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透視內向孩子的心理世界

透視內向孩子的心理世界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心理學家把性格分成內向和外向,這僅僅代表性格的兩種心理取向,本身並沒有優劣之分。性格的不同有先天遺傳因素,在醫院的新生兒房裏,有的寶寶哭個不停,有的則很安靜,自顧自地睡覺,這是因爲他們的神經類型不同。

這種生理基礎上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發展傾向。雖然性格有先天遺傳的基礎,但後天環境仍然是影響性格形成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們來看看以下幾個場景:

場景1:

爺爺奶奶帶着孫子散步,見到一個小女孩,爺爺說:“瞧這小姑娘,多聽話呀,一點都不鬧。”奶奶接着半真半假地對孫子說:“你要是有她一半乖就好啦!”

場景2:

幼兒園裏,老師在板書,小朋友們都在認真地聽課,突然一個孩子站起來說:“老師,那兒錯了。”老師很不高興地說:“嚷什麼?!給我坐下!”

場景3:

家裏來客人了,爸爸正和客人說話,孩子興沖沖地把作業拿給爸爸看,爸爸很不耐煩地擺擺手:“去去去,大人說話呢,別添亂!”

孩子是敏感而又善於學習的,他們很快就能夠學會按照大人的喜好去行動,因爲只有這樣,他們纔會博得成人的喜愛。久而久之,孩子就有可能不再表達自己,漸漸朝着內向性格發展。

內向的孩子不大善於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所以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這將使他在各種競爭中處於劣勢。比如說:幼兒園詩歌朗誦比賽,外向的孩子會主動要求參加,內向的孩子,卻很少主動去爭取這種需要在衆人面前展現、表達自己的機會。如此發展下去,將給他們成人後的社會生存造成困難。

同時,由於內向的孩子不懂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容易受到別人的忽視和誤解。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往往得不到別人的幫助,只好將所有的煩惱、憂愁、痛苦壓抑在內心深處,獨自一個人扛。這樣做的後果,又會導致別人更多的誤解和忽視,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內向性格與外向性格的人相比較,前者更容易發生心理障礙。

讓內向的孩子走出這種惡性循環,需要藉助外部力量,那麼,家長該怎樣才能幫助內向型的孩子呢?

1.培養參與意識

家裏有客人來了,不妨讓孩子學着去接待客人,如幫客人拿拖鞋、端茶倒水等,讓孩子在客人面前唱歌並表揚他,讓孩子感受到與人交流的樂趣。家長出去串門時,儘可能把孩子帶上,可以讓他有機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從中學習社交禮儀和規矩。

2.創造交往機會

可以把別人的孩子請到家裏來玩,逐步發展到讓他和別的孩子一起出去玩。剛開始時,最好先把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請到家裏來,因爲內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在一起時,容易產生自卑感,經常會冷冷地在一旁觀看,不積極參加遊戲。因此,應等孩子和內向孩子的交往產生愉快體驗之後,再擴大交往範圍,過渡到和外向孩子一起玩。

3.提供鍛鍊社交能力和表達技巧的機會

如利用孩子的生日,邀請朋友聚會,讓孩子在衆人面前表演拿手節目。

4.提早訓練,延長準備時間

讓孩子對幼兒園或學校的功課提前進行預習或練習,等到正式開始時,孩子就不會驚慌失措,從而增強了自信心。

5.培養自理能力

多安排孩子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去鄰居家借東西。家長應相信孩子的能力,遇到問題要儘量讓他獨立解決,同時鼓勵他說出自己的困惑,以便及早解決。

6.不要打擊自尊心

不要指責孩子太老實、沒出息,或當着外人面說孩子不大方、見不得人等。這種責備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反而使他更加內向。

透視內向孩子的心理世界
點擊進入育兒頻道精華文章!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