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那些沒被富養的女孩,後來怎樣了?

那些沒被富養的女孩,後來怎樣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都說窮養兒富養女,這樣女孩才能滋養出好品質、高眼界、大格局。但我們也知道,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一樣,怎樣才能讓“窮養”的女孩也能擁有幸福人生?小樹媽覺得這篇文章寫的很中肯,與其養出滿身公主病的不快樂的公主,不如從小就讓孩子明瞭自己所處的位置,獲得快樂生活的能力!

- 01 -

大姑姐打來電話,告訴我們她要去新疆摘棉花。行程三天四夜,坐的是硬座,中途還得轉車,橫跨幾乎一整個中國。我們都心疼,勸她算了。可她爽朗一笑,連聲說:“沒事沒事,我和村裏好幾個人一起去,只是摘棉花,又不累。”

在她眼裏,這可能真的算不上什麼。30多年來,她帶大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從小就幫着父母割草放牛洗衣做飯,19歲嫁入鄰村即操持家務,又接連養大兩個兒子,伺候重病的婆婆。算起來,哪一樁不比摘棉花辛勞?

可我從沒聽她抱怨過生活,她的苦她的累,都是老公後來慢慢說給我聽的。而我想要討論的是,一個被窮養大的姑娘,還有沒有得到圓滿人生的可能?

其實大部分的窮養,都是被動選擇的。出生時間與出生地點,可能早就註定你以後的十幾年將過上怎樣的日子。

大姑姐生於80年代早期,出生在雲貴交界處,烏蒙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在她之後,父母又陸陸續續生了三個孩子。

這樣的女孩,和富養自然扯不上半毛錢關係。弟弟妹妹未出生時還好一點,但家裏孩子一多,父母的精力難免要被分散。加上她是長女,需要承受分擔的似乎就會更多。

老公告訴我,姐姐8歲才上學,爲的是等着小3歲的他一同入學,便於照顧。那時姐弟倆總是天不亮就爬起來,吃完母親準備好的簡單早飯就匆匆往學校去。

孩子多的農村人家,吃穿都很簡單。我沒有親眼見證,但我相信,大姑姐小時候,應該也期待過穿着禮服的洋娃娃,渴望過粉色的髮箍蝴蝶結。

那是普天下女孩都做過的夢,只是有些人的夢始終遙遠。

80後,其實也是她身上的標籤之一,可她身上,從來沒有媒體貼上的諸如叛逆、任性之類的標籤。當城裏的同齡人爲上興趣班苦惱時,她的興趣是到山上撿野生蘑菇,再走上一個小時山路,去城裏賣個好價錢。

那些沒被富養的女孩,後來怎樣了?

- 02 -

那個時候,我的表姐在幾百公里之外的小城裏,正爲自己沒有一個漂亮書包而發愁。

姨媽頂替外公進了廠,因爲文化程度低,只能去了單位食堂做飯。後來嫁了一線工人,生了表姐,在一個僅有20平米的小屋子裏生活了近10年。

若是從階級來劃分,他們一家算是城市貧民,在國企改革浪潮還未到來時,生活倒也勉強過得去。然而剛剛趕上單位集資房子,下崗便一陣旋風颳過來。姨父下了崗,全家人的生活就都只能指望姨媽的幾百元工資了。

對錶姐來說,這意味着本就與周圍同學有差距的生活,更加黯淡無光。

富養女兒,其實早就不是新鮮的話題。表姐的閨密們,當時便穿着迪斯尼的衣服,上着芭蕾舞班和鋼琴課,回到家就有新鮮牛奶和進口提子端上來,一個個被寵得如同公主一般。

可這些,我的表姐都沒有!

她的早餐是媽媽煮的酸湯米線,運動鞋不到破了洞不可能買新的,課外活動是守着電視機一遍遍看還珠格格。她是個懂事的孩子,內心渴望但從未主動提出要求,然而女兒眼神裏不時流露出的委屈和渴望卻讓父母倍感心酸。

姨媽和姨父知道女兒應該富養卻力不從心,便只能從其他方面去彌補,用另一種方式將她寵成公主。他們對她的要求從來都是好好學習改變命運,大小家務一點都不需要沾手,竭盡所能爲她創造學習條件。

於是,表姐到了20歲四處打工謀生時,依舊沒有洗過一隻碗,做過一頓飯。

那些沒被富養的女孩,後來怎樣了? 第2張

- 03 -

我的公公婆婆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富養。

在他們看來,孩子就是要打磨的。在課堂上學了文化知識,回了家幫着父母燒火做飯天經地義。

衣食住行上,吃得飽穿得暖就已經足夠。

至於學習,能考上好學校自然砸鍋賣鐵都要供,不行也沒什麼大不了,有田有地有手有腳,難道還會餓死不成?

大姑姐在這樣樸素的育兒觀念下長成一個能幹的少女,16歲時外出打工,19歲與鄰村的姐夫相愛,然後出嫁,做了另一個農家院落的女主人。

你若是問她幸不幸福,她多半回答不了。

但她的確沒什麼煩惱,姐夫開了一輛貨車,進進出出生意不算壞。家裏剛剛翻修過房子,傢俱電器都換了新的。兩口子感情很好,有存款、有孩子、有希望,日子就有奔頭,即使苦點累點,卻都是熠熠生輝閃着光的。

幸福是個太抽象的字眼,我們這些所謂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總是將幸福二字定義得寬廣博大,大至家國春秋,小到柴米油鹽,無一不是衡量標準。但有一句話或許放之四海而皆準,心頭若無煩心事,便是人生好時節。

那些沒被富養的女孩,後來怎樣了? 第3張

- 04 -

可表姐的煩心事總是很多。

從兒時沒有迪斯尼書包,到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再到門第低微嫁不進高門大戶。窮成了一個詛咒,與她的生活如影相隨。她經常抱怨社會的不公,感慨命途不濟,卻以一個自考學歷對工作挑三揀四,所以到了將近30歲當了媽,生活依舊不如意。

與同是被窮養的大姑姐比起來,表姐身上顯然被打上了更加深刻的烙印。她說起過童年時的自卑與惶恐,提到自己穿着鞋底幾乎裂開的運動鞋上體育課,不敢隨便跑隨便動。坐在樹蔭下看着同學們歡快玩耍,感覺自己和她們是兩個世界的人。

貧與富,苦與樂形成了強烈對比。在表姐還是個小女孩時,成人世界裏的階層之分,就過早向她揭示了現實的殘酷。可她的父母卻又用滿滿的愛營造出了另一座溫室,小心翼翼地呵護,給了她自己也可以成爲公主的錯覺。

對比鮮明的公主病與丫鬟命,纔是一生不快樂的根源所在。

那些沒被富養的女孩,後來怎樣了? 第4張

- 05 -

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富養女孩當然再好不過。女性的優雅與美麗需要富足生活來滋潤成全,自小便擁有的明亮生活更容易使她們善良、篤定、從容。對女孩來說,這將終身受益。

但是,讓一對掙扎在底層的夫妻來富養孩子不太現實。無論物質還是精神,終日爲生活四處奔走的父母,真的很難給予女兒充足的營養。

可窮人也有生兒育女的權利。所以,比討論富養窮養更值得關注的,應該是如何讓孩子正視貧窮,產生戰勝貧窮的勇氣,獲得改變命運的能力。

我們不贊同窮養女孩,是害怕物質基礎向精神領域的逐步滲透,讓成長中的女孩變得敏感、自卑,以至於成年後爲了追求物質不擇手段。但還有一種教育,是讓出身貧寒的姑娘從小就懂得自己所處的位置,明白勞動以及努力的意義。然後長成一個普通勞動者,平凡而幸福。

比如,我那位勤勞能幹而知足常樂的大姑姐。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