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寶寶什麼事都喜歡“隨大流”,這容易失去自我嗎?

寶寶什麼事都喜歡“隨大流”,這容易失去自我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喜歡跟隨大流,自己沒有一點主見,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這樣的情況,爸媽該如何處理?我家孩子現在三歲三個月,從一歲多開始喜歡模仿,剛開始覺得是模仿期不覺得怎樣,直到現在,只要她跟小朋友一起玩,不管跟誰,比她大的還是比她小的,別人幹什麼她就幹什麼。

我家孩子現在三歲三個月,從一歲多開始喜歡模仿,剛開始覺得是模仿期不覺得怎樣,直到現在,只要她跟小朋友一起玩,不管跟誰,比她大的還是比她小的,別人幹什麼她就幹什麼。

比如,大人們一起吃飯帶了另一個小朋友來,人家吃什麼菜她就吃什麼菜,人家不吃飯了她也不吃飯了;人家喊媽媽,她也喊媽媽,人家要拉粑粑她也要拉粑粑……

就是完全失去自我的那種,像這種現象怎麼解決呢?

Eleven:模仿敏感期,是指0-2.5歲期間,孩子喜歡模仿一些詞語、一應一答,或是動作、表情等。

這是孩子通過重複言語、動作來認知信息的過程,是無意識地、自然而然的一種基於動作的學習過程。

一般到了3歲之後,也依然會有“同伴之間的模仿”存在,比如“隨大流”,別人回答什麼,我也回答什麼。

這時候,父母和周圍的人如何迴應孩子,纔是最關鍵的。

如果我們說:“怎麼別人吃什麼,你也吃什麼?你不是平時不愛吃這個菜嗎?”

“怎麼人家不吃飯了,你也不吃飯了?一點主見都沒有?”

那麼,本來“無意識地”模仿,就被孩子“意識到了”。

孩子發現,父母對我的“模仿”很敏感,甚至有點反感,再加上孩子的感覺很可能是“被否定”了,“被禁止、批評”甚至有種被“糾正的”感覺,那麼這種模仿就有可能成爲“有意識採用的按鈕”來讓父母難受,以此和父母扯平。

寶寶什麼事都喜歡“隨大流”,這容易失去自我嗎?

也就是逆反,你越嫌我,我越要這麼做。甚至完全無厘頭“人家拉粑粑,我也要拉粑粑”,至此更加讓父母覺得“完全失去自我”(跟隨同伴)。

但其實,這種“堅持模仿”恰恰是孩子“堅持自我”(不跟隨父母)的一種表現。

這就是“負強化”的作用,無論父母期待孩子不要去哪裏,一旦用力過猛,孩子都會和父母較勁。

其實,是我們先有了一個擔憂:“這種模仿有可能是失去自我的表現。”但我們除了“禁止、否定”,並沒有做什麼“加強自我”的引導。

那父母應該做些什麼呢?比如:

1、 接受孩子無關痛癢的“模仿”。

你可以模仿,這本身就是一種“授權”,孩子當然有權利去模仿吃哪個菜、也不吃飯了想去玩、也喊媽媽逗逗你或者氣氣你……

當我們忽略這種“無關痛癢的模仿”,允許孩子這樣模仿,本身就是在“加強孩子的自我”,因爲這正是他自己的選擇。

一味地不讓他去模仿,纔是在教孩子如何“失去自我,聽父母的”。

2、 多角度提問,啓發孩子明確自己的意願。

“你也想吃這個菜?好啊,你試試看味道怎麼樣?喜歡嗎?還想要嗎?”

“你也不想吃了?是因爲你也想去玩了?你想和他一起去玩?”

“你也喊媽媽,是覺得很好玩嗎?你也喊媽媽,是覺得媽媽會有點不高興?你在和我鬧着玩嗎?”

“你也想去拉粑粑?你確定嗎?還是你也想去玩?”……

反饋孩子的願望,猜一猜孩子背後的意圖,接納你能接納的,表達你要表達的,節制需要節制的言行。

——“你可以這麼想,這麼說,但是,你確定嗎?你是真的想去拉粑粑?還是喜歡這樣說,覺得很好玩?”

如果父母問完,感覺是後者,就採取適當忽略,避免負強化。

3、 除了告訴孩子“不可以怎麼樣”,更重要的是告訴孩子“可以怎麼樣”。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給孩子很多禁止,不可以做這個,不可以做那個,但孩子的願望和需求還在,孩子要怎麼辦呢?

我們“堵了一條路”,比如不可以“模仿別人”,但孩子的需求還在,有時爲了好玩,有時就是和別人想的一樣,但媽媽覺得一旦“和別人一樣”就是“失去自我”,那孩子該怎麼做呢?

我們還需要“指一條明路”:你確定你自己的想法、願望、需求,真的和別人一樣就去做;和別人不一樣,就說出自己的想法、願望、需求,媽媽支持你去做。

最後,孩子的自我,首先是在父母的鏡子裏被照見的。

明確哪些是父母的底線,其他的能允許的儘量允許,孩子纔有機會明確自己的真正需要。

寶寶到了一歲兩個月了,開始對於自己玩得起勁的東西有一種守護感了。

有以下情況想請教:

1、某些物品擔心有潛在危險,所以有時會拿走。他會生氣到坐下頭猛摔,有時都不小心磕到。對這些情況怎麼處理好?

2、有時跟小朋友玩耍,相互拿玩具玩。其他小朋友有的會生氣哭泣覺得拿了他的東西,有些可能會打人!這種如何處理好???

Eleven:1-1.5歲是自我意識和物權意識的萌芽期。

孩子有了自己的意願,當他正在探索一個東西(潛在危險的),突然被拿走,會感到非常沮喪和生氣,因爲他完全不能控制大人把他拿走,這種感覺太糟糕了,就是“你們竟然想怎樣就怎樣?我還搶不過你們”。

所以,孩子會用極端的行爲來表達憤怒。

我們需要把孩子輕輕抱過來,摸摸他的頭、背,安撫說:

——“你想看看那個東西是吧?你還想玩,嗯嗯。”(反饋願望和情緒)

——“那個危險,你看這個……”(簡要說道理,轉移注意力)

我們越接納和理解孩子的失望,我們越能平和、淡定地拒絕孩子,孩子就會慢慢接納規則,情緒平復,注意力被順利轉移。

1-1.5歲也是物權意識的萌芽期。

這也是同伴分享的基本規則之一:物品所有權。即:

a) 給不給的決定權:“我的東西,給不給別人,我說了算。”

b) 別人東西不可以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沒有經過別人允許,不可以隨便拿。”

家長引導原則:

1、不強制、不替代。

很多時候孩子不同意分享,都是因爲家長在替代孩子發出請求;甚至直接就替孩子安排:你倆互相交換玩。

如果直接動手把玩具從孩子手裏換了過來,孩子可能會非常生氣,因爲不經過我的同意,不打招呼就拿走交換了?太氣人了!

2、示範、引導孩子自己發出請求,等待同意。

當然了,這麼做,對方有可能還是不同意,但孩子需要養成“自己發出請求”的好習慣。

關鍵是:家長需引導“孩子”跟“孩子”之間的互動,而不是大人與大人之間,或大人只跟孩子溝通。

比如:

1、請孩子自己對另一個孩子發出請求:“哥哥,可以給我玩一下嗎?”

2、或,示範給孩子看,怎麼說,怎麼做;

3、在孩子不會說那麼長的句子,或不願意時,父母可以幫忙表達;

4、但孩子必須都在場,儘可能看着對方,讓對方知道是“同伴”在提出請求而不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