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專家把脈不健康家庭6大症狀

專家把脈不健康家庭6大症狀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庭是社會最小的“細胞”。健康的家庭裏,每個成員擔起本應自己承擔的責任,幾代人之間在情感上相互慰藉,心理上相互獨立,而不健康的家庭充滿情感糾葛。前一段熱播的電視劇《虎媽貓爸》,就如實反映了一個不健康家庭普遍存在的六大症狀。爲此,本報特邀權威家庭關係專家,爲你的家庭關係把把脈。

專家把脈不健康家庭6大症狀

受訪專家: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後 肖震宇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簽約心理諮詢師 鄭 莉

山東省婦聯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心理諮詢師 王俊升

角色僵化——嚴父慈母或虎媽貓爸

過去的中國家庭多是“嚴父慈母型”,父親不苟言笑,要求嚴厲;母親嘮嘮叨叨,總在孩子被責打時出手保護。如今,一些母親漸漸變得強勢,包辦孩子的衣食住行,在學習上嚴加要求,也就是“虎媽貓爸”型。但無論何種家庭,父母的角色都相對僵化。 劇中的母親一直扮演着“控制者”的角色,而父親則作爲“保護傘”。僵化的父母角色導致女兒茜茜一度“拋棄”了母親。生活中的“嚴父慈母”家庭裏,孩子見了父親就像“老鼠見了貓”,對嘮叨的母親既依賴又不耐煩。父母的角色應該有差異,但教育方式要靈活,而不是一味固守自己的角色。

如今,不少家庭還出現了缺席型父親、母親型父親和自卑型父親。比如劇中的父親就對女兒太過放縱,又缺乏家庭話語權,結果與妻子鬧離婚,導致女兒患上抑鬱症。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羅斯?派克認爲,父親在家庭裏表現軟弱,孩子心理髮育就會出問題,尤其男孩會表現出女性化特徵。

理想的父親應該具備溫柔的能力,不需要用過度嚴厲來裝成一個男人,同時又注重立規矩,讓孩子產生敬畏心理;理想的母親要富有細膩的情感,以較溫和的態度去關注孩子,但不會在教育時無端袒護。

隔代捲入——三代人就像一鍋粥

劇中的爺爺奶奶信奉“富養”,想讓茜茜成爲一個小公主,於是百般嬌慣,毫無原則;姥爺卻絞盡腦汁讓孩子拼命學習。兩家老人紛紛出手干涉,鬧出無數紛爭。

夫妻關係是一個家庭的核心軸,但很多年輕夫妻將其拱手讓給老一輩人。越來越多的老人幫着年輕人操持家務、帶孩子,在爲老人“點贊”之餘,我們也要反思,這種“關係入侵”會帶來一系列惡果。首先,老人的插足“稀釋”了親子關係,三代人的關係就像一鍋粥,黏黏糊糊,毫無頭緒,進而導致婆媳矛盾、家庭糾紛。其次,對子女生活的過度介入,會把兒媳或女婿的情感無形中推向孩子或其他第三者。再次,孩子的成長需要有一根主線,雙方老人的強勢介入只會節外生枝,令孩子無所適從。

在西方,夫妻關係纔是家庭的核心。父母真正的愛,是讓子女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儘早從你的生活中分離出去。老人要扮演兒女家庭的“潤滑劑”,而不是處處拆臺。對於年輕人來說,孝順不等於無條件順從,更不能爲了遷就父母而犧牲愛人。特別是男性,不要做“三明治丈夫”。

家裏要確立一個穩定的第一負責人,他要對孩子所有的發展問題承擔責任,才能讓孩子獲得安全感,逐步建立自尊、自信。第一責任人還要樂意接納別人提供的好建議,而非獨斷專行。

親子關係——父母眼裏的好孩子

“你是好孩子,媽媽才愛你”,類似的話語綁架了孩子:我愛你,不是因爲你是誰,而是你擁有什麼。這些功利性的言行帶來有條件的愛,孩子就會想:只有做了父母期望的事纔會得到愛,要靠自己的行爲賺取父母的愛。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認爲,有條件的愛使得“孩子拋棄自己的真實感情和願望,而只是接受被父母讚許的那一部分自我。他們拒絕自己的弱點和錯誤,越來越不瞭解自己,將來也不可能成爲心理健全的人。”有條件的愛還會讓孩子特別留意父母的態度、臉色,長大後在意周圍人的評價,在意事業、金錢、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得失。他只有外在的評判標準,靠別人的評價活着。由於外在的標準不受自己掌控,因而容易出現心理失衡。

我們提倡父母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就算不喜歡孩子的選擇,但只要不涉及是非原則,依然給他們自由。子女因此樹立這樣的信念:我是值得被愛的,即使做錯事,我本身也是沒問題的。與此同時,家長要給予孩子無條件而有規則的愛,家裏有規矩,適當懲罰孩子的不良行爲模式,然後去引導,讓他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家庭話題——除了學習沒啥可聊

劇中的女兒茜茜上學後,媽媽跟她的聊天話題就只剩下了學習。後來,夫妻經常吵架,茜茜的疑問總被輕描淡寫地糊弄過去。當得知爸媽要離婚時,茜茜認爲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承受極大的壓力。可見,中國家庭的親子話題是侷限的、有限制性的。 中國兒童中心對7個城市2049名小學生家長的調查顯示,50.4%的家長和孩子談論最多的話題是“學習”。性、感情、金錢、暴力等敏感話題,在許多家庭裏是說不得的事。然而,孩子可能通過別的社會途徑瞭解到“這個世界是怎樣的”,同時出於無知、尷尬,他們會默默堅持自己錯誤的觀念。單調的話題難以培養親子感情。

西南大學調查發現,52%的大學生每週與父母通話一次,15%的人一個月通話一次或者不打電話,58%的學生表示找不到好話題。當父母與孩子面面相覷、無言以對時,不妨反思,孩子小時候,你又何嘗向他敞開過心扉。

父母要跟孩子無話不說,別把家庭變成第二學校。同時要儘可能多地給予孩子信任,不要隨便懷疑,更不要隨口敷衍。

成員互動——只顧工作無暇溝通

劇中還有個虎爸,妻子因病去世,他獨自撫養兒子,每天加班到深夜,兒子只能天天吃泡麪。虎爸在家說一不二,懶得與兒子溝通,結果孩子性格非常懦弱。

許多年輕父母拼命工作着,卻忽視了孩子交流的心理需要。今年年初,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近四成小學生的願望是“爸爸媽媽抽時間聽我說說心裏話”。此外,28%的孩子不喜歡父母“不認真聽我說話”,24.69%的孩子覺得爸媽“總是打斷我”。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經常向父母傾訴的孩子,出現吸毒、酗酒等現象的可能性較小;瑞典調查發現,如果父母很少與孩子溝通,孩子容易性格冷漠消極、孤獨自閉,人際關係敏感。

建議父母每天拿出10~20分鐘,與孩子單獨相處,聽聽他們的心聲。用好晚上的時間,在晚飯前停止工作,關掉電子設備,與孩子享受親情。週末帶孩子出門走走,或者在家做手工、捏麪糰。與孩子溝通時要專心,別同時惦記着工作或看着電視,心不在焉。

孩子發展——興趣特長要高大上

如今的家長重視早教,兩三歲的孩子就被送去學特長,而且還要高大上。比如茜茜就被逼着學英語、書法,最終不堪重負。

在中國父母眼中,鋼琴之類的特長過度象徵化了,被賦予了高貴、優雅、高知階層等附加的意義。他們其實是爲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比如虛榮心、面子等,甚至隱含着攻擊性需要,比如帶着孩子去考級,看自家孩子把別人打敗。過度象徵化,一來會導致虛僞,孩子長大後難以做自己,而是活在他人的眼光裏;二來會降低生活能力,不接地氣;三來可能導致過度的情感隔離,因爲站得“高”就瞧不起別人,難以與人親近,最終會滿心孤獨感,缺乏安全感。

學特長無可厚非,但要根據年齡、心理髮展程度及孩子的意願來決定。比如3~4歲是色彩和語言的敏感期,家長可觀察孩子是否對繪畫、外語感興趣;4~5歲動手能力增強,可學習舞蹈、游泳等;5~6歲是音樂敏感期,不妨根據其意願選擇鋼琴班、二胡班。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