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育兒專家總結:老人“教”你這些最糟糕的育兒經,還請保持警示

育兒專家總結:老人“教”你這些最糟糕的育兒經,還請保持警示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老人都認爲孩子生病發燒喝碗熱湯捂在棉被裏睡一覺出一身汗就好了,但其實這樣會造成孩子體內嚴重脫水,是非常不科學的。但其實孩子頸椎、後腦骨骼還在發育階段,2歲以內根本不需要給寶寶用枕頭,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年…

原標題:育兒專家總結:老人“教”你這些最糟糕的育兒經,還請保持警示

在中國,老人幫着帶孩子經常被看作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據《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顯示,我國流動老人將近1800萬,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老人比例就高達43%。

這些背井離鄉,替子女照顧孩子的老人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老漂族。

育兒專家總結:老人“教”你這些最糟糕的育兒經,還請保持警示

於是我們常聽到身邊家長有這樣的抱怨:“孩子交給老人幫着帶,一會兒輔食裏給加鹽、一會兒隨手喂堅果,說了完全不聽!我自己卻要上班,沒辦法做到親力親爲,哎…”

最後只好在無奈的矛盾中苦苦掙扎。

但事實,其實年輕家長最大的擔心就是老人把過去不正確的育兒方法再次實施到寶寶身上。

育兒專家總結:老人“教”你這些最糟糕的育兒經,還請保持警示 第2張

說到老人帶娃的誤區,咱們這裏就舉例這幾個:

第一,生病不就醫

孩子生病老人喜歡用土方法,覺得去醫院就是吃藥打針,對孩子不好。

比如孩子一咳嗽老人就開始用各種水果蔬菜開始熬湯熬水喝,有時候非但沒有作用還會加重病情,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期。

育兒專家總結:老人“教”你這些最糟糕的育兒經,還請保持警示 第3張

第二,二類疫苗屬於自費,應該不必都接種

事實上,一類疫苗(免費)與二類疫苗(自費)並不是按照疾病輕重而分類,目前我國二類疫苗在發達國家屬於一類疫苗,但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無法做到所有疫苗都免費。

雖說二類疫苗屬於自費、自願接種,但二類疫苗往往預防都是較爲嚴重的疾病,若孩子身體情況與經濟條件都允許,目前國內所有二類疫苗都應該接種。

有不少老人擔心疫苗的安全性,但事實上疫苗接種就相當於異性蛋白進入體內,免疫力經過一段時間判斷它是好是壞,其過程出現反應很小,疫苗帶來益處遠遠大於其風險。

育兒專家總結:老人“教”你這些最糟糕的育兒經,還請保持警示 第4張

第三,發燒感冒捂被子

很多老人都認爲孩子生病發燒喝碗熱湯捂在棉被裏睡一覺出一身汗就好了,但其實這樣會造成孩子體內嚴重脫水,是非常不科學的。

捂被子雖說有助於出汗,但幼兒極易失去水分快速過多,從而出現嚴重的腦細胞脫水,有可能無法恢復正常,留下神經後遺症。

育兒專家總結:老人“教”你這些最糟糕的育兒經,還請保持警示 第5張

第四,爲了矯正頭型買枕頭

老人總說要給孩子睡出來一個好頭型,用各種自制的或購買的塑形枕來定型。但其實孩子頸椎、後腦骨骼還在發育階段,2歲以內根本不需要給寶寶用枕頭,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

由於新生兒根本沒有頸曲,完全是自的,直到4歲之後纔會有一點點彎曲,這對於嬰兒而言,讓頸椎最自然舒適的平躺方式,完全不需要墊任何東西。

育兒專家總結:老人“教”你這些最糟糕的育兒經,還請保持警示 第6張

老人帶娃,功勞都在細微之處

小康醫生認爲:本身養育孩子就像天平一樣,總需要某種平衡,一邊給與,一邊自我,因此這個時候更需要我們去維護。

本身老人帶孩子並不是“混吃”,而是犧牲了晚年自由。

或許我們已盡力地爲爸媽提供舒適的帶娃環境,但他們幫我們分擔的家務以及照看孩子終歸是犧牲了自己的自由時間,他們忙碌而辛苦,有時也壓抑和孤獨。

育兒專家總結:老人“教”你這些最糟糕的育兒經,還請保持警示 第7張

與其埋怨,倒不如感恩

年輕人就這樣夾在老人帶娃和科學育兒之間苦苦掙扎。但其實老人帶娃,與其埋怨不如感恩。要知道誰來幫助我們看孩子都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難道他們不想退休之後瀟灑自在嗎?

所以多一點感恩之心,家裏就會融洽得多,至於科學育兒這件事,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來和他們溝通。

比如說:

一方面,可以經常和老人一起分享一些育兒書籍或者專家講座,要知道科學的育兒方法如果是從專家的嘴裏普及的要比你自己口乾舌燥說十遍八遍都有效,老人更會重視。

另一方面,可以用商量的方式和老人溝通,把老人擺在一個受尊重的位置上,這樣老人反而更好接受你的觀點,加上擺事實、講道理,他們自然覺得很可信。

育兒專家總結:老人“教”你這些最糟糕的育兒經,還請保持警示 第8張

試試這樣的方式就能緩解不少矛盾。

也許大家在溝通上會出現一些矛盾、在育兒理念上也有一些偏差。但如果能揚長避短,老人主管“養”、年輕人來“育”,並且能自己做的事都親力親爲,那麼老人和年輕人達到和諧相處的局面其實也不難。

所以,試着從自己先改變吧。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