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如何驅除父母內心的恐懼?

如何驅除父母內心的恐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位母親自稱“一個傷心的媽媽”,向大家訴說她的困惑。她給三歲的女兒總結了兩項“缺點”:內向、膽小。具體事例如下:

其一,某天晚上她帶着女兒在飯館吃飯,飯後要求女兒去收銀臺交錢,女兒不願意去,媽媽“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女兒就是不肯。母女僵持了20多分鐘,最終還是媽媽自己交了款。這件事情讓媽媽“很傷心”,因爲她在女兒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得到的結果卻是女兒“連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

其二,只要上街,女兒就必須牽媽媽的手,少牽一會兒都不行。給媽媽的感覺是“她非常沒有安全感”。爲了女兒,母親辭職回家做了全職媽媽。“平時對她小心呵護的,就怕她沒安全感。我有一個朋友,對孩子遠遠沒我有耐心,可她的孩子上街都自己甩開腿跑,她還比我寶寶小1歲。”寫到這裏,這位母親不由得悲嘆:“這麼膽小的寶寶,我該怎麼辦啊?”

三歲的孩子不願意獨自去收銀臺交款是很正常的,成年人眼裏的小事一樁,在幼兒眼裏卻是天大的挑戰。如果父母希望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可以每次付款時領着孩子去收銀臺,先給孩子做示範,再找機會鼓勵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主動交款,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孩子推到陌生人面前獨立完成一項任務。

三歲的孩子上街喜歡牽着媽媽的手也是很正常的,甚至值得表揚,說明這個孩子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強。三歲幼兒還不能夠應對四周繁雜的環境,必須依靠父母保障人身安全。那個朋友的兩歲幼兒在街上亂跑,其實很危險。

由此看來,這位母親的傷心顯得有些小題大做。細細問一問,原來是孩子的爸爸比較內向,這是媽媽對丈夫最大的不滿意,爸爸也不喜歡自己的內向性格,因此夫妻雙方都非常期望女兒性子開朗大方。誰知遺傳基因並不以家長的意志爲轉移,家長本人的性格在平時的言傳身教當中必定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他們的女兒最終還是像爸爸,內向、拘束、靦腆。媽媽不願意接受丈夫的性格,轉而試圖塑造女兒,甚至問“大人我改變不了,孩子我難道也得無條件地包容嗎?”

讓我們想一想這個孩子的處境:媽媽對自己不滿意,爸爸也對自己不滿意。不滿意什麼呢?自己從父親身上承傳的性格,是自己無法改變的,起碼在三歲這個年紀是沒有能力改變的。孩子會有怎樣的感受?她會多麼地自卑啊!每天生活在父母對自己不滿的緊張氣氛和壓迫感中,她還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嗎?但願她永遠不知道媽媽說過,“說實話,如果孩子長大後真的不是一個大方開朗的孩子,我會失望,雖然我是那麼的愛她。”這種不現實的期待和失望足以摧毀一個孩子;這樣說話的母親,恐怕尚未掌握什麼是真正的愛。

不知從何時起,在某些父母眼中,內向變成了一種缺點。人本來就有各種各樣的性格,世界才豐富多彩,人際結構才穩定平和。內向的人自有沉靜、安穩、含蓄的優勢;外向的人則可能由於浮躁、張揚而遭受挫折。但是一些家長不能夠辯證地看待性格差異,急着把內向性格的弱勢與外向性格的強勢相比,害怕自己內向的孩子“吃虧”。

這屬於典型的父母內心中的恐懼在作怪。父母怎樣槍彈不發地俘虜孩子呢?答案在於父母的潛意識。那些最隱蔽的、最私密的東西,具有最可怕的摧毀力。 美國家庭心理諮詢師茱迪絲·布朗說。父母潛意識的力量大大超過在一個家庭中顯而易見的交流。

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在我們的潛意識裏,都有一間貯藏室,裏邊庫存着我們最具威脅性的記憶、情緒和性格趨向,特別是那些我們不願意面對的、試圖遺忘在腦後的、負面的東西。心理學大師榮格將它們統稱爲我們的“陰影”。榮格認爲,這些潛意識裏的貯存絕非毫無害處,更不會自動銷聲匿跡。我們也許能夠把它們拒之意識門外,但它們依然對我們產生着深遠的影響,這些陰影侵蝕着我們自身和那些與我們親近的人。我們內心中,兩種衝動展開着一場浴血奮戰:把自己缺憾的感受曝露出來畫上句號,或者繼續否認、繼續抗拒。

想要治理自己的心理傷痕、驅除內心的陰影,我們必須把心中積攢的“垃圾”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們具備這樣的勇氣嗎?就像衣櫃裏邊關了一隻惡魔一樣,看它一眼都會令人魂飛魄散。但是我們把它關閉得越久,它的力量就越強大,我們也就更加膽戰心驚,更加小心翼翼地不去接觸它。

作爲家長,如果你有不爲人知(甚至不爲己知)的內心恐懼,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碰一碰這些恐懼,你的孩子肯定會受到影響。小人兒的直覺也許尚未發達到能夠體會你到底害怕什麼,但是他們能夠準確地察覺到你什麼時候不高興了、煩躁了,你的呼吸急促了,你的臉色難看了。當你發怒和焦慮的時候,就是你深埋心底的恐懼趁機在興風作浪。

這些恐懼是些什麼東西呢?

1、 我們不願意承認、不願意面對的自身缺憾;

2、 家人(尤其是配偶)身上令我們感到不滿、厭煩卻又無能爲力的缺點;

3、 生活中的挫折經歷給我們留下的屈辱和遺憾;

4、面對未知和未來所產生的焦慮和擔憂。

這些內心陰影在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榮格說,“所有的潛意識都會得到投射。”我們會把內心的陰影投射到周圍的人身上,就像把一個影像投射到一隻屏幕上一樣。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是理想的屏幕,可以投射自己的陰影。孩子無依無靠、無助無援,根本不可能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也就不會提出抗議。即使他們有所質疑,父母也能一句話就給否決了。

把自己想拋棄的東西投射到孩子身上之後,父母便開始向投射出來的陰影宣戰。他們對自己不滿,卻沒有勇氣面對;他們對配偶不滿、企圖改變對方,但是沒有成功;他們在生活中受了委屈,卻無力反抗;於是不知不覺中把孩子當做敵人,力求取得勝利。

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爭。受傷最嚴重的,恰恰是無辜的孩子,而且這種傷痛往往伴隨他們一輩子。

一位媽媽向大家請教,自己的女兒是不是太乖巧了?剛剛兩歲的小姑娘,從來不給媽媽找麻煩,從來不大哭大鬧,對媽媽總是百依百順,愛讀書唱歌、愛背誦詩詞兒歌,沒摔過跟頭,“細心、敏感、謹慎、自律”。看上去這樣的孩子簡直完美無缺,是多少人心目中理想的孩子。奇怪的是,這位媽媽並不滿足,反而十分擔心:“細想想女兒真的乖巧之極。不過,我又擔心這孩子長大了太過於墨守成規,沒有創造力。我真的不知道對於這樣的‘乖女兒’該怎樣實施早教?”

這位媽媽的擔心有些令人哭笑不得:孩子鬧了我們不喜歡,到處尋找怎樣讓孩子安靜下來的法子,特別羨慕那些“聽話、乖巧”的孩子;然而終於出現了一個大家求之不得的乖寶寶,我們也不喜歡,又擔心孩子太乖。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孩子呢?孩子到底怎樣做,才能令父母滿意呢?

仔細聽聽這位媽媽的話,就能明白她擔心的由來:“我和她爸爸在外公外婆及爺爺奶奶眼裏都是乖孩子”。怪不得呢!自己從小到大受到的都是“乖孩子”教育、也不由自主地長成了“乖孩子”,然而內心深處,她對自己和丈夫的這種“乖孩子性格”並不滿意,認爲自己墨守成規、缺乏創造力。當慣性使得這對父母把女兒也雕刻成了自己的複製品時,他們開始覺得不安了,開始擔心孩子長大了也變成自己這個樣子。這又是一例典型的父母將自己的內心恐懼投射到孩子身上,說實在的,用“墨守成規、缺乏創造力”來形容一個兩歲的孩子,是不是言過其實?不難看出她實際上是在形容誰。

還有一位自稱“失敗的媽媽”訴說自己不滿兩歲的女兒讓她“愁死了”,原因是孩子突然變得非常頑皮、固執,要做的事情必須做,遭到拒絕就會大哭大鬧。其實這是幼兒智力發育的里程碑,是這個年齡段典型的正常的表現。但是這位媽媽面對女兒的自主、執拗、反抗等正常行爲驚慌失措,拼命壓制,甚至動手打孩子。

爲什麼這麼恐慌呢?答案還是在媽媽自己身上:“我不知道姐妹們的孩子有無如此‘倔犟’的,是否我太沒耐心了?說實話我和她爸爸脾氣也都有些倔,真擔心她以後會發展到自虐。真是愁死我了…。”

在兩歲女兒身上看到了自己和丈夫的影子,給這位媽媽帶來空前的恐懼。自己無法克服、剋制的性格特色,在孩子身上就更難施以控制。“自虐”這個字眼令人觸目驚心,卻道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這對夫妻“倔”起來的時候會採取自虐手段,因此擔心孩子也順着這條道路發展。如果她放鬆下來,給女兒自由成長的空間,孩子絕沒有理由去自虐;然而如果她就這麼壓制、更改孩子,長期的壓抑和束縛的確會通過自虐而得到宣泄(到那時,這位媽媽會認爲自己的不祥預感得到了證實…。)

我的朋友,一對英國夫婦,育有一個健壯活潑的小男孩兒比爾。平時我們兩位母親經常帶着孩子一起玩兒。有一陣子,夫妻倆人都沒有找到穩定的工作,英國媽媽不免有些焦慮。邀請她跟我們一起郊遊,她說我們的車沒有富餘的可以放嬰兒座椅的地方,她擔心孩子的安全,就放棄了。有趣的是,她把自己這種內心恐懼投射到孩子身上,比爾受了影響,也變得害怕坐車、害怕登高、害怕大幅度的運動等等,而媽媽卻告訴大家,這是孩子的心願——“比爾不喜歡車子走得快,一進出租車,他就主動告訴司機‘慢一點’。”在公園,Sam邀請比爾跟自己一起坐開得飛快的礦山車,比爾懦弱地拒絕,媽媽就跟着解釋,“比爾不喜歡驚險的遊戲。”這位媽媽沒有意識到,其實是她自己不喜歡這些東西,比爾其實什麼都喜歡。那個時期她的心情欠佳,兒子是她快樂的源泉之一,她把兒子看待得無比寶貝,也就把他看管得非常嚴,生怕出任何意外。

一次在協和醫院給醫護人員中的媽媽們辦早教講座,散會後幾位媽媽來詢問我關於母乳餵養的問題,她們幾個問完了坐在一邊聊天,只見等在最後的一位媽媽非常小聲兒地問我關於她女兒性格的問題。她說她自己和丈夫都是內向性格,在人面前從不多說話(是啊,她在講座過程中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舉手提問,而是等到講座結束後悄悄地來問),結果她五歲的女兒也十分內向,比如在幼兒園課堂上從不舉手發言、出門在外也不叫人、熟人見了問她去哪兒她也不理人家、家裏來了人讓她表演個節目她死活不肯,等等。這位媽媽問我怎麼辦?我也壓低嗓音輕輕地對她說,“現在這裏就咱們六個人,都是你熟悉的同事,你就給我們唱首歌吧!”

這位護士媽媽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着。我說,“你自己都辦不到的事情,怎麼能要求孩子辦到呢?”

護士媽媽似乎明白了一點點,接着又問,“那出門在外,別人跟她打招呼,她不理人家怎麼辦?”

我問她,“你給孩子示範應該怎樣回答了嗎?比如別人打招呼,你也說‘你好!’別人問‘你們去哪兒啊?’你回答‘我們去逛商店。’諸如此類的,有沒有給孩子一個可以模仿的榜樣呢?”

護士媽媽說,“我覺得她都五歲了,應該懂事了,不用我們多嘴。”

我告訴她,“如果你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無論她多大了,都不會無師自通,突然一天就明白了怎樣和別人打交道。你不引導她,只是要求她必須懂得禮貌、主動大方,不然就批評她,給她扣一堆帽子,其實對她是不公正的。”

有這樣一個淺顯的道理:“追求完美的人很難快樂。”理智、成熟的人能夠冷靜地接受現實、積極地尋找平衡,對人生不求全責備。然而,一些家長卻難以接受自己孩子的個性,總希望孩子完美無缺。幾乎從嬰兒期開始,父母就對孩子有過高的要求,甚至把對成年人的要求套在孩子身上,孩子當然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標準,於是父母就責備孩子。

事實上,那些看着孩子不順眼的父母,往往對自己的評價就很低。他們真正不能容忍的,還是自己(或者配偶)身上的“毛病”;他們力圖修正的,是自己某些不堪回首的經歷;他們竭力要在孩子身上彌補和實現的,是自己未竟的心願。

徐浩淵博士說過,父母不能公開、坦然地賞識自己的孩子,其實是因爲他們不能坦然地欣賞自己。他們很令人憐惜。因爲他們可能永遠沒有機會明白自己作爲一個人的價值,只能用孩子的成就給自己一些慰藉。也就是說,我們不可能從父母那裏得到我們希望的認可表達,而是反過來,養育他們對自己的認可。

這一點,在一些全職媽媽身上表現得尤爲突出。儘管選擇放棄事業、回家專心育兒,這些媽媽總覺得心有不甘,感到自身的價值沒有得到體現,覺得自己爲孩子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她們內心懷有很多恐懼: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家庭婦女”、“全職媽媽”的身份,害怕與社會脫節、最終被社會遺忘,害怕由於經濟不獨立而遭到丈夫的拋棄……她們拼命在孩子身上補償這些恐懼帶給她們的不安:一方面,她們過度包辦孩子的生活,讓孩子不能離開媽媽獨立;另外一方面,她們熱衷於早期智力開發,嚴格要求孩子達到超常標準,這樣她們可以炫耀自己的“成就”,在他人那裏掙足面子。

其實,通過努力,父母們能夠改變自己的處境和現狀。但是改變自己太痛苦了,人們本能地迴避這一條路,而更希望在孩子身上塑造一個“改良”的、“完美”的自我,往往還打着“嚴格要求、爲了孩子好”的旗號。孩子是無辜的,也是無助的,他無法反抗父母,只有折磨自己,以圖取悅父母。不幸的是,對自己不滿意的人,也很難對孩子滿意。孩子生活在批評、指責、自我否定之中,在父母制定的難以企及的高標準面前,感到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他還怎麼能夠成長呢?對自己缺乏自信的父母,難以培養出具備自信心的孩子。只有父母堅信自己是優秀的,才能教養出優秀的孩子。

孩子最需要我們給予他們什麼呢?100%的、無條件的接納。接納、尊重他們的個性以及他們自身成長髮展的軌道。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精神食糧,是他們自信心和安全感的來源,是他們學習和成長的動力,是奠定一生幸福的堅實地基。

人的性格會隨着生活經歷的豐富而產生變化,經常有媽媽感嘆“成爲母親改變了我的一生!”更何況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因爲孩子的一次行爲而過分擔憂她的未來、甚至給她貼上性格標籤,是不是顯得有些荒唐?

大部分幼兒的一些表現——扔東西、搶玩具、爭執打鬧、吵鬧推搡、淘氣貪玩、認生害羞、執拗倔強、哭鬧耍賴、反抗父母,等等,是這個年齡段正常的狀態,只需父母寬厚的包容、耐心的引導,孩子會慢慢懂得道理,並且在“錯誤”中成熟成長。其實何止幼兒,無論孩子多大了,無論他出現了什麼樣的反常行爲,都是對他環境的一種正常反應。只要我們耐心地接近孩子、傾聽孩子、找出問題的根源,很多時候,解決方案就在我們垂手可及之處。

但是,垂下手來、蹲下身來、靜下心來,對很多父母來說卻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一些不如意表現如臨大敵、拼命糾正,擔心“這樣下去,將來怎麼得了…”甚至由於害怕丟面子、被人當作無能失敗的家長,而不惜犧牲孩子的自尊。這就是父母內心的恐懼在作怪。我們最好先面對自己的內心,尋找這種不安全感的來源,再審視所懼怕的後果是否就是孩子的必然現實和事實真相。

下一次孩子的某些行爲或特點讓你不滿意、擔憂焦慮、下不來臺以至勃然大怒時,先別急着對孩子發泄,而是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

— 你是對誰不滿意呢?

— 你爲什麼這麼焦慮這麼擔心呢?

— 當你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卻沒有得到期望中的收效,想一想這些期望是否現實?是孩子能夠達到的要求嗎?符合幼兒成長的規律嗎?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嗎?

— 是孩子使你失望了還是你自己造成了失望?

多問自己幾個問題,答案就在你手中。

如何驅除父母內心的恐懼?
點擊進入精彩育兒頻道!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