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0-1歲 > 嬰兒健康 > 良好睡眠習慣與孩子身心健康!

良好睡眠習慣與孩子身心健康!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心!有垃圾食物,也有垃圾睡眠。你家孩子的睡眠習慣及格嗎?

晚上11點半,他探頭進16歲兒子的房間,看見兒子仍舊坐在計算機前,手指不停地敲打鍵盤,回覆四面八方傳來的msn訊息。他催促兒子快快上牀。兒子敷衍地點了點頭。20分鐘後,他再度踏進兒子房間查看,這次他提高音量,命令兒子上牀。這時,已接近12點了。事實上,當兒子終於乖乖躺上牀時,已經是凌晨1點左右的事了。同樣的劇目,幾乎每天上演。

良好睡眠習慣與孩子身心健康!

雖然如此,這位爸爸並不認爲這樣有什麼問題。在他眼中,現在的高中生就是這樣:“每天弄到半夜才上牀,一躺平就睡着了,哪來的睡眠問題?”他唯一能干涉的,就是“(上牀時間)絕對不準超過1點”。

但青少年哪會這麼輕易就放過父母?“每天早上,鬧鐘都是先叫醒我,然後我再去叫他。”爸爸不禁抱怨。有一次,爸爸氣得把震天響的鬧鐘放在兒子耳邊,兒子依然昏睡,一點反應都沒有。“所以,週末我就不管他了,放他好好玩,好好睡。”爸爸說,週末通常要到中午,纔會看到兒子睡眼惺忪地走進浴室梳洗。

同時,這位爸爸也有些自責地透露,以前因爲夫妻都上晚班,兩人回到家都已經11點,兒子肚子餓,就會等爸媽回家後,吃完宵夜才上牀睡覺,不知不覺養成兒子晚睡的習慣。加上現在高一就有晚自習,回到家都已經10點了,上網跟同學聊個天,心甘情願上牀睡覺的時間,肯定超過半夜。爸爸無奈地說:“已經調不回來了。”

相信不少家有青少年的父母,每天早、晚,都得演出這樣一場親子拉鋸戰,卻又不甚明白,孩子的睡眠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放任的結果,就是另一個更嚴重問題的開端。

生理時鐘就是設定晚睡晚起。

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後,因爲荷爾蒙分泌的緣故,會有晚睡晚起的傾向。美國布朗大學的睡眠專家瑪麗。卡斯克敦曾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發現,讓人產生睡意的褪黑激素,隨着青春期的發育,流入青少年大腦的時間會愈來愈晚;這說明了爲何許多青少年有熬夜的習慣。

美國睡眠協會也指出,青少年的褪黑激素直到清晨7點纔到達高峯,他們的睡意正濃,但同時,這也是許多青少年該起牀上學的時間,可想而知,這時要叫醒一名青少年肯定是非常困難。美國、澳洲因此有不少學校,特地將上課時間延後一小時,在8點半以後或9點才上第一堂課,以配合孩子的生理時鐘。

質、量都欠缺的垃圾睡眠

生理時鐘與到校時間互相矛盾,多少影響孩子的上學意願及學業表現。以中小學生每天7點半以前就得到校,清晨6點多,甚而更早就得起牀的時間推估,晚睡的青少年不只是睡覺方式上的不同,而且在睡眠質、量上都明顯不足。

若安靜地睡着倒也還好。但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幾乎所有青少年的臥室裏都有電話、音響、計算機或電視機,而有將近25%的英國青少年,每週至少一次是在看電視、聽音樂或打電子遊戲的情況下睡着,以致睡眠質量很差。英國就將這種質、量不佳的睡眠稱之爲“垃圾睡眠”。在美國,問題更嚴重到了教育學家已在不斷呼籲家長,根本別在孩子臥房內裝電視、音響、計算機。

晚上睡眠不足,白天當然容易打瞌睡。不少青少年只好選擇在週末“狂睡補眠”。這些都是很不健康的,會擾亂生理時鐘的自然運作。而且垃圾睡眠就像垃圾食物一樣,平常覺得無所謂,任它一步步破壞青少年的身與心;最重要的是,都容易發胖。在我們躺到牀上後,會先分四階段慢慢進入深層睡眠狀態;之後,再反覆來回於做夢的快速動眼期與深睡期,每個階段約90分鐘。

不同階段都有它重要的作用,例如,處於第四階段睡眠時,大腦會分泌與情緒有關的血清胺和正腎上腺素二種神經傳導物質,及時補充大腦的需求,情緒也跟着提升。所以睡眠不足的青少年,原本對爸媽、老師的輕微不耐,很有可能就失控演變成“你少管我”的叫囂。

垃圾睡眠不僅會影響青少年的情緒控制,讓他們變得易怒、過動、上課無法專心,許多家長關心的身高與智力發展問題,也會受到影響。加上睡眠是身體機能修復的重要時刻,睡眠狀況不佳,就易影響日間身體及大腦功能的運作。

前半夜睡眠以深睡期爲多,此時大腦會分泌生長激素,尤以夜間11點至清晨3點,生長激素分泌最多。但根據哈佛大學的睡眠研究發現,青少年因爲大腦的皮質灰質正處於大幅削減階段,神經元密度不夠,可能導致他們的深層睡眠減少約40%,若再加上深睡期時間不對,干擾原本就已減少的深層睡眠,就可能影響生長激素的濃度,進而影響孩子發育。

後半夜則以快速動眼期較多,此時腦部還是不停運作,藉着神經元的連結,每次做夢,都是在將舊的信息重新整理、保存,幫助大腦的學習、記憶與創造功能。

另一方面,睡太少也易養出胖小孩。身體因無法利用睡覺時充飽電,就會試圖從另一個管道吸取能量,也就是食物,尤其是對糖和高脂肪食物的需求,這些食物的高熱量足以干擾生理時鐘,使得新陳代謝的運作節奏跟着紊亂,肥胖與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留心孩子的睡眠環境

我們體內有個機制,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睡覺,什麼時候該清醒,就是所謂的“生理時鐘”;它會感應外在環境的光線,只需像計算機或電視屏幕的亮度,就會抑制夜間褪黑激素的分泌,讓我們保持清醒,不易入睡。但當要調整及穩定生理時鐘時,卻需要室外太陽光直接照射的強度才能辦到。

不只是光線,像電視、音響、手機等所產生的聲響及電磁波,都會干擾生理時鐘的運作。如果在電視、音響還開着的情況下睡着,那些聲音隨時會啓動大腦的警醒系統,讓我們更警覺與專注,就會削弱我們放鬆與進入夢鄉的能力。

事實上,許多青少年晚上不是上網,就是用手機與朋友聊天到很晚。瑞典與美國合作的一項研究指出,睡前使用手機,電磁波會延長進入深層睡眠階段的時間,停留在深層睡眠階段的時間也會減少,因而干擾身體進行自我修復的能力。

養成健康的睡眠習慣

你是否注意過,你家孩子睡的是不是垃圾睡眠呢?是時候幫他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了。

白天要光亮,夜晚要黑暗

可以利用光照幫助孩子保持生理時鐘的同步。每天吃完早餐後,孩子應到室外活動半個小時,接受日光照射,給大腦“該清醒了”的訊號。晚上睡覺時,儘量讓臥室保持黑暗。若習慣開小夜燈的人,最好選擇較柔和的橘色光。

保持規律的就寢與起牀時間

生理時鐘很脆弱,有往後延遲的傾向,因此要將生理時鐘往後延,比往前移來得容易。若要養成健康的睡眠習慣,最好固定每天入睡及醒來的時間(尤其是醒來的時間),就連週末也要一致,生理時鐘纔不會一直受到干擾。

小心睡前吃下的食物

美國睡眠協會建議,睡前6小時,最好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熱可可、巧克力牛奶、可樂等。另外,酒類雖然可以加速入眠,但卻會使你後半夜睡不安穩。

不只是咖啡因和酒,油膩、辛辣的食物,或產氣食物如玉米、洋蔥、高麗菜、豆類等,也會增加腸胃蠕動,延緩身體休息、放鬆的時間,都會產生反效果。

適度運動也有幫助

適度運動可使人容易入睡,睡眠也較深沉。運動最好的時機是在傍晚,而不應該在睡前兩三個小時激烈運動,造成腦內啡亢奮狀態,體溫升高,反而讓人不易入睡。

你在牀上做什麼?

爲你家孩子的牀重新定位。要他們把看小說、聽音樂、講手機這些活動,留到房間的其它地方去做。只有在想睡的時候才上牀,讓大腦習慣“牀只保留給睡覺”的訊息。

大腦關機,所有電器也關機

許多青少年房裏都放有計算機、音響、iPod、手機等電子產品,睡覺時,爸媽應確保這些電器關機;當然,最好還是不要在房內放置任何電子產品,以營造良好的睡眠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