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你家的寶寶睡好了嗎?

你家的寶寶睡好了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完的寶媽們有沒有覺得別人家的寶寶都是天使寶寶。而自家的寶寶就是不好好睡覺!入睡困難、半夜驚醒、奶睡、放下就醒、睡眠時間短、愛哭鬧、白天呼呼大睡、晚上遲遲不睡等等,這些你中招了嗎。

睡眠不好影響可是非常大的。睡眠的好壞直接影響寶寶的身體和智力發育。充足的睡眠對小寶寶的體格發育和智能發育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睡眠不足,會損傷大腦額葉皮質功能,會影響到寶寶注意力,性格敏感,情緒不穩定,免疫力低下。

爲什麼要給寶寶培養良好的睡眠哪?

1、促進身體發育、長高的重要因素:寶寶正處於發育時期,很多器官組織發育還不是很完善。良好的睡眠可以促進身體健康的生長髮育,骨骼的生長。父母都怕孩子個子小,其實生長激素也是在睡眠中分泌,良好的睡眠更有利長高。

2、有利於大腦智力發育:寶寶的大腦隨着生長也在不斷髮育中,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伶俐,良好的睡眠可以促進發育,可以使寶寶的大腦處於良好的運轉狀態,使得寶寶的智力可以得到良好的發育。

3、有利於心裏發育、性格發育:良好的睡眠可以使寶寶身心處於良好的狀態,能讓寶寶保持着愉快的心情,可以再寶寶成長中身體力行的充分發揮自己的主管能動性,這有利於寶寶良好的性格養成。

4、提高抵抗力:良好的睡眠可以使身體各項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使身體的各項免疫因子處於良好的狀態,寶寶不易生病,即使生命病也可以使身體快速復原,強大的身體機能使寶寶抵禦外界病菌的侵襲。

你家的寶寶睡好了嗎?

寶寶睡眠好不好如何評判哪?

下面三個問題兩個以上答案是“否”的話就證明寶寶的睡眠質量不佳!

1、寶寶是不是夜裏一般只醒來一兩次,或是睡一整夜呢?

2、寶寶是不是每天早上睡醒的時候不哭不鬧,看到你還會笑,或主動向你伸手示好哪?

3、每天早上寶寶醒來後是不是你撫摸他時,寶寶會兩眼有神表現主動,不時還手舞足蹈,笑得燦爛嗎?

那麼寶寶不同年齡段的睡眠時間是有差異的!

每一個寶寶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和不同的環境中所需要的睡眠時間都是不同的。有些寶寶會一次睡很久,有些寶寶則喜歡不時地打一個瞌睡;有些寶寶睡眠十分規律,有些寶寶的睡眠則沒有任何規律可循。

新生嬰兒:日均睡眠時間應該在(總量)20小時左右;

1-3個月寶寶:每天睡眠時間在18小時左右;

4-6個月寶寶:每日睡眠時間在16小時左右;

6-12個月寶寶:每天也需要睡15小時左右。

1-2歲寶寶:每天睡眠13-15小時

2歲幼兒:每天睡眠13-14小時

3歲兒童:每天睡眠12-13小時

4-5歲兒童:每天睡眠10-12小時

寶寶不好好睡眠是爲什麼哪?寶寶常見的睡眠問題如何解?

1、晝夜顛倒

這是新生兒常見的睡眠問題,白天沒精神一直想睡,夜間有好幾個小時都在醒着的吃奶,這就需要父母幫助寶貝倒時差。

①白天:讓寶寶接觸到自然的光線,大人的日常活動要正常進行,不能把屋子弄得太暗、太靜,使寶寶分不清晝夜。

夜間:讓寶寶在光線較暗、比較安靜的房間裏睡覺,而且睡覺時儘量調節好溫度,避免過涼、過熱或者過於乾燥,幫寶寶蓋好被子,拉好窗簾,保證寶寶有一個舒適靜謐的睡眠環境,從而延長黑夜的睡眠時間。新出生的寶寶因爲在媽媽肚子裏經常聽到媽媽體內血管噴射的聲音、腸蠕動的聲音等,不太適應夜間過於安靜的情況,可以放一些有助睡眠的音樂安撫寶寶。

②較大的寶寶可以適當增加白天活動量,多出去走走,多逗弄一下寶寶,讓他在白天多玩會兒,消耗掉多餘的精力。等到黑夜就減少寶寶的活動量,睡前1小時不要跟寶寶嬉戲、不要讓寶寶受到驚嚇,在讓寶寶喝完奶後,媽媽們可以唱舒緩的歌聲、撫摸寶寶,讓寶寶儘快入睡,晚上睡的更長久。

2、頻繁夜醒

①寶寶沒哭:安靜觀察,不要打擾他,過一會兒他也許就會繼續入睡。

②如果醒來後哭鬧:確定沒有異常情況,比如生病、需換尿布等,那麼可以稍微安撫,輕輕拍一拍。

③嘗試白天規律作息,早晨可以早些喚醒,午睡時間作適當調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穩穩地睡到天明。保證白天要吃飽,別讓孩子餓醒,還要避免孩子過度興奮。

④堅持早睡,讓寶寶養成習慣。建議大家晚上8點半到9點之間就可以讓寶寶睡覺啦。

3、夜奶無數

①白天的飲食要有規律,特別是晚餐要足量。

②用杯子替換奶瓶,或者給寶寶一個安慰奶嘴。

③讓媽媽或者寶寶親近的人,陪伴寶寶睡覺。

4、做夢驚醒

①抱着寶寶,慢慢安撫他,安慰寶寶,並暫時不要讓孩子直接接觸使他害怕的物體或人,儘量讓寶寶最親近的人抱着,慢慢孩子會安穩入睡。

②給寶寶營造一個安全安靜的睡眠環境,讓寶寶從心底感受到睡眠的安全感。

③保持穿的衣物要合適,避免孩子受涼或者太熱,被子蓋得要合適,蓋得太厚或者太薄,都不利於寶寶睡眠。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