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大齡未準媽媽的備孕守則

大齡未準媽媽的備孕守則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裏,大齡媽媽的數字呈攀升趨勢。幾年前,深圳各大醫院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佔到10%;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高齡產婦逾三成;人民醫院接收的3000多名產婦中約有10%爲高齡產婦,而且這一數字連續8年每年遞增7.8%。

大齡未準媽媽的備孕守則

大齡媽媽有這樣的危險:

危險一:難產大出血

女性隨着年齡的增長,產道和會陰、盆骨的關節會變硬,不易擴張,子宮的收縮力和陰道的伸張力也較差,有的高齡產婦分娩的時候宮口開得慢,甚至開不了,以至於分娩時間延長,容易發生大出血和難產。也正因如此,高齡產婦的剖宮率比一般產婦要高。

危險二:更易患乳腺癌

高齡生育還可能導致身體出現癌變,據最近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35歲以上初次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發生率比30歲以前首次生育者大大增加,首次生育年齡越大,乳腺癌的發生率就越高。

危險三:對產後恢復不利

年齡大了,身體各項機能的恢復沒有30歲以前的快,而女性很關注的身材、皮膚等,同樣不如年輕產婦恢復快。

危險四:妊娠併發症

高齡產婦可能面對的還有來自妊娠的併發症,產生懷孕相關的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機會比年輕的產婦還高。而高齡產婦在懷孕時,高血壓、心臟病或是腎臟病、糖尿病的內科併發症機會也比較多一點。

由於年齡大,高齡產婦中有不少人都可能有輕微的糖尿病或者高血壓,平時可能覺察不出來,一旦懷孕,身體各項機能和激素水平的變化都會將這些隱性的疾病誘發出來,不僅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更會給孕婦帶來生命危險。

溫馨提示:也許某個年齡段裏我們只能一心一意。不做良母的那幾年,我們有更多時間和空間去成長自我,但是生小孩便一拖再拖,不少高齡準媽擔心孩子的健康,但專家提醒:不必焦慮,做好孕前後的調理,說不定大齡媽媽還是當仁不讓的贏家呢!

首先,因爲身體的年齡大了,機能退化,更要遵守孕婦應注意的問題。

戒菸戒酒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是提高生育質量的因素之一。煙和酒精飲料都是應該絕對避免的,當中還包括“二手菸”。較大的工作壓力也會影響胎兒的發育,所以懷孕期間要注意休息,每天最好能保證8小時睡眠;預防感染避免接觸化學物。儘可能避免環境中的有害因素,以免損及胎兒。懷孕期間外傷及其他物理因素會使得低能和畸形兒的發生率增加。

妊娠頭3個月,應少去公共場所,避免放射線照射,防止腹部外傷。還要注意避免比較常見的電磁輻射如電腦、手機、微波爐等日常用品。接觸化學藥物、感染病毒等也很可能導致新生兒出現先天畸形或異常,所以懷孕前3~6個月內儘量不要使用含鉛、汞的化妝品。

第二,9次產前檢查一次也不能少,特殊檢查也要做。

孕婦的產前檢查一共有9次,要保證生個健康的寶寶,就應該一次不漏地做完。醫生指出,需要做產前檢查的情況不僅僅侷限於女方屬於高齡產婦的情況。夫妻雙方中,如果丈夫的年齡超過了40歲,那麼即使女方年齡正處於24~28歲的最佳生育年齡,爲防止由於丈夫精子質量下降而造成的胎兒畸形,也要進行產檢。

而高齡產婦最重要的特殊檢查就是做羊膜穿刺,因爲年齡偏大,所以卵子分裂時比較容易產生異常,所以建議高齡產婦在懷孕4個多月時做羊膜穿刺的檢查,由醫生抽取一些羊水,進行染色體培養,來判定胎兒的染色體是否正常。

第三,配合醫生,預防和治療妊娠併發症。

高齡產婦妊娠過程中,最危險也是最高發的併發症有兩種,一是妊娠高血壓,另一個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高血壓是指在懷孕20周時所出現的高血壓。當孕婦患上高血壓時,通常會感到頭暈、眼花,有些可能還會出現右上腹疼痛的現象。患上高血壓的孕婦應減少鹽分的攝取,並限制水分的攝取,且密切關注血壓,儘量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

妊娠高血壓可能造成胎盤供給胎兒的養分過少,而使胎兒體重過輕、發育不良,因此醫生還會監測臍動脈血流,評估胎兒養分供給的狀況。如果胎兒體重過輕時,且孕婦血壓以藥物仍無法控制,血壓持續在高血壓160mmHg、低血壓110mmHg以上時,就必須考慮提早生產,以保護母親及胎兒的健康。

妊娠糖尿病則是指懷孕24周後出現的糖尿病。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爲孩子越大越好,於是在懷孕的過程中拼命吃食物,甚至大量攝入甜食,產生了妊娠糖尿病而不自知,結果導致胎兒體重過重,生產時容易難產,造成嬰兒鎖骨骨折或手臂神經受損,甚至導致新生兒產生低血糖、低血鈣、高黃疸、紅血球過多等問題。

妊娠糖尿病對孕婦身體的威脅雖不明顯,但很容易生出8斤以上的巨嬰而無法自然分娩,或是增加難產的機率。建議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應儘量少吃甜食,注意體重控制,每週增加體重以不超過0.5公斤爲限,並且密切監控飯後血糖值,將飯後血糖控制在120mg/dl以下,如果血糖仍無法維持在良好情況時,就必須注射胰島素,以維持血糖正常。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