷了。

相似的情形,家長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導致了孩子兩種不同的承受結果。

危難之際,家長只有沉着冷靜地應對處理,才能更好地協助孩子化險爲夷。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對家長說過:

“不要認爲只有你們同兒童談話,教育他,命令他的時候,纔是進行教育。你們是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他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着兒童。你們怎樣穿戴,怎樣同別人談話,怎麼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笑,怎樣讀報--這一切對兒童都有着教育意義。”

家長是一面鏡子,平時的接人待物,處事的能力和態度,也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因此,遇到危險,家長首先能夠淡定從容地應對,那麼孩子的內心纔會有安全的後盾,才能切身地傳授給孩子,如何能夠臨危不懼,淡定從容地去應對。

二、孩子的應變力,跟其從小的獨立性密不可分。

說起獨立性,很多父母都感嘆國外的孩子獨立性強,有冒險精神。羨慕他們很小就能獨立,自信地處理自己的事情。

這是因爲,國外的家長和老師,不會包辦孩子的一切。即使看到孩子們遇到困難,也只給一些建議性的指導。

就拿兒子在日本上的保育園來說,從小班開始,就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吃飯,穿衣,午睡,甚至如廁。

老師們的宗旨是教學而不是照顧。他們的責任,是保證孩子們玩的開心,學到知識,人身安全。

大多數的時間,老師都是“袖手旁觀”,儘可能地讓孩子們自己去獨立完成每件事情。哪怕做的不好,動作緩慢,甚至磨蹭,但是老師們有足夠的耐心,總是面帶微笑地鼓勵孩子們一步步地去完成。

記得有次園庭開放日,讓家長們去參觀孩子們在保育園一天的生活表現。

讓我吃驚的是,三四歲的孩子竟然都能輪流值日。

到了午飯時間,值日的孩子們,便自覺地忙活起來。有的擦桌子,有的擺餐具,有的維持秩序。小小年紀,竟然做的有模有樣。

午睡時,由於日本人習慣睡榻榻米,學校是沒有小牀的,直接把褥子鋪在墊子上睡,睡醒了再捲起來收回櫃子。

像鋪牀,打開被褥,睡醒後收回被褥等一系列事情,都是值日的小朋友在做。老師們只負責觀摩和指導。

而反觀我們國內的小朋友們,家長們不但包攬了孩子所有的日常,就連送進學校也是各種不放心。

巴不得幼兒園的老師們,可以像爸爸媽媽們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孩子們的衣食起居。

殊不知,這種無微不至的嬌慣式的愛,只能讓孩子,越來越依賴父母和老師,而不是自己獨立地去處理事情。

這種連基本生活都不能獨立的孩子,又談何臨危不懼的應變力?久而久之,他們也就習慣了依賴,習慣了退縮,習慣了事事求助,而非獨自處理解決。

三、從小的安全教育和實踐經驗,是孩子應變力不可或缺的因素。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

同理,只有孩子對安全有了認知和意識培養,纔會在遇到危險時,做到心中有數,沉着冷靜地去應對。

2007年,英國一名17歲少年佩勒姆,駕駛一艘帆船,經過九個月航程後,順利返回英國的港口,完成環繞全球一週的壯舉,從而成爲吉尼斯世界記錄,獨自航海環繞全球的最年輕記錄保持者。

佩勒姆獨自駕駛的帆船長五十尺,共航行了四點八萬公里,期間和五十尺高的巨浪奮戰,幾乎翻船,可謂歷盡艱險。

這位17歲少年的冒險精神,實在令人佩服,。

可細細分析其成長經歷便知,佩勒姆有的不只是大無畏的冒險精神,他還有豐富的航海安全知識和野外生存實踐經驗。

雖然那時的他只有17歲,但已經是很有經驗的航海愛好者了。他7歲開始航行,14歲時就曾經獨自駕船橫渡大西洋,創造紀錄。

而在他近十年的航海曆程中,他的航海安全知識的學習,應對風險能力的錘鍊,野外生存實戰經驗的積累,已經讓他有了相當成熟和完善的獨自航海能力。

當我們看到這個17歲少年成長經歷和不凡壯舉時,不禁羨慕和崇拜。同時,又爲自己的孩子,找個理由開脫:好吧,那是人家外國人的孩子。

可是,同樣大的孩子,我們的孩子爲什麼就不行呢?

7歲便開始航海,對於我們從小在溫室中長大的花朵,簡直不可思議!

我們的6,7歲的孩子,依然是懵懂的,依然在父母的呵護下,開心快樂,無憂無慮地生活着;而14歲的中國孩子,也依然是稚嫩的,大多數的他們,正在父母的安排下,緊張地學習着,滿負荷地參加着各種輔導班。甚至,除了考試和成績,也許就再也沒有別的想法了。

而這種狀態下長大的孩子,突然遇到危險時,想要其有着沉着冷靜地應變力,是不太可能的。

孩子的任何一種能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通過後天的學習,實踐,而逐步培養成的。

從小的安全教育和實踐經驗積累,是一個孩子基本生存技能的先決條件,也是培養他們臨危不懼的應變力,不可缺少的因素。

四、家長的適時放手,才能更好地培養孩子臨危不懼的應變力

前幾天,11歲盲童“獨自”上學的新聞,戳到了無數家長的痛點。

11歲女孩高雅,先天性失明,可她的母親卻依然選擇讓孩子獨自行走去上學。

然而那一路,並不平坦。

有96級臺階,368米路程,孩子需要用導盲棍數千次地敲打路面,常人15分鐘的路程,她卻要一步步,緩慢地摸索前進。

儘管如此,對於高雅來說,她並不感到辛苦,反而每天獨自上學是她最驕傲的事。

可她不知道,其實,她的媽媽每天都默默地跟隨着她,保持一個箭步就能趕上的距離。

可憐天下父母心,不得不承認,這是一位明智且愛的深沉的母親。

她懂得適時放手,讓孩子嘗試着獨自去闖蕩。

畢竟,父母的陪伴是有限的,而剩下的路,終究只能靠孩子獨自走下去。

與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用力護其一時周全,不如在我們放眼望到的遠方,放手讓孩子獨自闖蕩。

唯有讓孩子經歷了跌跌撞撞,纔會擁有生活的實戰經驗,進而真正擁有了遇事不慌,臨危不懼的應變力。

也只有這樣,他們方能來去自如地掌控,自己的人生航向。

唯有此時,父母終可真正地無憾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