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玩具被搶,孩子“戰”或“逃”都不好!

玩具被搶,孩子“戰”或“逃”都不好!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寶寶(3歲半)在院子裏玩時,玩具被別的小孩搶走了,我看她很淡定,只是跟對方講道理,可是對方不聽。這樣的事還總是發生。我很疑惑,要不要教孩子搶回來?怎樣做是合適的?

對幼兒來講,平時最常遇到的衝突,恐怕就是爭搶玩具了。如遠古時候族羣爭搶地盤和食物一樣,孩子爭搶玩具也是“爭奪物權”的一種原始形態,原因在於幼兒尚不具備換位思考的意識和理性談判的能力。

1、面對衝突,人類的原始反應是什麼?

面對衝突,孩子最可能的反應是兩種:

第一種是你搶我的,於是我就搶回來;

第二種是我不跟你玩了,我向媽媽求助。

第一種反應叫做“對抗”(又稱“戰”),第二種反應叫做“逃避”(又稱“逃”)。

研究發現,沒有經過社交訓練和家庭引導的孩子,會更傾向於用原始反應來應對衝突,要麼對抗、要麼逃避。

而如今的人類之所以文明,就是因爲在面對衝突的時候,人們可以積極思考多種可能的方案,並應用一定的策略,理性、平和地和對方進行談判和溝通,最終達成“雙贏”的局面。而這也正是父母們希望幫助孩子培養和發展的能力素質。

玩具被搶,孩子“戰”或“逃”都不好!

2、案例中,孩子的行爲是什麼?

你女兒的玩具被搶走時,她的表現不是原始的“戰”(搶回來或發脾氣)或“逃”(或走開求助他人、或躲起來默默生氣),而是和對方講道理,這是非常積極的行爲。儘管你可能認爲沒什麼用(對方不聽),但這說明了,孩子已經具備了積極溝通的意識和一定的理性表達能力,並發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社交策略。

如果你能認識到這一點,你會爲女兒的成長感到開心。可以這樣鼓勵孩子“寶貝,媽媽看到你在玩具被搶之後,沒有亂髮脾氣,而是平和地跟對方溝通,你能這樣做,媽媽感到真高興。”

3、該不該指導孩子怎麼做?

孩子跟小夥伴免不了發生衝突,而每一次衝突其實都是孩子絕好的成長機會。孩子的社交力和同理心正是在此類衝突中慢慢發展出來的。在這個案例中,玩具搶不搶回來並不是最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孩子能從事件中學習到什麼?領悟到什麼?

我不建議你直接教孩子怎麼做。因爲,當父母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做時,就等於替代孩子思考,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和權利,以及親手抹殺了多樣的可能性。

4、那父母可以做些什麼?

首先搞清楚兩個事實:

第一個事實,你要做的是賦能型家長。

你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在衝突中學會如何跟別人相處,讓她以後有能力、有勇氣獨立面對挫折和衝突,而不是時刻守在她身邊教她怎麼做。

第二個事實,孩子是在體驗中學習的,她們只能吸收直接經驗(自己經歷的、自己感受到的、自己思考出來的),而無法吸收間接經驗(你告訴她的)。

搞清楚了這兩個事實,你就不難理解了,你要做的工作是“啓發”和“引導”,而不是“說教”和“指導”。

具體來說,父母可以:

1)鼓勵孩子表達想法,啓發她自己思考

使用有針對性的、開放式的問題,例如:

“當時你跟她溝通完之後,又發生了什麼呢?”---鼓勵孩子回憶及還原事實;

“她沒有把你的玩具還回來,你是什麼感受呢?”---引導孩子表達感受、表達理解;

“她不把玩具還給你,你覺得會是什麼原因呢?”---引導孩子思考對方行爲背後的動機;

“你覺得怎麼做,可以讓她把玩具還給你呢?”---鼓勵孩子自己思考解決方案;

“你覺得如果你搶回來,對方會有什麼感受呢?”---引導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你覺得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鼓勵孩子思考多樣性的解決方案。

在這個過程中,你只是扮演了穿針引線的啓發者,調動孩子的理性思考能力。還有一個大前提是,你要始終保持情緒的平和。如果你帶着情緒跟孩子說這些,孩子的關注點就會是在媽媽的情緒上,而無法啓用理性腦來思考。

2)跟孩子分享一些你小時候的故事,藉着故事來啓發孩子,傳遞你的價值觀。

這個過程應該越“無痕”越好。

孩子喜歡聽故事、做遊戲,用她們熱愛的方式去和她們交流,不但她們更加樂於也易於接受,還增進了你們的親子關係。

5、對我們有什麼啓發?

孩子的成長中,需要父母剋制住很多“衝動”。除了發泄情緒的衝動,最應剋制的是“管教欲”和“指導欲”。

孩子是生來自帶智慧的物種,他們不是白紙一張。只要給他們充分的愛和接納,以平等和尊重作爲教育的起點,以良好的關係作爲教育的底色,那麼孩子的精神內核自然會開足馬力,指引孩子很好地發展和成長。

當父母退出指導者的角色,把自我負責的權利和處理衝突的機會交還給孩子,自己只是在旁邊守護、啓發、支持、陪伴時,就能看見孩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