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親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榜樣。一個好的父親,是孩子人生方向的指南針。回顧亞洲首富之子李澤鉅和李澤鍇的成功,便是離不開父親的培養和教導。

1、帶兒子擠巴士,富豪甘作“小氣”爸爸

雖然生在富豪家庭,但李嘉誠從不嬌慣兒子,而是從小就要求孩子們克勤克儉,不求奢華。

在李澤鉅和李澤鍇小的時候,李嘉誠很少讓他們坐私家車,卻常常帶他們坐電車、巴士。

有一次,李嘉誠看到在路邊擺報攤的小女孩邊賣報紙邊捧着課本學習,就特意帶兩個兒子經過這個報攤,讓他們學習小女孩認真學習的態度。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由於李家兄弟在香港聖保羅男女小學上學,這裏許多孩子都是車接車送,滿身名牌。於是,兩個孩子經常悶悶不樂地向父親發問:“爲什麼別的同學都有私家車專程接送,而您卻不讓家裏的司機接送我們呢?”

每次聽到兄弟倆的質疑,李嘉誠都會笑着解釋:“在電車、巴士上,你們能見到不同職業、不同階層的人,能夠看到最平凡的生活、最普通的人,那纔是真實的生活,真實的社會;而坐在私家車裏,你什麼都看不到,什麼也不會懂得。”

於是,兩個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樣,在擁擠的電車裏一天天長大。

2、教孩子學會做人,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

李嘉誠曾說過:對子女的教育,百分之九十九應該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即便是他們成人後,也應該是三分之二教他們如何做人,三分之一纔是教他們如何做生意。

所以李澤鉅和李澤鍇從小就被父親教育要真正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正直的人,然後纔是做一個成功的人。

做正直的人必須不貪圖小利,多爲別人着想。而做一個成功的人,必須勤奮努力,多幫助別人。

李嘉誠自幼家境窘困,連小學都沒讀完,所以爲了能夠做一個更加成功的人,他積極學習,勤奮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李澤鉅和李澤鍇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學習也很自覺勤奮。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第2張

在李家兄弟的童年時期,每天晚上,辛苦了一天的李嘉誠都會坐在書桌前閱讀、自學外語。每逢星期日,李嘉誠就會帶兄弟倆一起出海游泳,而游完泳後,必定要給他們上一堂嚴肅的國學大課。

他會拿出隨身帶着的《老子》《莊子》等書,一句一句讀,然後再一個字一個字解釋給兒子聽。時間一長,李澤鉅和李澤鍇記住了那些傳統的做人準則,比如誠實,比如信義。

有一次,香港刮颱風,李嘉誠家門前的大樹被颳倒了,李嘉誠看到兩個菲律賓工人在風雨中鋸樹,馬上把兒子從牀上喊了起來,指着窗外的工人說:“他們背井離鄉從菲律賓來到香港工作,多辛苦,你們去幫幫他們吧。”

李澤鉅和李澤鍇馬上穿上衣服走進了風雨,而這時的李嘉誠在他們身後綻開了笑容。

3、做成功的人,必須學會正確的處世哲學

小兒子李澤鍇曾說:“我從家父那裏學到的東西很多。最主要的是怎樣做一個正直的商人,以及如何正確處理與合夥人的關係。”

爲了讓兒子們真正明白做人的道理,李嘉誠很早就有意培養孩子。當李澤鉅和李澤鍇長大一些,李嘉誠便召開董事會,讓兒子坐在專門設置的小椅子上列席會議。

有一次李嘉誠主持董事會討論公司應拿多少股份的問題,他說:“我們公司拿百分之十的股份是公正的,拿百分之十一也可以,但是我主張只拿百分之九的股份。”董事們有的贊成,有的反對,爭論不休。

這時李澤鉅站在椅子上說:“爸爸,我反對您的意見,我認爲應拿百分之十一的股份,能多賺錢啊。”弟弟李澤鍇也急忙說:“對只有傻瓜纔拿百分之九的股份呢!”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第3張

“哈哈,”父親和同事們忍俊不禁,他說,“孩子,這經商之道學問深着呢,不是1+1那麼簡單,你想拿百分之十一發大財反而發不了,你只拿百分之九,財源才能滾滾而來。”

實踐證明李嘉誠的決策是英明的。公司雖然只拿了百分之九的股份,但生意興隆,財源茂盛。

李嘉誠告訴孩子們:“工商管理方面要學西方的科學管理知識,但在個人爲人處世方面,則要學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不斷修身養性,以謙虛的態度爲人處世,以勤勞、忍耐和永恆的意志作爲進取人生的戰略。”

4、培養孩子自立

兒子們一天天長大,李嘉誠決定送他們出國上學,讓他們獨立生活。

這個決定對於十五歲的李澤鉅和十三歲的李澤鍇來說,未免過於嚴酷。因爲這意味着小哥倆要離開父母,告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自己安排學習和生活了。

除了學習,他們要面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飯。雖說李嘉誠教子甚嚴,可小哥倆卻從沒有下過廚房。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第4張

爲了解決一日三餐的問題,小哥倆開始跟電視上一個專門教做菜的節目學習,每天跟着主持人學燒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就學會了幾道風味菜的做法,開始生活得像模像樣了。

在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後,小哥倆利用學習之餘積極尋找打工的機會。交通工具就是一人一輛單車。

有些熟悉他們的朋友知道他們在打工,還不開跑車騎單車,不免感到詫異:“你們的父親是亞洲的大富豪,爲什麼還要這麼辛苦?” 哥倆相視而笑,聳聳肩回答:“那又怎樣!”

5、畢業了別找靠山,有本事自己創業

後來,李澤鉅和李澤鍇都以優異的成績從美國斯坦福大學畢業。然而當他們想進入父親的公司施展才華時,父親卻對兒子們說:“我的公司不需要你們!”

兄弟倆愣住了,說:“爸爸,別開玩笑了,您有那麼多公司,就不能安排我們工作?”李嘉誠斬釘截鐵地說:“別說我只有兩個兒子,就是有二十個兒子也能安排工作。但是,我希望你們先去打自己的江山,讓實踐證明你們有資格到我公司來任職。”

兄弟倆再次離開了香港,來到加拿大,白手起家,一切從零做起。磕磕絆絆之後,終於有所成就。李澤鉅成功經營了一家地產開發公司,李澤鍇則成了多倫多投資銀行最年輕的合夥人。

然而在他們創業過程中,李嘉誠冷酷得不近人情,什麼都不管不問,任憑哥兒倆在商海里掙扎拼搏。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第5張

在李嘉誠的培養下,兩個兒子在獨立處理加拿大世界博覽會舊址的龐大發展規劃,以及策劃收購美國哥頓公司“垃圾債券”等一系列大動作中,都表現出驚人的膽識和靈敏的商業頭腦。

李嘉誠曾自豪地說:“即使我不在,憑着他們個人的才幹和膽識,都足以各自獨立生活,並且養家餬口,撐起家業。”

正是李嘉誠的不管不問成就了兒子自立自強、奮發向上的品格。如今,李澤鉅和李澤鍇皆已成爲舉足輕重的商界大腕,李澤鉅加入父親的公司,父子合力打造李家更輝煌的未來,而李澤鍇則以九十億的身價成爲世人矚目的商界明星。

對兒子們,李嘉誠是慈愛的,他的慈愛基於任何一個父親的本性;而對於兒子們的成長與培養,李嘉誠是清醒且絕情的,他的這種清醒與絕情是掩藏於大愛之下的教育思想的深度與深刻,這種深度與深刻尤其讓人敬佩。

縱觀他的一生,正如他所說,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