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談經驗:做個合格的“兒語者”

談經驗:做個合格的“兒語者”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雖然小,但是他跟我們成人一樣需要理解。因此,表達我們對他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美食美課:改變責備用語方式

“不要再讓我聽到你這樣稱呼別人!”這是我以前經常使用的表述方式,說實話並不見效。這種命令方式可能會導致孩子更加叛逆,所以,後來我改爲這樣說:“這樣叫人家是不對的。”同樣的道理,改變說話的方式,讓孩子更樂於遵循它纔是上策。例如:“你的房間亂得一團糟。”可以表述爲:“你地上怎麼有這麼多玩具啊!”

棉花糖:處理狀況保持冷靜

我們常常遇到這種情況:當你要孩子關電視,而他卻屢勸不聽的時候,你可能最後會惱羞成怒,對他大吼。但是,我發現,暴力或者怒火是不能讓孩子跟你合作的,這隻會讓你更加憤怒,讓寶寶對你更加抗拒。因此,我學習控制自己,不輕易地向孩子宣泄憤怒和沮喪。當寶寶跟我發小脾氣的時候,我不能發火,相反,“借”我的冷靜給孩子,告訴他做了什麼不對的事情,並且給他另外一個選擇。例如,“踢東西是不對的。你可以告訴我你生氣了,但是不需要踢東西。”

小諾:關注寶寶談話反應

現代父母由於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很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孩子感覺與父母溝通不舒服,代溝必然越來越深。

Macy:和寶寶密切相處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觸,從他們的語言及行爲中瞭解他們的想法、喜好和內在需要。

Thomas美眉:用共情方式溝通

孩子雖然小,但是他跟我們成人一樣需要理解。因此,表達我們對他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看電視爲例,如果我們不是強行制止孩子看電視,而是先表達我們對他迫切想看動畫片的這種心情的理解,那麼事情就不會那麼糟糕了。“媽媽知道,你特別想看完這個動畫片再吃飯對不對?這麼好看的動畫片,錯過了真是太可惜了。不過,看動畫片時間太長了,眼睛會壞的,以後想看都看不了哦!你看,像這樣,如果我看不見,我就找不到我家寶寶了。我家寶寶在這邊吧?不對,我摸到的是沙發!在這邊吧?還不對,我摸到的是茶几!天啊,如果看不見,那太可怕了!可別把我們的眼睛看壞了,趕緊吃飯去吧!”給孩子一個臺階下,他自己也許就會放棄看電視,去吃飯了。

藍妹妹:“攢優點”遊戲幫我忙

我常常將一個小紙盒做成禮盒狀,留一處開口,書寫4個大字:“優點箱”,每天發現孩子一兩個優點,寫下來,放進優點箱裏。每週找一個傍晚,和全家人分享孩子的好表現,把孩子在家裏的進步當着孩子的面向全家人宣佈。這讓我的孩子有更多好的表現,甚至還很聽話呢。

雪繭兒:寶寶逆反,順勢誘導

孩子是最現實的,他只關注他當下正感興趣的事情,所以如果強硬阻止他,他就會很難接受。當我的要求跟孩子的慾望發生衝突的時候,我採取相對比較柔性的方式,順着他的期望走一走,然後再幫助他轉彎。比如孩子特別喜歡吃糖,見到糖就邁不開步,這時候強行搶下他手中的糖果可能就會讓他哭鬧不休,最終不可收拾。不如干脆就把糖剝了給他,並且順着他的想法來說說這件事:“吃吧吃吧,糖多甜,多好吃啊!可是,吃多了糖,牙就壞了,然後他們就要去醫院看醫生,醫生呢,就會拿一把大鉗子,使勁地把我們的牙拔掉,哇,天啦,拔牙可痛了。你還記得那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嗎?鱷魚去拔牙的時候是不是嚇壞了?”

花好悅媛:少用“不”字多用“我”

孩子聽到“不”的次數太多,會感到很沮喪。因此,用“我”來陳述句子,讓孩子明白,他們的行爲對你產生了什麼影響。“看到你這樣扔東西,我感到不開心。”“如果你再這樣扔食物,我會拿走你的飯碗。”

天使小妖:我和寶寶“猜心思”

即使是兒童心理學家,也猜不透兒童全部的心思。作爲母親,我常常跟寶寶玩“猜心思”的遊戲。如果我跟寶寶產生了矛盾,就先安靜下來,然後跟寶寶面對面坐下,告訴寶寶,我們現在做“猜心思”遊戲。一般情況下,我都是先把自己心裏想的說出來,然後輪到寶寶表達自己內心想法。這樣,寶寶往往能夠隨着我說出心裏話。比如一次寶寶說:“我畫畫,你站在邊上看,不停地糾正我,說我畫得不像,還強迫我重畫……”

藉助“猜心思”遊戲瞭解孩子某些行爲背後的思想,才能和孩子進一步溝通。

今日熱點:
  最近發現,美國15個品牌的嬰兒配方奶粉中含有火箭和導彈燃料中使用的一種化學物質——高氯酸鹽。該物質是一種強力甲狀腺毒素,可能對胎兒和嬰兒大腦發育造成影響……[詳情] 孕期禁忌,是真是假大揭祕 對孩子不打不罵10大高招 查BB性別給李湘的建議 四大教育誤區埋沒聰明孩子 4大問題!胎兒B超爭議不斷 春季長個快的奧妙在哪裏 吃什麼東西最容易生男孩? 直擊:子宮裏的多胞胎(圖)

談經驗:做個合格的“兒語者”
點擊進入精彩育兒頻道!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