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如果孩子在分享時遭遇挫折和拒絕,家長該怎樣處理?

如果孩子在分享時遭遇挫折和拒絕,家長該怎樣處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不願意分享,家長有必要強求嗎?爲什麼孩子那麼不願意分享?但是有的孩子在分享時遭遇挫折和拒絕該怎麼辦?

說到快樂的分享,我們腦海裏總是浮現起其樂融融的畫面。但現實情況往往是孩子們因爲爭搶玩具而哭泣、打鬧起來。

爲什麼孩子那麼不願意分享?

有一個概念叫做物權。簡單的講,它就是物品的所有權。

孩子對物品的概念,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剛出生的小嬰兒是沒有這個概念的,任何東西你都可以輕易地從他身邊拿走。

但隨着孩子逐漸長大,你就會發現從他手裏把東西拿走,或者要求他跟別的小朋友分享他手中的東西,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這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自我意識。

孩子的自我意識是在16個月到18個月期間逐漸建立起來的。自我意識對於孩子的認知、物權概念、社交能力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在擁有自我意識之前,孩子並不能明確區分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但一旦有了自我意識後,他就能夠清晰地知道,我是一個和外界其他人所不同的、唯一的、獨特的個體。

一旦到了這個階段,他就會開始強調:我的我的我的我的!

如果孩子在分享時遭遇挫折和拒絕,家長該怎樣處理?

界限概念

在幫助孩子建立物權概念時,我們還需要幫助他理解:什麼叫做界限。

分享兩條概念:

第一條概念:我的東西,我可以決定給還是不給。

現在正拿在我手裏的東西,我可以決定給你還是不給你。我先拿到的東西,我想繼續拿着,是被允許的。我想給你,我纔會給你。

第二條:別人的東西我不可以隨便拿。

現在正拿在別人手裏的東西,在對方不想給我時,我不可以去拿、去搶。

在一起玩時,如果這個東西是對方先拿到的,已經在他手裏了,那麼未經他允許,我不可以拿過來。

幫助孩子形成這2條概念,又需要2個必要條件:

第一:重複性,它需要被重複足夠次數,才能幫助孩子理解。

第二:一致性。當父母不斷去捍衛、並且解釋孩子對這件東西有擁有權,或者父母不斷跟他解釋,不屬於你的東西,你不可以拿,只有保持信息溝通的一致性,並且達到足夠多的次數,孩子才能夠漸漸形成這2條概念。

嘗試去交換,獲得快樂分享的體驗

我們建議,並不是直接就讓孩子把受衆的東西給予他人,而是嘗試說:我們能不能交換?

分享,並不是失去,並不是把我的整個世界給你,我自己什麼都沒有了,而是我把我喜歡的玩具給你,而你會把我想要的玩具分享給我。

如果當孩子把玩具與他人分享後,還能得到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或者可以讓爸爸媽媽與我更親近地一起玩,得到更加高質量的親子互動,那麼就能更加增加快樂的情緒體驗。

當孩子能夠越來越多地感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也會越來越多地去分享。

我們的孩子就是不願意分享,怎麼辦?

在金寶貝有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課程,叫做學校技能課,這門課的一個核心發展重點就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其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分享合作。

在課堂中,指導師會有意做一些有特定場景設制的活動,比如,在藝術環節,可能讓三四個孩子分享一盒蠟筆。

蠟筆有紅色、綠色等,每個顏色的蠟筆只有一支。所以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兩個孩子都想用同一個顏色的蠟筆,一個孩子已經拿起來開始畫了,另一個正想拿,卻發現蠟筆已經被拿走了。

第二個孩子會不樂意:啊我也想要,怎麼被你拿走了呢?他會出現一些情緒,可能會哭、會表現得很沮喪。

這個時候,指導師通常會怎麼做呢?

第一步,指導師會走到兩個孩子面前,先對第二個孩子說:寶寶你怎麼啦?

第二個孩子可能會說:我也想要蠟筆,但是被他拿走了。

指導師說:所以你想要這個藍色蠟筆,但是被他拿走了,你是不是覺得有些失望?

這裏,指導師做的第一步就是安撫情緒。

這時,第一個拿走蠟筆的孩子,也可能會有一些心理狀態,他可能感受到了第二個孩子的情緒,也看到指導師在安慰丟放,他可能會產生出一些焦慮和緊張。他會想:他們是不是要來拿我的蠟筆?

所以這時,指導師可能也需要安撫他的情緒:

哦!蠟筆已經在你的手裏了,你現在還想繼續用它,你擔心其他人可能會把它拿走,對不對?

也就是說,先讓他們兩個孩子的情緒,都可以被老師理解。當一個人的情緒能夠充分被體諒到、並明確地表達出來時,他就會感受更好,更容易放鬆下來。

同時,兩個孩子都很獲得同理他人的體驗。指導師在和雙方溝通的過程中,能幫助孩子理解、同理對方的心理感受。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

兩三歲的孩子,還不具備決絕衝突的能力,需要指導師引導示範,並支持他們完成。

指導師會怎麼做呢?

他會鼓勵第二個孩子: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說出來?

此時,第二個孩子可能在哭泣,還不能完整表達自己,指導師會進一步說:你想表達的意思是不是我也想用蠟筆?那第二個孩子可能會模仿老師所說的:我也想要藍色蠟筆。

指導師繼續對第一個孩子說:嗯你聽到他說的,他也想用蠟筆,蠟筆現在在你的手裏,你可以先用,那你需要用多長時間呢?

第一個孩子可能會說:我要用很長很長時間。

指導師說:你能不能只給我和他(指第二個孩子)看?你需要用藍蠟筆畫哪些地方?也就說,讓他的這個“很長很長時間”的表述,能夠具體化。

第一個孩子會說:我想畫這裏藍色的眼睛,藍色的帽子,藍色的手套。

指導師:哦所以你要畫的是這樣一個區域,那我可以等你把這個都畫完。(對第二個孩子)你願意嗎?我們等他(第一個孩子)把他想畫的都畫完。

第二個孩子可能說:嗯好的,我願意等,或者不願意等。實際情況可能很複雜。

我們也許可以幫助孩子達成一個約定:

那這樣吧:你需要用很長很長時間是吧?你可以用十下,我數到十,你都可以用。

對於三歲多的孩子來說,十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所以當第一個孩子畫的時候,指導師可以引導第二個孩子一起數數:一二三四……一直數到十。

在約定達成時,那就輪到第一個孩子把蠟筆給第二個孩子用的時間了。

在整個過程中,指導師通過不斷引導、師範,支持他們完成約定,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提升他們解決問題能力的機會,可以大大提升他們的自信,以及心裏的愉悅感。這些都會成爲他們將來在與他人快樂分享時的一個基礎。

更大的孩子怎麼辦?

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實際情況,可能不是在課堂上,可能你的孩子還不到三歲或者更大一些。

會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我的孩子手裏拿着玩具,不願意跟他人分享,我該怎麼辦?

第二種:當我的孩子看上了別的孩子手裏的玩具,但對方不願意分享,這個時候我作爲父母,又該如何引導?

剛纔我們在課堂裏用到的三個步驟:安撫情緒、幫助同理他人、引導示範和支持,同樣適用於這兩種情況。

第一步:安撫情緒。如果是孩子不樂意分享,你可以說:你不想給他玩對嗎?他直接就上來拿你的小汽車,你感到很害怕、不高興,對嗎?

通過這樣的表述,有效地幫孩子察覺他當下的情緒,並且也能夠感受到我的父母是認同我的,知道我還沒有準備好分享的狀態。

但如果父母此時說的是:哎呀人家小朋友看上你的小汽車了,你要給他玩呀,你要學會分享呀,你怎麼可以這麼自私呢?那孩子心裏會是怎樣的感受?

我不被理解,我不想分享,但爸爸媽媽逼我分享。

第二步:幫助同理他人。除了要了解自己心裏想什麼,也需要幫助孩子理解他人。

你可以說:你的小汽車真的很漂亮,所以小弟弟他特別的喜歡,所以就沒有控制,直接就上來拿了。

這樣的表述,可以幫助孩子感受到,對方唐突、莽撞行爲背後的原因,並去理解對方的情緒和欣慰的合理性。

第三步:引導支持。我們建議這樣的方式,你可以和孩子這樣說:你可以讓他摸一下嗎?

“摸一下”可以降低分享程度:玩具仍可以在我手裏,我不需要把玩具給他,但是他很喜歡,所以我可以讓他摸一下、摸兩下、摸三下。

通過這樣降低分享的程度,可能會讓我們的孩子感受好一些,同時也能滿足他人的一些需求。

再分析第二種常見情況:當我的孩子看上了別人手裏的東西,但別人不願意分享,怎麼辦?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場景:我的孩子衝上去就要拿,但是別人馬上護住了、躲開了,不願意分享,我家孩子可能就大哭起來、支支吾吾的……

那第一步要做的,仍然是安撫情緒。

你可以把孩子的情緒說出來:你很想要是嗎?但是小哥哥躲開了,他沒有給你,你很失望,是不是?有點不高興了,對不對?不高興,所以讓你想哭了,是不是?把孩子當下那種失望的、不開心的情緒描述出來。

接下去,同樣幫助他同理對方的感受:玩具是他的,對不對?所以,他可以決定給你,還是不給你。

在彼此理解的情況下,我們又可以開始第三步:引導示範和支持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還比較小,沒有滿一歲半,還沒有到自我認知的狀態,那麼當下最有效的方式是轉移注意力。

你可以快速把他引導到其它方向,給他另外一個玩具,或者帶他到另外一個空間。

他沒有看到那個東西,其實他的情緒瞬間就被安撫了,問題可能也就瞬間被解決了。

但如果孩子已經超過一歲半,有了自我認知,你可以策略性地提示他:那你覺得你還可以怎麼做?我們是不是有什麼東西可以跟小哥哥交換?

如果他手裏有可以交換的玩具,又會出現兩種情況:

1、他願意拿手裏的東西跟對方交換,那我們還有繼續的可能。

2、雖然我看上了別人的玩具,但我並沒有準備好把我手裏東西跟別人交換。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麼孩子可能會重新評估情況,會想:我不想跟他交換。那他可能就會決定,當下我暫時不要你手裏的東西了,那麼問題可能自然就解決了。

那如果孩子說:我想交換的,怎麼做呢?你就可以進入到下一個階段進行示範。

你可以提問:你會怎麼跟小哥哥說呢?如果孩子沒有直接找到答案,你可以師範:你可以跟小哥哥說,我想要你手裏的小汽車,我這裏也有一個小汽車,我可以跟你換嗎?

讓孩子模仿我們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並讓他表達自己具備交換的基礎條件。

把話說完了以後,仍然需要等對方的一個反饋。他需要知道,當他不沒有擁有這個物權的時候,決定權在對方的手裏。

哪怕他已經給出了我可以交換的這樣一個條件,對方仍然有接受或者不接受的權力,所以對方可能會說好,我們交換。

好,那就是一個很成功的愉悅的體驗了。但對方如果說不我不願意跟你換。這個時候可能對我的孩子就是一個被拒絕的體驗,一個挫折的體驗。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體驗之下,我的孩子可能又會經經歷一個情緒,一個負向的情緒。

所以,我們可能需要回到第一步安撫情緒:

你特別想要是不是?你都已經願意拿你自己喜歡的小汽車跟她去交換了,他仍然不願意把手裏的汽車跟你分享,這是你更失望了,你很不高興,對不對?

之後,仍然需要幫助他去同理對方的感受:小汽車是他的,也非常非常的喜歡,而且你看到他正玩得很開心。他沒有準備好要分享給你。

你可以幫助孩子同理對方當時的感受,接下去仍然可以示範,看對方是否願意降低分享程度。

你可以和孩子說:也許你可以問小哥哥,我能不能摸一下呀?孩子可能就會模仿你的方式去問:我摸一下可以嗎?

好吧,哪怕是摸一下,對方仍然會有兩種不同的決定:同意或者不同意。如果對方同意,那對我的孩子來說,也就解饞了。

但如果對方不同意,說摸一下也不可以呢?

這時,對我的孩子來說,可能會感受到一些負面情緒的體驗了,可能會開始大哭。

所以,再一次回到安撫情緒的過程。你可以說:哦,交換他也不同意,摸一下也不同意。你一定很失望,很不開心。

第二步,同樣再次幫助同理:小哥哥真的還沒準備好把玩具分享給你。太遺憾了,是不是?

第三步,繼續引導示範支持:我知道你很難受,媽媽知道你當下想哭一會兒。來,媽媽抱一抱,抱一抱。

對孩子來說:雖然我處於這個不能如願以償的環境裏,但至少我仍然可以感受到我媽媽對我的理解,我媽媽對我的愛,我媽媽給予我的高質量的互動和陪伴,仍然可以讓我感受到安全,讓我的內心富足。

雖然孩子今天沒能完成一次分享,但這爲他將來的分享過程,爲他未來發展各種能力:情緒管理能力、同理心、溝通力、抗挫力……都打下了有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