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老一輩的人經常說:沒事,這麼大點的孩子都這樣,以後長大就好了。這句話甚至出現在現在很多年輕爸媽的口中。

孩子現在還小,多吃點零食,多玩會,撒潑打鬧地發揮一下孩子天性,吃飯拖拉等等,這一切,等以後長大了就好了。

難道,現在所有這些不好的行爲,真的都會在孩子長大之後就好了?孩子從小養成的壞習慣,真的能在長大之後,瞬間消失嗎?什麼纔是長大?

女生B,30歲的大女生了,做事沒有時間觀念、也從來不會時間規劃,想到什麼做什麼,導致每次項目都落得很不好的收尾。平時,無論是對待同事還是對待領導,說話都是毫無修飾,讓人聽了很不舒服。

這就是習慣的問題。

B並不知道自己一直以來的行爲習慣會給其他人帶來困擾,而是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那麼,她也就不會想要去改變。

30歲的B,生理上長大了,卻並沒有“變好”。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其實,“等長大久好了”這句話,真的是毒雞湯: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好的,一切都會變好的,前途光明,所以現在不用過多的操心。

說着這句話來安慰別人、安慰自己的人,有沒有想過,長大後的世界,並是不那麼理想,可以容忍孩子的壞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簡單點說,就是習慣決定命運。孩子以後的學習能力、生活層次、工作能力,都與個人習慣直接相關。

孩子每養成一個好習慣,都可能讓命運照進一縷光明。

那麼,孩子需要養成哪些習慣呢?

學習習慣:

自主學習的習慣(合理安排學習和玩的時間)

專注力的習慣(學習、做事時不受外界影響)

有選擇性的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愛閱讀,但不是泛泛而讀)

生活習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做力所能及的的家務

有時間觀念

待人接物有禮貌

學習習慣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第2張

小時候,可以着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營造安靜的環境,提供適合的書籍,接下來,就讓孩子靜靜的在書海中徜徉吧。

孩子看完書,建議爸爸們就書的內容與孩子一起討論。同一本書,成人看的角度與孩子看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樣的,相互交流思想,有助於孩子增加思考的角度。

在孩子已經專注下來看書、學習的時候,甚至是在玩拼圖、積木等的益智遊戲時,不建議家長隨便打斷孩子。

如果孩子從小就能專注做一件事的話,那麼學習上的專注力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那麼有些家長可能就會疑問:那到吃飯的點了呢?

如果當孩子看書遇上吃飯,那麼建議家長可以稍微等一下孩子看完書,再一起進餐。

孩子專注力的維持的時間大約是20~30分鐘。偶爾的付出時間等待,但是培養了孩子的專注力,相信這是非常值得的。

在生活中,多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家敢於發言,在學校也才能敢於提問。老師永遠都不會討厭好學的孩子。

尤其在中國的小學,老師喜歡一名學生,就會常提問、表揚這名學生。在這過程中,無疑是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和學習動力的。

生活習慣

3歲的孩子可以自己吃飯了,4歲的孩子可以自己嘗試穿鞋了,5歲的孩子可以掃地了,6歲的孩子可以幫忙收拾碗筷了,7歲的孩子需要個人空間了...

在孩子的個人事務上,父母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嘗試,一次不行就兩次,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的習慣。

孩子幫忙做家務,需要多點鼓勵和誇獎。不一定要物質上的獎勵,有時候爸爸的一個熱情擁抱,或者一個真誠的認可,就足以讓孩子保持這份做事熱情。

爸爸自己要說到做到,千萬不可以隨便說說就算。比如“我週六帶你去公園玩”,但是週六就沒有然後了,這是極不可取的。

無論大事小事,答應孩子的一定要做到。如果實在有事不能實現承諾,那就與孩子商議,是否可以改時間,千萬不能不了了之。

同時讓孩子爲自己的時間安排負責。比如早上8點要到學校,7點半就要出門了,但是7點25分,孩子還賴在牀上,再三提醒下都沒作用的話,那家長大可以放手不管,讓孩子承擔學校、老師對遲到的懲罰。

從孩子學會看時間開始,就逐漸培養的孩子的時間觀念,這時可以協助孩子列一個時間任務表。

比如1點要開始午休了,2點午休結束。讓孩子每天結束之際,對照表格來回想自己的一天,是否有哪些地方是可以完善。這個過程無形中可以讓孩子養成合理的時間觀念。

不要以爲這些過程看似很複雜,孩子難操作。其實每個人都要經過不懂到懂的轉變,而且孩子遠遠比你想象的聰明。

發媽說

保持優秀就是一種好習慣。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