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娃丟書包不敢回家失聯27小時 家長反思打罵教育

娃丟書包不敢回家失聯27小時 家長反思打罵教育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對學齡兒童的教育要按照教育生活習慣,教會孩子學會防範和應對緊急情況和意外事故,讓他們對事情有個認識,知道自己的生命和安全才是最終重要的。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要理智冷靜地應對,學會找家長,或者向警察及服務人員求助。

娃丟書包不敢回家失聯27小時 家長反思打罵教育

在公交上睡着丟了書包,昆明某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小張不是選擇求助家長,而是一個人悄悄躲了起來。這一躲就是27個小時。心亂如麻的家長滿城瘋找,一天一夜的尋尋覓覓,終於在單元樓梯間內找到了滿身灰塵的兒子。

忐忑:孩子放學沒按時回家 2小時後依舊不見人

15日下午4點,10歲的小張和往常一樣,揹着書包走出校門。小張家住北市區某小區,由於到學校沒有直達公交,每天都需要轉乘兩趟車。按照往常正常時間,晚7點半他能回到家中。

可當晚,在家的父親張先生卻遲遲未等到孩子拿鑰匙開門的聲音。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張先生突然感覺到一陣不安。往常孩子沒有直接回家時,都會前往學府路爺爺家中吃飯。難道去他爺爺家了?張先生給自己的父母打了個電話。

“今天碰到孩子,他只管我要了6塊錢,然後就說他要回家,我也沒硬留他在家裏吃飯。”還沒等父親把話說完,張先生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兒,最讓他擔心的是孩子有可能被人拐賣。“如果是綁架,那倒還好,綁匪一定會打電話來進行勒索,但是如果是被拐賣,那就真的太可怕了,很有可能我再也見不到他了。”

晚上9點半,離兒子本該回家的時間已經過去2個小時,張先生一家人心急如焚。

帶着滿心的忐忑,張先生在小區和公交站臺之間來回折騰,讓他感到失望的是,這期間,他都沒有看到孩子的身影。

求助:同學家長都說沒看到 微信圈裏發尋子啓事

“會去哪兒呢?”這是張先生心中無數次的疑問。因爲才消失2小時,他又不敢輕易報警。“頭天晚上,孩子說學校要交200塊錢,我想着孩子是不是因爲把錢弄丟了,不敢回家。”

無奈下,張先生開始撥打班主任的電話,先是詢問老師有沒有收到的錢。當得知並不是因爲錢纔不敢回家時,張先生這才道出實情,並希望班主任能夠幫助聯繫其他家長。聽聞班上學生沒回家,班主任立即向其他學生家長髮短信,然而所有家長都回複稱,小張並沒有和自家孩子在一起。

孩子的失蹤,讓張先生內心亮起了紅燈,他開始做出最壞的打算—孩子真的被人販子擄走。

當晚10點,張先生開始編寫了第一條尋人啓事—“孩子從2014年9月15日下午4點,在校門與爺爺見到面後要了6元錢,自己坐車回北市區的家,到現在未見面,看見的朋友請和他家人聯繫……”先是一條短信轉發給朋友,再是各種親戚朋友幫忙轉發。一時間,微博和微信圈裏充斥着尋人的消息。

然而,又是2個小時過去了,孩子依然杳無音信。無奈下,當晚12點,張先生撥通了派出所的報警電話。

頹然:兒子整夜未歸 次日也沒去上學

當夜,對於張先生一家來說,是一個不眠之夜。他們期望孩子會突然打開門出現在面前,然而,這個希望終究還是幻影。直到16日天亮,兒子都沒有回來。

16日早上7點30分,張先生急切地趕到學校,他覺得就算孩子做錯事不敢回家,應該不敢不去學校吧?然而,失望依舊,在學校門前,他沒有見到熟悉的身影。

帶着佈滿血絲的雙眼,張先生來到華山派出所,並在華山派出所民警的幫助下,查看15日當天兒子可能經過的各個道路和路口的監控。可是4個小時過去了,張先生依舊沒有在監控中找到兒子的身影。

他開始編寫了第二條尋人啓事,並將兒子的身高、年齡、着裝等更詳細的內容對外公佈。此外,他和愛人還印發了尋人啓事,張貼在兒子可能經過的街道和小區。

天黑了,依舊沒有孩子的消息。

找回:失聯27小時後 在樓梯間找到兒子

16日晚上8點,在江東花園公交站貼完手中最後一張尋人啓事的張先生和妻子,帶着悲傷失落的表情往家走。一位往常和自己非常熟的摩的師傅走到他們面前,“不用找了,我半個小時前看到你們家孩子了”。

在該摩的師傅的幫助下,張先生和妻子在自己單元的安全通道里找到了兒子。小張手裏拿着一個凳子,躺在地上睡了一晚,滿身灰塵。

“對不起……”看到爸爸媽媽出現在自己面前,還沒等家長開口,小張“哇”的一聲大哭了起來,嘴裏也全部是對爸爸媽媽道歉的話語。頓時哽咽的張先生沒有對兒子說任何一句責怪的話,眼眶泛着淚的他拉着孩子的手把兒子帶回了家,並給兒子放好溫水,洗了個澡。

此後張先生才得知,兒子不回家原因,居然是書包丟了後怕責罰。

爸爸說:再也不會動不動就對兒子動手

“回來之後,我們並沒有責怪他,只是問他爲什麼不回家。”張先生說。從孩子口中得出的答案是因爲在車上睡着,導致書包丟失,害怕回家會被爸爸“收拾”,只好“消失”,讓家長不要找到自己。

“平時我在家裏對孩子比較嚴厲,一般孩子如果做錯了什麼事情,我會打他。”張先生說,現在的孩子逆反心理往往比較嚴重,一般家長不讓他做的事情,他越要去做。自己也苦口婆心跟孩子講道理,但孩子沒有聽進去的時候,所以自己動手打過孩子。

“萬幸這次只是虛驚一場,但這也讓我懂得了應該改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現在想想,自己的教育方式確實有問題,我本身對孩子的關懷也不夠。以後我一定不會動不動就對他動手,相反還要心平氣和地跟他講道理。”

張先生還說,在這次的尋人過程中,他感覺的網絡的強大,尋人消息一通過微博、微信發出,幾乎讓半城昆明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甚至在這段時間,他接到了幾百名熱心市民打來的詢問電話,在此,他想對所有幫助和關心自己的熱心人表示感謝。

專家說:家長別怕孩子犯錯 犯錯是一個教育的機會

昆明市社科院原院長龍東林表示,家長對學齡兒童的教育要按照教育生活習慣,教會孩子學會防範和應對緊急情況和意外事故,讓他們對事情有個認識,知道自己的生命和安全才是最終重要的。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要理智冷靜地應對,學會找家長,或者向警察及服務人員求助。

家長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引導他們,讓他們分清是非。同時,家長不能採取言詞恐嚇、暴力對待,要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可以批評指正,進行案例教育,正確引導。

龍東林表示,家長要有一個意識:“孩子不怕犯錯,犯錯是一個教育的機會。”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地進行正確引導,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