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英國人的育兒經

英國人的育兒經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小時候父母總是以某個從來不出去亂跑的孩子作爲榜樣來教育我們。要乖,要聽話,不搗蛋的孩子似乎更贏得父母的讚賞。可是在英國,父母們卻有意地“花錢”培養孩子頑皮。每個週末都會爲孩子活動,不是到某個朋友家吃飯(往往是全家出動),就是去某個小朋友的生日派對,或者是去游泳、踢球。總之,英國父母很少讓孩子呆在家裏看電視。

英國人的育兒經

除此以外,英國父母的教育方式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借鑑。

  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

有這樣一個真實故事,有個中國人到國外去做家教,當他想要按照國內的做法準備教孩子識字的時,主人卻明確告訴他:只需帶孩子到附近的一個遊樂場去玩就行。孩子的父親告訴他:“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

在環保遊樂場,小男孩盡情地玩,而且還動手做各種環保工具,如環保餐具、環保包裝袋等,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地問很多專業的問題,而大人所要做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保護小男孩的安全和回答他的提問。

  教育筆記

我們想要孩子學知識懂道理,說教或者填鴨式的教學似乎已經成爲我們主要的教育手段。這樣做短期來看似乎長進很快,但枯燥無味的教學只會使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而玩樂是孩子的天性,陪玩這種家教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很多做人的道理和有用的知識在這個寓教於樂過程中被孩子掌握。所以與其讓孩子正襟危坐地聽講,不如帶他出去走走或者玩玩遊戲來得更有效。

  英國式的興趣小組

英國爸媽推崇孩子多“向外走”參加活動,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區俱樂部中,父母都鼓勵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小組。這些興趣小組大多是免費的,而且沒有強制的教學計劃,參加這個小組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在玩樂中結識朋友,同時培養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興趣。

自由、獨立,娛樂爲主是英式“興趣班”重要特點,孩子在這些興趣活動中有很大的自主性,父母也是全力支持。一些社區活動的表演會,興趣班的成果展等活動,父母都是鄭重其事地參與其中,因爲英國父母認爲,多活動的“頑皮”孩子更聰明!所以他們往往很樂意爲孩子的頑皮活動“埋單”。

  教育筆記

英國中的這種興趣小組其實和我們的興趣班、早教班很類似。但是我們父母對孩子往往有着更大的期望,希望自己花出去的錢是可以看到成果,獲得回報的,因此從最初抱着“讓孩子玩一玩”到“學有所成”,父母的初衷逐漸變味,孩子因爲揹負着父母期盼的壓力,最初的濃厚興趣也逐漸消減,變得逃避了。

所以父母不妨學學英國父母,減少對孩子興趣班的功利意識,讓真正從興趣出發參加活動,抱着“玩”的心態,相信更能讓你獲得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道德不靠教導

英國中小學校裏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稱“個人的社會健康教育”,目的是讓孩子們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比如如何自律以融入社會,成爲社會的一分子。尊重生命、公平、誠實、守信,是英國人的核心道德觀。英國父母普遍認爲“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導的”。英國學校還普遍鼓勵孩子飼養小動物,組織學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爲慈善組織募捐及參加其他公益或環保活動,培養孩子的愛心和社會交往能力。他們不要求孩子們去死記硬背一些道德準則,但是,要求孩子們從心靈深處、從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倫理道德。

  教育筆記

反觀我們,無論是父母還是在學校我們都一直強調遵守紀律、守則,往往將行爲規範成爲孩子們行爲的條條框框。孩子們更多是以一種“灌輸”的教育方式去獲得這些道德觀念,甚至是以考試的形式去死記硬背。這些道德的意義難以真正融入到孩子的日常行爲中。

父母想要孩子學會自律,學會公平、誠實、守信,首先父母做好示範,“不以善小而不爲”,事事躬親,同時也鼓勵孩子多動手去嘗試,主動去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讓孩子發自內心地懂得和理解道德的意義。

  把餐桌當成課堂

英國家庭素有“把餐桌當成課堂”的傳統,從孩子上餐桌起,父母就開始對其進行有形或無形的“進餐教育”了。

鼓勵孩子自己進餐。孩子長到一週歲至一週歲半時,開始喜歡自己用湯匙喝湯吃菜。英國父母很少“插手”喂孩子吃東西,他們認爲孩子自己進食標誌着一種對人格獨立的嚮往。

杜絕偏食、挑食。英國父母認爲孩子偏食、挑食的壞習慣多是幼兒時期遷就造成的,因而如果寶寶一個勁兒地只吃某種菜而對其他菜不屑一顧時,父母往往會把此菜收起來。他們還認爲,餐桌上對孩子的遷就,不僅會影響孩子攝入全面、充分的營養,還會使孩子養成任性、自私、難以自控等人見人厭的性格。

  教育筆記

一些父母缺少這種讓孩子自己動手的意識,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會讓孩子形成依賴性格同時缺少鍛鍊自理的機會。我們不妨多學學英國父母的餐桌教育,在寶寶年幼的時候就開始讓他自己進食,儘管寶寶弄得飯桌“雞飛狗跳”也不要“看不過眼”出手幫忙。對於挑食的寶寶,除了英國式方法,你還可以試試轉變烹調方式,或者將他不愛吃的和愛吃的搭配一起,弄點小花樣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孩子不是“白紙論”

大家普遍以爲小孩子跟白紙一樣,大人教什麼,小孩子將來就長成什麼樣子。但現在科學研究已經證明,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先天就已經部分地繼承了父母的脾氣、性格等心理基因,因此,“白紙論”是把事情過分簡單化的觀點。

英國人普遍認爲,對孩子的溺愛和嬌寵是孩子獨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礙。要使孩子在日後能適應社會的需要,獨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須從小就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和自我剋制,知道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任。如果孩子日後不能像其他人一樣適應社會,作爲父母就沒能盡到教育的職責。

  教育筆記

孩子不是一張白紙,每個寶寶都有着他自己的脾氣、性格基礎,所以在給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因材施教。縱觀現代父母普遍注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補課班、興趣班等琳琅滿目的特色教育似乎是爲孩子錦上添花,其實增加了孩子負擔的同時也沒有真正達到教育效果,最終只是在孩子的“白紙”上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