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寶寶發脾氣可能是你招惹的?面對BB的“壞脾氣”如何應對?

寶寶發脾氣可能是你招惹的?面對BB的“壞脾氣”如何應對?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孩子經常會哭鬧,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都不知道如何處理,寶寶發脾氣可能是你招惹的?面對BB的“壞脾氣”如何應對?

願望得不到滿足就發脾氣,對於孩子來說十分正常,這種行爲是暫時的、階段性的。一般來說,幼兒從1歲多開始就出現發脾氣的現象,這是因爲他們的智力和運動能力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語言的發展速度。寶寶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沒有耐心等待,又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於是就付諸行動——發脾氣。

對於孩子來說,發脾氣是他們本能表達出來的感情的累積,而不是行爲不端。憑良心說,很多時候寶寶發脾氣的原因其實是大人招惹的。所以,瞭解寶寶,是避免寶寶發脾氣的關鍵。

洗澡時發脾氣

很多時候,寶寶不是因爲不喜歡洗澡才發脾氣。寶寶只有在洗澡時碰到不愉快纔會害怕洗澡。比如洗澡水的水溫不對勁,洗澡過程中不舒服等。

寶寶發脾氣可能是你招惹的?面對BB的“壞脾氣”如何應對?

☆對策:

1、寶寶的皮膚嬌嫩,對水溫的感受和大人有很大的差異。媽媽覺得夠熱,寶寶就覺得燙了。被洗澡水燙過,寶寶纔會在洗澡時發脾氣。比大人的洗澡水溫度低一點纔是寶寶喜歡的水溫。對成人來說,2~3攝氏度的溫差沒有什麼感覺,但對寶寶而言,是很大的差異。所以媽媽不要用手試水溫,最好準備一個溫度計,或者用胳膊試水溫,小心調試洗澡水的溫度。

2、害怕或者受驚。寶寶突然被脫光衣服、放進陌生的水裏,緊張不安在所難免。有的媽媽粗啦啦地把肥皂或者沐浴液直接往寶寶的身上抹,要麼硬硬的,要麼涼涼的,弄得寶寶一驚一乍,感覺不好。給寶寶裹一塊大毛巾入浴吧!那樣會消除寶寶的緊張,寶寶就會很放心地把自己交給媽媽,媽媽託寶寶身體的手也不那麼容易打滑。再者用手抹肥皂或沐浴液,再往寶寶身上軟軟地暖暖地抹。寶寶喜歡媽媽撫摸。

粘人,不抱就嚎啕大哭

4個月的寶寶變得愛粘人,不抱就哭,這個現象很普遍。這是4個月大的寶寶剛剛學會向媽媽撒嬌,不必擔心會養成哭着要挾大人抱的習慣。育兒專家說,受到充分摟抱和愛撫的寶寶,以後反而哭得少,不纏人;不大被關注的寶寶,情緒焦躁,更易哭鬧。哭鬧撒嬌是這個月齡寶寶建立信賴的基礎,這就需要大人的耐心了。

☆對策:

1、除了抱,不妨用眼神安慰寶寶。媽媽來到他的身邊,溫柔地微笑着看他,輕輕地和他說話。寶寶看到媽媽的笑臉,會比較安心,哭泣也許就會停止了。

2、用玩具逗寶寶玩。

3、錄下寶寶哭鬧的聲音,讓他自己聽。

長牙期間脾氣大

把亂七八糟的東西塞進嘴巴,亂咬亂啃,不給他,就大鬧;而且晚上也睡不太平。

☆對策:

1、專家提醒父母,千萬注意安全。玻璃製品、有鋒利口和尖口的東西絕對不能放在寶寶的身邊,避免發生損傷寶寶雙脣和口腔的危險。萬一寶寶把危險品放入嘴裏,大人不要兇巴巴地到他嘴裏去挖,那樣也很危險。捏住寶寶的鼻子,寶寶自然就會張開嘴巴,乖乖地讓你取出那些危險品。如果寶寶很委屈,你應該用表情和語言耐心解釋。

2、給寶寶吃一些烤饅頭、麪包乾和餅乾,這些食物硬中帶脆,寶寶咬起來比較過癮,入嘴也易化,易吞嚥。這不僅能止癢,還能促進牙牀骨的發育,摩擦牙齦,幫助乳牙的萌出。

3、市售的嬰兒牙膠也可以試試。

莫名其妙地發脾氣

寶寶11個月,脾氣變大,稍不如意就尖叫,大哭大鬧。

☆對策:

寶寶脾氣大,也象徵着寶寶“自我”意識的萌芽。有的寶寶發育好,10個月大時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可他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腳不會走路,手不能靈活地運用,挫折多多,心兒煩煩,於是脾氣就大大了。我們要理解寶寶。有時候,環境嘈雜,也會讓人脾氣變大,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寶寶也一樣。另外,大人也不要老在家裏大聲說話,喧譁吵鬧,寶寶是會學樣模仿的。媽媽說話輕聲慢語,寶寶說話也不會粗聲大氣,又叫又喊。

1、不妨帶孩子去安靜的地方散散步,公園的草地,住宅區的小樹林,安靜會使寶寶感到舒適,情緒也會慢慢平靜下來。遠離嘈雜,對寶寶的身心健康,改善脾氣,都是有好處的。

2、再溫柔的媽媽,也會有生氣惱火的時候。媽媽正在氣頭上,不妨離開寶寶一會兒,讓家人照顧或者把孩子放在安全的地方玩一會兒。媽媽朝寶寶生氣發火,打罵叫嚷,會讓寶寶感到極度害怕。這種驚嚇很可能留在寶寶的記憶中,影響他的性格。

上面列舉了幾種在生活中常見的寶寶會發脾氣的場景以及對策,其實多數父母還會碰到更多其他的發脾氣場景,特別是在孩子二三歲剛開始具有獨立性、想按自己的意志去行事的時時候。 一般來講,孩子發脾氣的行爲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減弱。

如果你的孩子愛發脾氣,你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說自己教子無方。每個孩子養成發脾氣習慣的原因是不同的。 有時候孩子發脾氣可能僅僅是因爲過度疲勞或受了刺激。

面對發脾氣的寶寶,父母也需要剋制情緒,學會審視自己和觀察孩子:

1、和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給孩子足夠的關愛,讓我們自己成爲孩子心靈滿足的源泉,而不是玩具、電視和零食。

2. 給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不過分限制孩子的活動,行動自由的孩子內心是平靜的,能夠平和地接受困惑和失望。相反,被家長限制過多的孩子,內心是焦躁紊亂的,平時積蓄的壓抑和憤怒會抓住機會火山爆發。

3. 尊重孩子,平等地對待他,以平和商量的口氣給他講道理,而不是居高臨下地命令他指揮他。

4.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建議一個比較有趣的替補活動,或者給孩子一個選擇:要麼停止哭泣,繼續當時的活動;要麼繼續哭泣,但是爸爸媽媽可以選擇不參與。尤其在家裏,我們可以平靜地告訴孩子,“你如果選擇哭泣,就自己哭一會兒吧,我先去另外的屋子;等你決定不哭了再來找我。”要明白,只要有觀衆,哭鬧就會繼續上演;失去了觀衆,小演員很快就會索然無味,去找更加有趣的事情做。

5. 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控制住了自己,也就控制住了局面。孩子看到我們的平靜,他也最終能夠學會控制自己。一旦我們有了任何感情方面的反應,無論是憐憫、難受,還是煩躁、惱怒,都無異於把控制權交給孩子,一旦孩子左右我們的情緒,就容易給孩子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