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犯錯到底要不要懲罰

孩子犯錯到底要不要懲罰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犯錯到底要不要懲罰?孩子犯錯如何教育很關鍵,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聊,孩子犯錯時要不要懲罰他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家長對這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答案,接下來看看下文吧。

相信很多家長對這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答案。

“當然要懲罰啦,不然孩子怎麼會改?”

“我們家孩子懲罰了都沒用,不懲罰的話,豈不是要上天?”

我身邊的大部分家長,都是非常支持懲罰孩子的。

小樣媽很能理解這種心情。每次看到孩子搗蛋、不聽話、亂髮脾氣,我們一方面很心煩,想着以前乖巧的寶貝,現在怎麼成了這樣。

孩子犯錯到底要不要懲罰

另一方面,我們也懷着深深的擔憂,“孩子一直這樣下去,以後上了學、進了社會可怎麼辦呀。”

懲罰,似乎成了我們管教孩子唯一的辦法。可是孩子犯錯,真的只是他一個人的錯嗎?我們有沒有在無意中,給孩子火上澆油呢?有一個4歲的男孩小馬,他在媽媽和姥姥眼中,簡直就是熊孩子的化身。稍有不順心就尖叫、扔東西、打人,讓家人非常頭疼。

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小馬發脾氣的過程,就會發現,錯的不只是他。

有一次,小馬正在玩積木,突然看到冰箱旁邊放着兩盒奶粉。好奇的他把奶粉拿來,準備用這兩個紙箱搭城堡。

小馬剛把紙箱擺齊,姥姥就來了。姥姥想着這兩盒奶粉是要拿去送人的,萬一弄撒就不好了。於是姥姥一邊說着“寶貝,不玩這個”,一邊把兩盒奶粉拿走了。

小馬一看自己的城堡沒了,趕緊說“我要玩的,給我玩一會兒”,一邊追過去,拿回了姥姥剛放在地上的奶粉盒。

姥姥一看也着急了,她生氣地對小馬說,“我說了不準玩,聽到沒有,這是要送人的,快拿回來。”說完便走過去和小馬搶奶粉盒。

就這樣一來二去的,奶粉盒被姥姥放到了冰箱頂上。小馬眼看自己的“城堡”被搶走了,便哭鬧起來。

這時媽媽過來了,小馬一邊哭着說“我要玩奶粉”,一邊急得直跺腳。

媽媽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便着急地問小馬,“你好好說,到底怎麼了,不許發脾氣!”

姥姥則在一旁抓着小馬的手臂,要求他站好,不許再哭鬧了。結果小馬順勢抓過姥姥的眼鏡,扔在了地上。

這個舉動把姥姥和媽媽都氣壞了。姥姥抓過小馬的手狠狠地打了幾下。媽媽也生氣地教育小馬,“去把眼鏡撿起來,跟姥姥道歉。”

故事的最後,小馬捱了姥姥的打,聽了媽媽的說教,但媽媽還是對他妥協了,把奶粉盒拿來給他搭城堡。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很多家庭上演。姥姥保護牛奶盒的想法沒錯,媽媽教育小馬不能發脾氣,要尊敬姥姥也沒錯。

可是隻要細心觀察,我們就會發現,在家人眼中無法無天的小馬,並不是平白無故發脾氣的。

一開始,姥姥拿走牛奶盒的時候,小馬有好好地說“再讓我玩一會兒”,但姥姥並沒有理會他。

媽媽過來的時候,小馬也有表達自己的訴求“我要玩奶粉”,可是媽媽只顧着教育小馬,也沒有聽進去。

既然好好說話沒用,小馬當然只能拿出自己的終極武器——發脾氣了。故事的最後,小馬也確實用這一招,拿回了奶粉盒。

孩子是很聰明的。他們會從觀察和試探中,找到達成目標的辦法。只要這個辦法有用,不管大人怎麼說教、懲罰,孩子都不會輕易改變。

這也是心理學家一直強調“懲罰只有短期效果”的原因。

《孩子:挑戰》中有這樣兩句話。

“我們必須意識到,試圖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是毫無用處的,沒有哪種懲罰能得到持久的服從。

現在的孩子寧可受到懲罰,也要維護自己的權力。”

懲罰從長期來看,不僅無效,還有一個可怕的副作用,那就是抵消孩子的愧疚感,讓他們發展出更強烈的反抗和挑戰。

當我們嚴厲懲罰孩子時,孩子不僅不會反省,還會對我們生出“惡意”。

“姥姥太過分了,我只不過想玩奶粉盒,她就那麼用力地打我。我纔沒錯呢,錯的是打人的姥姥。”

孩子甚至會覺得,接受懲罰是一種勇敢的表現,“我不怕疼,你怎麼打我,我都不會認錯的。”

我們顯然不希望孩子把勇氣和堅韌,用在和我們反抗上,對嗎?

其實,案例裏的姥姥和媽媽只要改變一下方式,用3個步驟,就能讓小馬從“熊孩子”變成“好孩子”。

而這3個步驟,爸爸媽媽也可以用在平時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上。

第一步:友好地對孩子提要求

小馬之所以會情緒爆發,是因爲姥姥沒和他商量,就搶走了他正在玩的奶粉盒。

其實,姥姥只要稍加觀察,就會發現小馬玩得很安靜,並不會弄壞牛奶盒。我們完全可以等小馬不玩了,再把盒子收到他看不見的地方。

如果真的不放心,我們也可以用“理解+替換”的方式,溫和地把牛奶盒拿回來。

首先,我們要理解小馬玩得正專心,不想被打斷的心情。

如果是我們在寫字,老公突然過來把唯一的一支筆拿走了,我們也會非常不爽,覺得老公很不尊重我們。

同樣的,姥姥想拿走奶粉盒,可以用一種更尊重孩子的方式。

我們可以和他商量,“小馬,你在搭城堡嗎?這個盒子姥姥想拿走,我用一個更棒的盒子和你交換,可以嗎?”

一般來說,我們用一個“更好”的選項來和孩子做交換,並對他表示感謝,孩子是會很樂意做這個“好人”的,這樣就巧妙化解了和孩子的矛盾。

第二步:用後果代替懲罰

孩子終歸是孩子,很多時候不管我們怎麼防範,他還是會犯錯,這個時候又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孩子犯錯是好事。因爲這樣他才能記得深刻,通過改進,避免將來犯更大的錯。

其次,要想讓孩子學到教訓,就該讓他親自去體驗犯錯的後果。

比如孩子不整理玩具,就可能被散落的積木絆倒。

如果媽媽看不下去,幫忙收拾了,那孩子下次玩的時候,就會找不到放玩具的地方,必須請教媽媽才行。

又比如孩子在遊樂場玩,我們要提前和他定好規則,不能打人,不能搶玩具,否則就要馬上回家。

這樣當孩子不遵守規則時,我們只要說到做到,立刻帶他回家。下一次,孩子肯定就學乖了。

讓孩子體驗後果這一招,效果非常好。不過也要提醒媽媽們,別用這一招去試圖控制、威脅孩子,那樣的話,就又變成懲罰了。

比如不收拾玩具就打手,這是懲罰,不是後果。因爲收拾玩具和捱打之間沒有邏輯關係。

我們大人按自己的喜好給孩子規定“後果”,孩子是不會服氣的。

只有那些原本就存在的自然後果(亂扔玩具,玩具會找不到),還有那些符合邏輯的後果(在遊樂場打人就要馬上回家),才能讓孩子吸取教訓,虛心改正。

第三步:鼓勵孩子,再給他一次機會

孩子犯了錯,我們常常會站在對立面,嘲笑、奚落孩子。

“早就告訴過你,你就是不聽,現在吃到苦頭了吧。”

這種態度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他覺得自己很差勁,還會疏遠他和我們的關係。

孩子犯錯到底要不要懲罰 第2張

其實,孩子越是犯錯,我們越該和他站在一邊,支持他,相信他,再給他一次改正的機會。

有一個小男孩上幼兒園總是遲到,媽媽爲了改掉他拖拉的習慣,便提出,“只要你上學不遲到,晚飯後的一個小時,你可以自己安排,想做什麼做什麼。”

孩子聽完後很受鼓舞,果然第二天就不遲到了。但讓媽媽沒想到的是,那天晚上的一個小時裏,孩子全程都在看電視。

媽媽雖然很擔心,但爲了不食言,還是忍住沒有干涉孩子。

結果第三天晚上,孩子只看了半小時電視,就和爸爸踢球去了。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慢慢變少了,安排自己活動的能力卻越來越強。

有一天,媽媽忍不住問孩子,“寶貝,你現在怎麼不愛看電視啦?”

沒想到孩子回答說,“只看電視太吃虧了,我要多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這就是相信孩子的力量。

每個孩子都是潛力無窮的,他們既有缺點,也有很多待挖掘的閃光點。

如果孩子一犯錯,我們就抓着錯誤不放,那隻會讓他氣餒、自卑、看扁自己。

但如果我們多給孩子幾次機會,不斷地鼓勵他,支持他,他一定不會辜負我們的信任,會越做越好,甚至超出我們的期待。

面對孩子的錯誤,你是想用懲罰這種無效的方法,讓孩子暫時變“乖”,還是換一種方式,給自己一點時間,去期待一個更優秀的孩子呢?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