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早教對於孩子的意義是什麼

早教對於孩子的意義是什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暑假裏孩子們玩得開心嗎?其實並不盡然。現在競爭壓力大,跟原本可以隨便浪的假期不同,如今的寒暑假,儼然成了“雞媽們”給孩子開小竈的黃金時段,各種早教、托兒、補習班紛紛迎來高峯期。畢竟暑假這麼長的時間,如果不好好抓緊好好利用一下,孩子開學還不知道被同學甩到多遠呢!

當然,除了普通家庭之外,明星羣體中也有不少“雞媽”爲孩子的未來未雨綢繆。

比如楊冪,小糯米半歲就開始早教,之前參加綜藝的時候,被佟麗婭爆料已經會很多語言,也會落落大方的表演才藝了。

甜馨爸爸之前也說陪女兒上早教是最開心的事情~

有了這麼多明星加持和“別人家的小孩”,相信你對“早教”早已蠢蠢欲動,但是早教到底教些什麼呢?有用嗎?可以開發智力嗎?

早教對於孩子的意義是什麼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早教到底教什麼呢?

早教就是早期教育的縮寫,由於現在寶寶三歲以後都會同意進入幼兒園接受教育,所以,絕大多數人認爲,早教就是0-3歲(入院前)所進行的教育。

但是目前,對於早教這兩個字,有點被過分解讀了。

早教=神童/智力開發?

現在很多機構還有文章都在渲染“現實競爭”的殘酷,大到高中初中,小到一顆受精卵,都需要做好充分的“一輩子百米賽跑”的衝刺準備。

在這種強調智力開發的局面下,超前教育、神童教育也應運而生。從天賦基因的基因“算命”開始,到早期教育的拔苗助長爲止都是在過分或者說是片面地賦予早教定義。

例如,2歲的孩子母語都沒有說好,就去學二語言,甚至是第三語言。

讓孩子背唐詩宋詞,這點無傷大雅,接着讓孩子在親戚朋友面前展示,難道學習就是爲了才藝表演嗎?

想我之前進入小區育兒交流角,被其他媽媽問:你們會不會說英文啊?會不會數數字啊?會不會1+1=2啊?會不會牀前明月光啊?

???瓦特,我們逗逗才2歲需要學這麼多嗎?於是我回家教了逗逗三個字:“等於7!”

過幾天再去交流角,我讓逗逗給表演:

“寶寶,24減17等於多少?!”

逗逗異常響亮的回答:“等於7!”

“寶寶,10減3等於多少?!”

逗逗:“等於7!”

你看,這也是智力開發的魅力。

早教=讓老師去教?

兒童早期教育的主陣地應該在家庭,而不是在早教機構。嬰幼兒成長的主要環境是家庭。嬰幼兒的成長靠的是家庭和早期教育機構的共同努力。

現實生活中,不少爸爸媽媽覺得早教只有去早教中心才能解決,於是就把自己應該承擔的家庭教育的責任轉移到早教機構。

但實際上,早期教育就在家庭生活中。

如何待人接物

如何和朋友相處

甚至是怎麼吃飯

怎麼翻跟頭

怎麼與同齡小朋友交流

怎麼擺放自己的生活用品

...

這些都屬於早教的內容,他們大多不是早教中心或者學校學來的知識,而是在潛移默化中自己獲得的技能。

如果想說:“我去早教中心,是因爲早教中心的老師更專業。”那不妨看看手機裏到底是農藥更好打,朋友圈更好刷還是雞更好吃?

已經決定成爲父母,那就要認真學習育兒知識,在育兒的過程中與孩子共同成長。

早教=0-3歲這段時間?

關於早教合適的年齡段,早在2007年兒童早期發展高層論壇大會上,就已經基本的奠定了“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的理念,同時也明確了:

早教,是對0-3歲兒童的智力開發、身體素質、品德習慣、心理素質等培養。

但是我認爲,早教不僅僅是在0-3歲。3歲入園後,除去在學校的時間,其實寶寶還是和爸爸媽媽接觸最多,如何在日常的小細節裏教導寶寶非常關鍵。

有時逗逗會說:“丫丫姐姐,我明天再來和你一起玩哦!”這可能是寶寶無意識的話,但是通過這個細節就可以教導孩子“凡出言、信爲先”的理念——無論年齡大小,說出去的話都要算數。如果明天有事不能和小夥伴見面呢?如果明天忘記了呢?那這種承諾以後就不能亂飛。

從言語細節中的守信、重承諾,這是我們家看重的早教。當然,這也是我一人之言,根本算不上“家”,僅做個人的經驗交流。

現在市面上早教產品紛雜滿目,我相信爸爸媽媽對於孩子的期待是一樣的,希望有一個好的開端,希望能接受好的教育,希望能充分發揮寶寶的自身潛能,希望成爲善良優秀的人。這些是我們選擇早教的原因,也希望在琳琅的產品下,爸爸媽媽沒有被迷花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