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越來越作了是怎麼回事?爸媽別搞錯了

孩子越來越作了是怎麼回事?爸媽別搞錯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越來越作了是怎麼回事?今天寶媽收到一位寶媽的留言,最近她很焦慮,因爲女兒越來越“作”了,粒粒媽媽在羣裏跟家長們說起這個話題,馬上就炸出了一批“戰友”!

@最小的天:

零食包裝袋一定要從這頭打開,如果不小心從另一頭打開了,馬上崩潰。

@度過:

在超市看到人家把零食切成小粒試吃,回家吃啥都一定要切成小粒,還要一根根插上牙籤!有時都懷疑他是強迫症

@倆寶兒:

有次順手剝了根香蕉給她,平時都很少哭鬧的,結果滾到地上哭得那個傷心呀……換一根也不行,那次之後再也不敢多手了……

@不知我者:

爸爸回家必須她給開的門,爸爸自己開門走進來了,一定要爸爸走出去,她重新開才行。

如果你家也有一位2-4歲之間、忽然變得很“作”的孩子,咱們握個爪吧:恭喜你,你絕對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你家娃兒,不是強迫症、不是有問題,而是成長又上了一個新臺階,這個臺階叫——「秩序敏感期」。

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最典型的特徵是:一件事情一旦形成了秩序,就會每天不厭其煩地進行,而且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錯漏、先後順序不能打亂,否則必須重來,或者大發脾氣。

孩子越來越作了是怎麼回事?爸媽別搞錯了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是不是很容易認爲他們“作”、“壞脾氣”呢?但實際上,「秩序敏感期」不僅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更對他們的成長大有好處。《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就有說到:“兒童透過有秩序的環境,來形成內在的秩序。”簡單來說就是——

當「秩序敏感期」到來的時候(通常2-4歲,3歲時尤其明顯),孩子往往會表現得非常“固執”和“作”,甚至表現得像個強迫症。

但正是這個階段中,正是他們對秩序的追求,讓他們開始更深地理解每個位置上的事物,從而形成對整個外部世界的認知。

看到這裏,焦慮的你是不是長出了一口氣呢?不過即使這是必經的成長階段,也夠考驗我們的耐心的,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

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在極其敏感地追求「秩序」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負面情緒,但這些哭鬧、不滿,恰恰是孩子想要成長的表現。

我們要學會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幫助孩子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儘量滿足他們的「秩序」追求,孩子自然就會平穩過度。

相反,如果總是強行“糾正”,反而是違反了正常的認知發展規律;跟孩子的天性較勁,更有可能的結果是:把孩子這段小小的“叛逆期”拉長。

藉助「秩序敏感期」培養生活習慣

很多生活習慣,比如:進門換鞋、玩具歸位等等,都是需要時間培養的。如果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就培養起這些習慣,並順勢通過「秩序敏感期」強化,這些必須具備的良好習慣,很快就能形成。

但如果過了這個敏感期,比如5歲之後,再想給孩子培養收拾玩具的習慣,就要耗費大量的精力了。因爲那時候孩子的內心秩序就是“玩具到處都是”,糾正起來非常費勁。

其實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們對秩序的追求,真的是又萌又認真啊,小小的心靈每天都在上演“情感大戲”,但同時,這都是他們在認知和成長啊!

來吧,說說你家娃兒「秩序敏感期」都“作”出了那些笑料,一起樂(hu)呵(xiang)樂(shang)呵(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