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忙了一天回到家,孩子不和爸媽親了?原來是你搞錯了~

忙了一天回到家,孩子不和爸媽親了?原來是你搞錯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因爲我們兩家關係好,經常一起玩,孩子的奶奶我見過,曾經是位大學老師,退休後也一直不忘學習,思想很開明,能跟上現在的潮流,當初好友懷孕我去家裏作客就看到孩子奶奶買了育兒書在看。後來孩子奶奶還加入了我們的育兒交流羣,讓我們一票人羨慕死好友有個如此好的婆婆了。加上孩子奶奶性格也挺好,很開朗,怎麼說都不像那種會過度溺愛孩子的祖輩。

好友的孩子年齡也不大,現在2歲多,也不是那種很淘氣的孩子。雖然好友這一年多產後復出了在努力拼事業,想着職位再升一升,讓家裏經濟再富足些,孩子平日裏多是由奶奶帶,可是孩子並不排斥媽媽,就算好友出差回來也都是很親她的。
於是,在好友牢騷發了一會兒後,我問她:“會不會是你這段時間馬上要述職,決定是否能上,導致壓力大,然後你的氣場震懾到孩子了?你回家都對孩子做什麼了?”
好友委屈地嘟囔着:“哪有?跟你在一起久了,你還不知道啊。我從不會讓自己將工作壓力或是情緒帶回家的,上次升的時候比這次還緊張,我也沒出現過在家怎樣啊!這次也跟以往差不多,回到家就趕緊去抱抱孩子,想陪陪她。”

“那你是怎麼陪她的?玩嗎?”

忙了一天回到家,孩子不和爸媽親了?原來是你搞錯了~

“本來是想着呢,可是我一回去,正好她剛玩了會畫畫和黏土,我一看孩子身上都是顏料,小臉髒兮兮的,手指縫裏全是黏土泥。她奶奶眼神不好,以往都是我給剪指甲,這次出差突然,忘記提前給她剪好就走了,結果那指甲就瘋長了。所以我就忙乎着先把孩子給收拾乾淨唄,幫她洗澡洗頭剪指甲。可是也不知道那天咋回事,本來挺愛洗澡的娃,那天死活不配合,最後好不容易洗好弄好居然不要我了,哭着跑去找奶奶。崩潰死了,想了她一週,回來居然不和我親了。你說她這是2歲叛逆期延後了,還是咋的?”
好友邊說,我邊腦補着她描述的畫面,不免心裏充滿了對孩子的理解。試想一下,一個跟你很親的人,好多天沒見了,本想着好好抱抱親親,玩一玩,結果一見面對方就把你提溜進浴室,又是洗頭又是洗澡,還不準動地剪指甲。這番捯飭那感受會咋樣?能好麼?
我在好友說完後,問了她上面這番話,她不說話了,陷入了沉思。
其實現在不少爸媽都容易陷在這種模式中,尤其是職場媽媽。每天下班回家或是出差後回家,看到孩子,第一反應就是看看孩子身上那些問題:臉上髒了,衣服髒了,小手髒了,嘴裏吃什麼呢?對於大孩子則是關注着:作業做完沒?怎麼又在玩iPad看電視?···
這是我們自己的模式出問題了,是我們自己理想化了孩子,盼着一回到家看到的是一個乖巧幹淨的孩子,沒做那些你不喜歡的事兒,捧着書在認真念或是安安靜靜地在玩着玩具···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理想模式。可實際孩子並不會完全如你所願,比如他剛好用手抓着吃完一塊巧克力餅乾滿嘴滿手巧克力,或是正好畫完一幅畫滿身油墨水彩顏料,或是正好蹦蹦跳跳了一陣全身大汗淋漓···可是那個時刻孩子是放鬆的、快樂的,和那一刻奶奶或是其他照顧者的狀態是一致的。而你的到來,孩子要立刻進入另一種模式,接受另一種照顧:洗乾淨、安靜待着或玩。想必任何一個孩子都無法接受這種轉變,也不喜歡這種切換吧!這和正開心地玩着焰火被人當頭潑了一盆冷水沒什麼區別哈!
所以問題其實出在我們自己身上了,我們想着要陪孩子,好好利用下班後的時間來享受親子時光,可是別忘了之前一直告訴大家的,高品質的陪伴首先是要無條件接納對方,全身心投入進去。以改變孩子爲目的,不論是什麼出發點,孩子感受到的或許只是控制和不被接納,因爲你的言行在傳遞給他一個信息:你不喜歡他現在的樣子。這對孩子而言就是壓力,他可不認爲你的行爲對他是關愛。沒有人喜歡被壓制,所以孩子自然會反抗,自然會選擇遠離你或逃離你身邊。
所以各位,如果你下班回到家或是出差回來,進門後請不要將眼光放在尋找孩子的問題上,不妨放下包,先抱抱孩子,親親孩子,陪他一起做做他當時正在做的事情。然後等到陪孩子玩盡興了,再試着切換模式,讓孩子和你一起去洗手洗臉洗澡,或是去做作業看書等。相信這種方式,就算你出差再久回來,孩子照樣和你親密無間!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