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家長是否該以沒錢爲理由拒絕孩子?

家長是否該以沒錢爲理由拒絕孩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是否該以沒錢爲理由拒絕孩子?大家看過《當幸福來敲門》嗎,家長不管有多窮,但是對孩子的教育不窮,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

早年看過一篇報道:《十七歲少年留遺書“,來世不做窮人家孩子》。

遺言原文如下:

“爸,媽,沒想到現在才寫這東西,其實很早以前就想寫了的,唉,現在匆匆忙忙地都不知道寫些什麼。嗯。首先,我其實已久(經)計劃了很久的,只是因爲很多事情才耽誤這麼久。第二,我死後,請不要再去煩其他人了,我的死只和我個人有關,我死後儘量保持我腎的完整,賣掉後應該值些錢……下輩子不做窮人家的孩子。”

在抽屜裏還有另一張字條:

“親愛的爸媽,我實在忍受不了了,也實在不想多說,這個世界太累了,而我又是個弱者,我走了,不用找了,七天,就七天,我便可以脫離了。”

透過令人酸鼻的文字,依稀看到了這個自卑膽怯的孩子蜷縮在那一頁小小紙張的背後,他的衣衫未必襤褸,但心靈卻貧瘠的佈滿細孔。

他的爸媽,大概無數次以沒錢爲理由,粗暴拒絕他的那些無理要求或奢望,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衣服,“我們家沒那麼多錢,你還要這要那……”這次被粗暴的拒絕了,還有下一次,自己想要的一次又一次破滅,下次可能就不說了。弱小的心靈長期面臨匱乏而高壓的生活,自然容易出心理問題了。

教育,無關貧與富

同樣都是孩子,富人家的孩子想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而窮人家的孩子十之八九會遭到野蠻的拒絕,大家可能不覺得有什麼,對窮人家庭來說:不允許也沒有資本允許孩子去任性去放肆,家庭的原因讓孩子錯誤地認爲任性是富裕人家的專屬,而自己不配。懂事的孩子可能認命了,不懂事的可能更加叛逆了,無論哪種,都不算健康的童年。

教育孩子與家庭的貧富無關,教育孩子更不能給孩子背上沉重的家庭負擔。

與其說:太貴了買不起,不如說咱們家預算不足,要過些時候才能買,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期盼。??

最好的方式:與其教給孩子過分節儉,不如教會孩子給予與付出,纔會有回報。你想要回報就必須要付出。

家長是否該以沒錢爲理由拒絕孩子?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

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

孩子做一次家務,做一次事情,就可以得到東西(精神鼓勵或物質鼓勵),而不是“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只是在物質上對孩子有所限制,讓孩子懂得珍惜和奮鬥;要從小培養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讓孩子懂得任何東西都是付出勞動才能得來。另外,要引導孩子正確的心態,不要盲目攀比,要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創造這些財富。只有這樣,孩子纔會真正的快樂,自信。擁有孩子該有的那份放肆,任性。

貧窮不可怕,心窮纔可怕??

教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觀念,而不是一顆貧窮的心。

襪子一定要穿到破了才扔;衣服要什麼好看,能穿保暖就行;飯菜合不合口不重要,能吃飽就行,如果父母一直秉持着這樣的觀念,連孩子想要的正常需求,都會被罵。那麼在孩子眼裏,肯能救災播種貧窮的基因。

??心窮,會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烙印,一生唯唯諾諾,不敢再對物質精神生活有所向往,失去了爭取與奮鬥之心。??這纔是最可悲的。

記住,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也是孩子的鏡子,孩子的思想、言行舉止,都是受父母的影響才逐漸形成的。

愛慕虛榮的父母很大可能會帶出愛好攀比的子女;自私的父母必定培養不出大氣的孩子;理念、思維,與窮富無關。

一起,努力奮鬥。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