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們也喜歡比拼家長,不知道在比較中輸掉的家長內心啥滋味?

孩子們也喜歡比拼家長,不知道在比較中輸掉的家長內心啥滋味?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幾日北京下雨,氣溫從30多度降低至20多度,某位從未在孩子學校露面的爸爸,怕孩子着涼給孩子送去了外套……這位爸爸看似平常的一個舉動,在老師以“父愛”爲主題的渲染下,在該孩子的班級引發了一次小的“地震”,有孩子哭的、有孩子羨慕的、有孩子申討自己父母的、有孩子開始要對自己的父母提要求的。

哭的兩三個孩子是因爲生活在單親家庭,從未感受過父母一起對他們貼心的關愛。

羨慕的孩子是因爲他們都說自己的爸爸從未出現過在他們的學校,沒有給他們送過衣服。

申討自己父母的是很多孩子在那個雨天也穿的很單薄,但是他們的父母卻沒有給他們送衣服。

對自己父母提要求的是因爲他們覺得父母應該更多時間的關心他們。

孩子們也喜歡比拼家長,不知道在比較中輸掉的家長內心啥滋味?

當然這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內心真實世界的表達,但是在課後,這樣以“父愛”爲主題的教育活動卻演變爲孩子們之間對父母的一場“較量”。

01.

我的爸爸不僅長的帥、賺錢多,還很關心我。

02.

我的爸爸是工程師,經常做飛機出差,還經常給我買好吃的。

03.

我的爸爸有三輛車,每天上學我想坐哪一輛,爸爸就用哪輛車送我。

04.

我的爸爸最年輕,還愛運動,他身上的肌肉很帥。

05.

我的爸爸是單位的領導,出差還喜歡給我帶禮物。

06.

我的爸爸買的房子現在很值錢,我的爸爸比你們都有錢。

……

於是,在課間一個爸爸送外套的“正能量”教育故事演變成孩子們之間的一場父母的較量。

所以,那些爸爸媽媽在賺錢、工作、對孩子關心不夠、看起來不太上進的家長的孩子在比較中默默的敗下陣來,而那些賺錢多、工作厲害、對孩子關心的各種好爸爸媽媽的孩子在比較中自鳴得意。

想想這場景和我們拿孩子來進行比較真的是一模一樣的相似呢!

1.我的孩子學習好。

2.我的孩子聽話。

3.我的孩子鋼琴考了N級。

4.我的孩子英語學的很贊。

5.我的孩子最愛讀書,他學習可主動了,完全不要我操心。

……

孩子們也喜歡比拼家長,不知道在比較中輸掉的家長內心啥滋味? 第2張

孩子和大人的世界一樣,只不過這些比較的背後,我們的家長會以各種理由,比如:“爲你好、我是愛你的、我這樣做都是爲了你的未來”這類大話對孩子進行嚴格的管束.

而我們的孩子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卻從來不敢對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

1.你要多賺錢。

2.你要當大官。

3.你要買大房子。

4.你要多愛我,多陪伴我,對給我買好東西。

當然在孩子們拿父母進行比較之中,物質是極少數的一面,更多的是:

1.我爸爸/媽媽對我很好,每天都給我講故事。

2.我爸爸/媽媽出差每次都給我帶好吃東西。

3.我爸爸/媽媽經常帶我出去旅遊。

4.我爸爸/媽媽經常陪我一起玩。

5.我爸爸/媽媽很少打我,很關心我,經常給我買禮物。

而我們的父母在比較孩子的過程中顯的更爲勢利一些,孩子的學習、聽話、考試、賺錢、職場是比較的重要的參數。

如果我們的父母也能跟孩子一樣更多的平和、更多的遵從內心世界的聲音、和孩子一起成長、更多的要求自己、更多的陪伴,也許每個父母在孩子眼裏都是最好的爸媽。

孩子們也喜歡比拼家長,不知道在比較中輸掉的家長內心啥滋味? 第3張

換個角度,如果我們想要自己的孩子在“比較父母”的環節中獲勝,我們的父母就得更自覺的做好自己。

更多的努力,更多的陪伴,更多對孩子的尊重,更多對自己的要求,更多的寬容和平和,當然努力在工作中做的更好(賺更多的錢,更好的物質生活)也是很有必要的。

比較孩子VS比較父母。

下一次,當我們再去比較孩子的種種以獲得優越感時,請你好好想想你的孩子也在悄悄的比較着你,你是否也能讓你的孩子在比較中獲得“優勝感”?

其實不是金錢的比拼,更多的是愛的比拼,對孩子關心的比拼,對自己嚴格要求的比拼,你要是能做到,你的孩子就一定能成爲大家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