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一個連失敗都會被讚美的孩子,又怎會害怕失敗?

一個連失敗都會被讚美的孩子,又怎會害怕失敗?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幾天在教室裏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感觸頗深。有一個4歲的孩子搶他同伴的玩具時,把對方打哭了。每天都要處理太多類似的事情,本來沒什麼稀奇的,可孩子的態度讓我非常吃驚。

開始,如往常一樣,我先和孩子聊感受,說,“你看,剛剛你打了他,現在他哭了,很疼很難過。如果你想要玩具可以和你的夥伴說,而不是直接搶。如果別人這樣打你,你也會難受吧。”

這時,小男孩突然說,“我喜歡別人打我。我喜歡別人討厭我。”

當時我聽了非常詫異,怕是聽錯了,就又重複了一遍,“我們都喜歡有好朋友一起玩,對吧?”

可是,他再一次打斷了我,“我喜歡別人討厭我!”

老實說這樣的反應讓我有些措手不及,只好追問一句,“那你喜歡自己嗎?”

他聲嘶力竭地吼道,“我不喜歡自己!”

這大概是迄今爲止讓我感覺跟孩子最失敗的一次交流。

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不必把孩子的話太過當真,比如那句亙古不變的“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因爲以他們目前儲備的知識、經驗和表達的能力,很多時候還無法充分地瞭解自己的感受,更沒法精準地組織好語言對外傾訴。

當然,如果一個孩子並非輕易、隨便地說出“我討厭自己”這樣的話,其背後蘊含着怎樣的情緒和經歷,確實值得深挖,但這件事讓我想到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當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好奇和探索的時候,他對自己,又有多少了解,而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一個連失敗都會被讚美的孩子,又怎會害怕失敗?

他們是怎麼知道自己的?

確實,這個話題聽上去離我們又熟悉又陌生,認識“自己”還用學?難道不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明晰的嗎?當然不是,我們大人都常有“沒活明白”的時候,更不要提孩子了。美國的研究就發現,在孩童階段,他們認識“自己”需要經歷五個階段,簡單瞭解它,便能重新來看待我們對孩子的期待是否客觀和現實。

1第一階段(出生-2個月左右)“迷惑期”

他們還無法明白鏡子裏的那個寶寶就是他們自己,他們會認爲,那裏面的世界是真實世界的延伸。我曾經看到2個月大的寶寶在鏡子前不停地用手敲打鏡子,試圖突破邊界。很多貓貓狗狗也有一樣的行爲,他們會不停地用爪子抓鏡子,試圖突破它。

2第二階段(2個月-1歲半左右)“情境期”

這時候的寶寶能夠明白鏡子反射的圖像是由自己的動作引起的,但他們會認爲,鏡子裏面是有另外一個人在模仿自己,他們還發現不了其實那就是他們自己,真的,你怎麼說他都不明白。

3第三階段(1歲半-3歲左右)“即刻認知期”

這時候寶寶已經可以明白鏡子裏的人就是自己。但是如果你給他放一段錄像,裏面錄製的是他1歲生日的場景,他卻不會認爲那個飯吃得哪裏都是的“邋遢小孩”跟自己有什麼關係。曾經我給班上3歲左右的孩子看他1歲左右的照片,他的反應是:“我也有這件衣服!” 但是如果我給他看他前幾天才拍的照片,他就會很明確地告訴我,“這是我在玩水。” 也就是說,這個年齡段,孩子對於“自我”的認識,只停留在當下,無法辨識以前的自己。

4第四階段(3-4歲)“第一視角的自我認知”

3歲之後,孩子開始知道“自己”的形象可以跨越不同的時間維度。比如他們看電影能看明白電影主人公的幼年,中年,老年。雖然裝扮和形象不同,但還是同一個人。但唯一的缺陷是孩子還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看自己,他會認爲自己心中的想法就是別人的想法。

我曾經就經歷了4歲班上比較尷尬的一幕,孩子A要過生日,對孩子B說,“你是我的好朋友,你來我的生日派對吧!” 而B卻對他不理不睬,還說,“我不是你的好朋友!”氣得孩子A到我這裏告狀,我告訴他,“你可以邀請他,他可以選擇來不來,沒事兒,我願意來,你也可以邀請一些別的好朋友!”

可他聽完還是一臉失望地看着我。其實我也知道這時候的他是很難被說服的,因爲他從頭到尾都是在以自己的視角來判斷對方是不是朋友,在他的眼裏,只要我覺得你是我的好朋友,你就必須是,不管你願不願意,有點霸道總裁的邏輯。

其實這恰恰就是該年齡段孩子認識“自己”的方式——一切以“自己”的視角來決定,無法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理解這整件事情。再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小男孩,他可能自己平日裏就習慣使用暴力解決問題,自然就會想當然認爲所有人和他一樣,於是一旦感覺自己處於下風,馬上“先下手爲強”。

第五階段(4歲以上)“多視角的自我認知”

4歲之後,便出現了相對完整的自我認知。孩子們開始明白每個人可以持有不同的觀點,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或者看法不一定和別人的一樣。當然這種認知還分爲“內在認知”和“外在認知”。

“內在認知”,指的是孩子獨自發現自己身上的特質。比如一個孩子比較害羞,他在小組活動發言的時候,就會感到肚子不太舒服或者特別緊張,於是他就自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比較害羞的人。

“外在認知”,指的是孩子通過周圍的環境或者社會性信號,來判斷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比如小孩A在靠小孩B太近的時候,小孩B皺了一下眉頭,小孩A很主動地說了一聲“對不起”並且退後了一點。這就表明,小孩B能從別人的肢體信號中判斷,別人不太喜歡自己靠得太近,並且修正了自己的行爲,來調整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最終“進化”到完美的第五階段固然不錯,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整個的發展過程其實並非那麼順利。比如,在孩子大約18個月時,就應該對自己有一個“積極”的自我認知態度,這種態度會慢慢地衍生到未來他對於別人的認知判斷,並且在理解他人對自己態度的時候,也會變得更加積極。

可如果事實是相反的,即此時對於自己的認識就很“負面”,那麼他以後就更可能會比較負面地去判斷他人,同時也更容易認爲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是負面的。

參考文獻

Rochat, P. (2003). Five levels of self-awareness as they unfold early in 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2(4), 717-731.

Robins, R. W., & Beer, J. S. (2001). Positive illusions about the self: short-term benefits and long-term cos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2), 340.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