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爲什麼孩子容易玻璃心? 因爲他們過的是假生活

爲什麼孩子容易玻璃心? 因爲他們過的是假生活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收到一個媽媽的留言,說自家4歲的兒子有顆「玻璃心」,遇到事情不如意就哭,一句話說重了,眼淚就在眼眶打轉。爲什麼孩子容易玻璃心?

前幾天,閨蜜也唉聲嘆氣地說她女兒「玻璃心」:搭的積木房子倒了,立刻氣急敗壞地大哭;跟小朋友比賽玩遊戲,沒拿第一就哭着說再也不玩了,「受到一點批評就生氣,遇到一點挫折就逃避」。

所謂「玻璃心」,就是說人的心理脆弱,得像玻璃一樣,稍有不順就會變得粉碎。

孩子心理脆弱,已經成爲一個顯性的社會問題。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杜亞鬆教授提供的數據表明:上世紀80年代前,到精神衛生中心就診的孩子多是多動症之類,情緒問題很少。但到90年代,因情緒問題就診者就已經達到四分之一,最近幾年更是接近三分之一,經常有孩子傾訴情緒低落、焦慮,甚至出現自殺念頭。

孩子們爲什麼容易玻璃心?這是今天很多父母的共同疑惑。

大多數玻璃心的孩子,都是遭受兩頭擠壓的「三明治孩子」——一頭是家長在往上捧,另一頭是家長在往下壓。雙重擠壓,讓孩子柔弱的心靈不堪重負,變得像玻璃一樣脆弱和易碎。

有人說,如今很多孩子都患上了「表揚依賴症」。

自從賞識教育興起,我們給孩子太多讚美了。孩子剛會笑,就大加讚賞:「寶寶笑得真好看!」剛呀呀學語,就又不失時機地誇獎他:「寶寶真聰明!」會背唐詩後,人人都豎起大拇指:「長大一定是個讀書的料!」

讚美過多帶來的嚴重後果就是:孩子只願聽好話,聽不進任何批評,即使是善意的批評,也會產生牴觸情緒。在讚揚聲中長大的孩子習慣了一馬平川、一帆風順,禁不起一點兒的挫折,一旦遭遇逆境,很容易變得消沉。

另一方面,孩子又承載了太多的重託與厚望。

現在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有六個人圍着他,這六個人會把最好的都給他,這六個人也都會對他有期望。

六個人愛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會是什麼感受呢?不止幸福,更多的是壓力

除此之外,隨着應試教育的起跑線不斷前移,今天孩子的學業壓力也是空前大。從幼兒園開始,就要開始學英語、珠心算了。上學以後,作業白加黑、五加二,沒完沒了。每次考試排名就像高懸在孩子頭上的利劍,讓人心驚膽戰,不寒而慄。今天的中國孩子所承受的壓力之大,是古今中外都罕見的。

過度的讚美,爲孩子生成了一個虛假的個人鏡像和虛假的生存圖景,讓他們既不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又不懂得生活的艱難困苦。

過高的期待,則讓孩子面臨着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願景,和難以回報的父母恩德,隨之而來的就是失望與失落、自責與自怨。這種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忽高忽低、忽熱忽冷,讓孩子幼稚的頭腦天旋地轉,幼小的心靈無所適從。

捧殺和碾壓,都是孩子自信心的大敵。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真實的生活,纔是培育孩子抗挫力的沃土,滋養孩子自信心的春田。

只有跳起來,才知道自己能跳多高;只有跑起來,才知道自己能跑多快。

一個孩子,只有知道了自己身體能力的邊界,確信能夠掌控自己的身體,他才能建立「身體自信」;只有知道自己思維能力的邊界,確信能夠掌控自己的大腦,他才能夠建立「大腦自信」。

而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孩子需要試錯,大量、主動、頻繁地試錯。沒有比試探和出錯更加有效的成長路徑。

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位女士去一位美國老師家做客,她看見老師不滿3歲的孩子,正在將一把鑰匙笨拙地插進鎖中,孩子想要打開臥室的門,可是由於身高和協調性都不夠,怎麼也打不開。

這位女士連忙走過去想幫助他,卻被老師阻止了。老師說:「不要去打擾他,讓他自己先犯些‘錯誤’吧,琢磨一會兒總能把門打開的,這樣他就再也不會忘記怎樣開門了!」果然,孩子折騰了很長時間後,終於將門打開了,他開心地拍起手來。

這個孩子在多次試錯後終於打開了門,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斷試錯、不斷調整、不斷糾錯,這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增進自信的過程。

相比之下,旅美教育學者黃全愈教授講的一個故事則具有另外一種啓發意義。

他小時候,有個同學叫「菜包子」,其父是領導,這孩子四處放風自己的棋藝如何高明,他讓「車、馬、炮」三子,都能殺得他父親以及父親的祕書丟盔棄甲。結果到同齡人中一比,他只會哭,因爲在班裏下棋,他誰也下不過。

爲什麼孩子容易玻璃心? 因爲他們過的是假生活

將生活還原成現實,少一些包辦,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虛假,多一些真實,只有這樣,孩子纔有更多的機會踏入更多未知的地域。每一次的細小的成功瞬間和微妙的失敗片段,都將幫助他清晰地認知自己的能力邊界,構建自己的能力地圖,那時他將收穫自己應有的自信——經歷過骨折的人,一點點皮肉傷能算什麼?

一位華裔媽媽在網上吐槽:在日本上學的4歲兒子經常被班裏的一個孩子欺負,每天都會掛傷回家,要麼額頭出現擦痕,要麼腿有淤傷,媽媽非常心疼。

華裔媽媽以爲老師不知道,到學校情況告訴了老師。老師的回答讓她很吃驚:「是的,我知道你兒子跟別人打架,並且你兒子佔下風。不過請原諒我們不能阻止,因爲這是孩子的社會性行爲,我們的教育目的是要讓孩子自己處理衝突,而不是通過家長或老師來解決。我們對待其他孩子的衝突也是如此!」

「如果被打傷了或者發生嚴重的後果怎麼辦?」

「當我們發現他們可能會發現嚴重後果時,就會讓他們停止。但我們不會從一開始就阻止,過早地介入,那樣孩子只會依賴大人和老師,並且學不會自行處理衝突。」

慢慢地,這位華裔媽媽發現不少日本家長也持有相同的態度。兩個孩子打架,他們只是站在一旁看,不幫忙也不阻止,除非孩子出現了危及安全的行爲,大人才會喝令孩子們停下來。在這種教育方式下,日本的孩子們大多能自行解決與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不需要大人幫忙。

在日本人看來,孩子爭執、打架的過程,也是鍛鍊應變力和抗挫力的過程。孩子需要動腦動手,察言觀色,審時度勢,並選擇最佳應對策略。如果打輸了,就要承受身體和心理上的痛苦。

處理孩子打架這個細節,反應了日本教育的深層次邏輯:讓孩子在真實生活中,發展自己的心理調適能力。

與日本相比,當孩子打架,中國的老師和父母更多的是保護和阻止:「住手!」「幹什麼!」「不許打架!」剛發現苗頭就制止,孩子就喪失了處理危機的機會,也就不能發展出良好的抗挫能力。

有一個朋友孩子今年上大學,送孩子報名那天,她在朋友圈發了一段非常感人的話:「願現世安穩,歲月靜好。願有人待你好,免你四下流離,無枝可依。願有人伴你行遍天涯海角,不離散。」

父母都幻想孩子可以生活在一個安全、理想化的世界。那裏是世外桃源,孩子不用擔心來自同伴的壓力、不會被同學欺負、沒有危險的陌生人、遠離疾病和死亡、貧窮與犯罪。

沒有父母希望孩子遭遇不幸,但我們要預見可能出現的問題,現實並不會如我們所想的那麼美好。人這一生,不可能只有順遂沒有挫折。關鍵在於挫折降臨時,有沒有能夠扛起挫折的肩膀與意志。

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是銅牆鐵壁,刀槍不入,要能經受住世界帶給他們帶來的頭破血流,必須從一次又一次小小的「受傷流血」開始。生病才能產生抗體,受挫才能造就韌性。

願每位父母都能給孩子保留最真實的生活,就像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在自己孩子的畢業典禮致辭中說的:

在未來的歲月裏,

我希望你會遭遇不公正的對待,

這樣你纔會明白正義的價值。

我希望你會遭受背叛,

那樣你纔會懂得忠誠的重要。

很抱歉我這麼說。

我還希望你會時常有孤獨感,

如此你纔不會把良朋益友視爲理所當然的。

我再次地祝願你不幸,

這樣你纔會意識到機遇在人生中的角色,

並能明白你們的成功並非命中註定,

別人的失敗也非天經地義。

當你偶爾遭遇失敗時,

希望你的對手會因爲你的失敗而幸災樂禍,

如此你才能意識到有風度的競爭精神的重要性。

希望你會被別人忽視,

這樣你才能意識到傾聽別人的重要性,

同時希望你有足夠的同情心去學習同情。

不論我願不願意,

這些遲早都會發生。

而你是否從中受益,

取決於你能否參透人生苦難所帶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