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關於抗菌素、抗生素你知道多少?家長必讀!

關於抗菌素、抗生素你知道多少?家長必讀!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看病必須做血常規化驗嗎?這是很多家長的疑惑,如果孩子高燒,也許沒有異議。對於只是嗓子疼或者咳嗽,很多家長就不理解。但化驗檢查很重要,這是判斷疾病嚴重程度和變化的一個可靠證據。因爲很多疾病的早期感冒差不多,血常規就可以排除很多嚴重疾病,同時可以對症用藥,防止濫用抗菌素。

關於抗菌素、抗生素你知道多少?家長必讀!

如何讀懂血常規?

一要看白細胞的數量,一般大於10000,就提示有細菌感染,需要給與抗菌素治療。白細胞數值越高,預示細菌的毒力很強或者細菌的數量很多。二要看中性白細胞的百分比,百分比越高,說明疾病還在發展,有可能進一步加重。三要看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如果低於正常,說明有病毒感染,數值高低和疾病的嚴重程度有密切關係CRP是什麼意思?很多大醫院都開展微量血CRP的檢查,這是一個初篩的檢查,和細菌感染關係密切,在判斷感染方面和白細胞差不多。但CRP更敏感一些,同時還是一個疾病全身反應的指標。如果數值高出正常數倍,往往提示疾病的影響面越大或者多個系統受到損害。還和一些嚴重疾病有關係,比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川崎病、風溼熱等。

孩子感染的細菌和病毒從哪裏來?

感染孩子的病菌不外乎來自外界的傳染和自身,大家知道我們人體是帶菌的,平時有成千上萬的細菌駐留在呼吸道和腸道,並且和人體免疫功能處於平衡狀態。這些病原菌,當人體由於某些原因抵抗力下降時,或者環境有利於這些有害細菌繁殖的時候,這些細菌就會乘機作亂,造成孩子生病。還有如果外界傳染的細菌數量很多或者毒性很強,超過人體的抵抗力,也會使孩子發病。經常吃抗菌素會引起細菌耐藥嗎?耐藥是細菌的生物本性,是爲了自身繁衍和生存的需要,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無論你多麼小心,最終細菌都會出現耐藥。但不要害怕,人類也會生產出更新的抗菌素來對抗,畢竟人類要比細菌聰明很多。細菌耐藥需要經過成千上萬億代的遺傳和變異來實現,在一個沒有嚴重疾病的人身上,某種細菌很難實現耐藥。耐藥菌一般都會出現在醫院,特別是重症監護室,那裏的細菌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很容易產生耐藥菌株。人自身不會耐藥,如果你感染的是耐藥菌株,不論你是否吃過抗菌素,都會出現耐藥現象。細菌耐藥的根本原因還是大範圍不合理應用抗菌素造成的。還有就是部分病人不遵從醫囑隨意減少藥量、服藥次數和使用時間。細菌如果一次不能將其徹底殺滅,很快就會捲土重來,超級細菌就是這麼培養來的。合理使用抗菌素是醫生和患者共同的責任。只要你使用的消炎藥物合理、足量、足療程就不會出現耐藥。

關於抗菌素、抗生素你知道多少?家長必讀! 第2張

怎樣纔算合理使用抗菌素?

1、 一定要有嚴格的用藥指徵,檢查白細胞或者相關檢查提示細菌感染。

2、如能檢出細菌,最好做藥敏試驗,選用最敏感的抗菌素。

3 、藥量要足,還要保障堅持按療程用藥,對細菌就要一棍子打死,否則它還會死灰復燃,甚至更厲害。

4 、根據需要,必要時可聯合用藥。聯合用藥的指徵是:病情特別嚴重,如敗血症或化膿性腦膜炎等;多種細菌混合感染,單用一種抗菌素達到血液有效濃度所需藥量太大,患者不能耐受其毒副反應時,加用另一種抗生素可減少該藥的藥量,以達到同樣療效。

5 、不要隨意把抗菌素作爲預防感染用藥使用。什麼是濫用抗菌素?這是一個大家都掛在嘴邊的話題,其實很多媒體和所謂的權威在說醫生濫用抗菌素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我不知道他們的根據是什麼?很多說這些話的人都是不在臨牀一線的大夫。現在的大醫院兒科都很正規,一般感冒發燒都會檢查血常規,如果細菌感染,白細胞增高,使用抗菌素就不是濫用。濫用抗菌素主要是不做檢查或者憑經驗使用,這些問題更多的出現在基層醫院和一些私人小醫院,不做任何檢查,統統三素走天下:抗菌素、激素和維生素。

關於抗菌素、抗生素你知道多少?家長必讀! 第3張

感冒必須吃藥嗎?

在很多人的頭腦中認爲一般感冒不需要吃藥,多喝水就可以自然痊癒,其實不完全是這樣。根據科學實驗顯示,當人體病毒性感冒的時候,病毒就會破壞鼻腔上皮的纖毛系統,造成纖毛數量的減少、纖毛擺動方向的異常和纖毛清除率的下降,大約需要2個月才能正常恢復。這些纖毛是我們賴以對抗細菌和病毒感染的有力武器,如果這些系統不能正常工作,鼻腔就更容易反覆感染,造成慢性鼻炎或者鼻竇炎甚至中耳炎。

抗菌素的副作用大嗎?

對於孩子來說,有部分抗菌素不能輕易亂用,就是由於它們的副作用相對較大,比如:氨基糖甙類的耳毒性、氯黴素的血液系統毒性、喹諾酮類的中樞神經系統毒性。這些抗菌素在兒科都很少使用。

兒科主要使用的藥物還是青黴素類或者頭孢類抗菌素,這些抗菌素的副作用相對較小,一代頭孢主要的副作用就是腎毒性,三代頭孢這些副作用就很少。相對於疾病對人體的損傷,抗菌素的副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有些人認爲頭孢類消炎藥物可以殺白細胞,那都是誤解,由於頭孢抗菌素的使用,絕大部分細菌被殺滅,血液裏的白細菌自然會降低到正常,如果這個時候合併病毒感染(在細菌感染的時候人體會降低對病毒的抵抗力,病毒會乘機作亂),往往會導致白細胞降低與正常。這是病毒的作用,而不是抗菌素的副作用。如何選用抗菌素?抗菌素是某些微生物(細菌、真菌、放線菌等)的代謝產物,能殺滅或抑制細菌,所以叫做抗菌素。

兒科主要使用的抗菌素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β-內酰胺類抗生素抗菌素(頭孢類),一類是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細菌和人類不同,具有厚而堅韌的細胞壁,頭孢類抗菌素可以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使細胞壁缺損,菌體內滲透壓高,水分不斷內滲,引起菌體膨脹、變形、破裂死亡。主要影響正在生長繁殖的細菌細胞,也被稱之爲繁殖期的殺菌劑。

頭孢類抗菌素可以分爲三代,一代主要針對革蘭氏陽性球菌,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沒有效果,主要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和部分下呼吸道感染,對腎臟有毒性反應。三代頭孢頭孢主要針對革蘭氏陰性桿菌,對b-內酰胺酶穩定,對耐青性金葡菌有效;對腎臟基本無毒性。主要是腸道感染和部分下呼吸道感染。二代頭孢兼顧革蘭氏陽性球菌和革蘭氏陰性桿菌,療效介於兩者之間。大環內酯類抗菌素包括紅黴素和阿奇黴素,抗菌的種類和一代頭孢差不多,但對於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作用,但容易耐藥,胃腸副作用比較明顯,對於支原體有很好的療效。

頭孢類抗菌素有哪些副作用?

頭孢菌素類抗菌素用藥比較安全,偶可見過敏性休克、哮喘及速髮型皮疹等,青黴素過敏者約有5%-10%對頭孢菌素有交叉過敏反應。靜脈給藥可發生靜脈炎。第一代的頭孢噻吩、頭孢噻啶和頭孢氨苄大劑量時可出現腎毒性,這與近曲小管細胞損害有關,頭孢拉定容易引起小孩的血尿,已經被告知慎用於兒科。第三代頭孢菌素偶見二重感染或腸球菌、銅綠假單胞桿菌和念珠菌的增殖現象,使用時要隨時加以調整。頭孢孟多、頭孢哌酮高劑量使用時可出現低凝血酶原血癥,需要加以注意。大環內酯類抗菌素有什麼特點?大環內酯類抗菌素系近年來發展較快的一類抗菌素,已僅次於頭孢類抗菌素,在臨牀應用中佔有重要地位。與頭孢類抗菌素比較,大環內酯類抗菌素有以下特徵:

1、對頭孢類抗菌素無效的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有效。

2、對彎曲桿菌、幽門螺桿菌、鳥結核分支桿菌有較強抗菌活。

3、血濃度低,但組織分佈與細胞內移行良好,很適合支氣管肺炎和前列腺炎的治療。

4、毒性低,過敏反應少。

5 、具有免疫調節等非抗菌作用。

紅黴素和阿奇黴素有什麼區別?

1、在紅黴素的基礎上擴大了抗菌範圍,對肺炎鏈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及流感嗜血桿菌和卡他莫拉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這兩種細菌都是最常見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感染細菌。阿奇黴素口服吸收後迅速而廣泛地滲入人體組織,特別是肺、支氣管粘膜、上皮粘液及痰液中,並優先分佈於感染部位,可以有效殺滅病原微生物。

2、有良好的抗生素後效應,口服三天,抑菌作用可以維持10天。阿奇黴素吸收後直接被傳送至感染部位或通過吞噬細胞進行傳遞,在病變部位達到很高的組織濃度,可比胞外濃度搞300倍,且組織濃度降低緩慢。3、對胃酸穩定,口服吸收好,不良反應小。

4、半衰期延長,用藥時間少,組織半衰期爲68-76小時。由於很高的組織濃度,並能維持較長時間,每日僅一次給藥即可。紅黴素需要一日四次服用。

用藥次數對於疾病有沒有影響?

抗菌素根據用藥特點可以分爲兩大類:

第一類爲濃度依賴性殺菌劑,比如慶大黴素、環丙沙星。這一類藥物的濃度越高,對病原的殺滅就越快,但由於藥物的副作用,不是濃度越高越好,慶大黴素高濃度可以引起耳毒性和腎毒性。環丙沙星類高濃度可以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都不能無限制的大劑量使用。

第二類爲非濃度依賴性,或稱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其在血液裏的最高濃度相對不重要,重要的是維持在某個最小濃度的時間。頭孢類抗菌素就是這個特點。在服用這類藥物的時候,不要隨便減少服用的次數。

病原菌是如何耐藥的?

細菌一般通過三種方式產生耐藥,一是產酶,水解相應的抗菌素,這是目前細菌最主要的耐藥方式,主要藥物就是青黴素類藥物和頭孢類藥物。二是細胞膜通透性改變,抗生素難以進入,細菌細胞膜是一種具有高度選擇性的滲透性屏障。細胞外膜上的某些特殊蛋白,即膜孔蛋白是一種非特異性的、跨越細胞膜的水溶性擴散通道。抗菌藥物也可通過這些膜孔蛋白進入菌體內部,發揮效用。而某些細菌由於膜孔蛋白較少或蛋白通道較小,使某些抗菌藥物不能進入菌體內部,產生所謂“內在性耐藥”或稱“固有性耐藥”,即這種耐藥並非是由於任何染色體的突變或是耐藥質粒的獲得所致。一些具有高滲透性外膜的對抗菌藥物原來敏感的細菌可以通過降低外膜的滲透性而發展成爲耐藥性,如原來允許某種抗菌藥物通過的孔蛋白通道由於細菌發生突變而使該孔蛋白通道關閉或消失,則細菌就會對該抗菌藥物產生很高的耐藥性。此種耐藥機制往往對抗菌藥物特異性較差,具有多重耐藥性,因此,相對來說,臨牀選擇有效藥物的難度更大。三是細胞壁結合蛋白(靶位)變異,讓抗生素失去與細菌的結合點,從而阻止抗菌素進入細菌,青黴素類、頭孢類、萬古黴素、大環內酯類、林可黴素,細菌都可以通過靶位改變進而耐藥。

細菌是如何感染細胞的?

細菌通過一種類似注射的方式將蛋白質注入人體細胞中,從而干擾人體細胞的正常功能,而導致人生病。然而蛋白質如何通過管狀結構進入宿主細胞仍是一個謎。

細菌蛋白質有自己的方式進入人體細胞,首先必須與其它蛋白質——我們稱之爲分子伴侶聯繫,分子伴侶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其唯一的目的就是陪伴有害的蛋白質通過管狀結構。分子伴侶與有害蛋白結合後,使其形狀改變爲扁平狀,因而能更容易地通過管狀結構,進入人體細胞,如果能夠阻止分子伴侶的作用,就可能阻止細菌侵入宿主細胞。如果我們想辦法生產一些分子,讓這些分子在合適的位置堵住通道,使分子伴侶不能發揮其正常作用。這也就是開發抗菌素的思路。

細菌耐藥潛在的來源是哪裏?

細菌耐藥還有一個很大的來源,就是我們的畜牧養殖業,由於我們的監管不到位和畜牧養殖業人員文化程度的參差不齊。爲了減少牲畜和水產的傳染病,給飼料裏添加抗菌素已經成爲一個普遍現象,也是一個惡疾。長期、大量給與同一種抗菌素就可能培養出超級的抗藥細菌,通過人畜共患的方式傳染給人類。

關於抗菌素、抗生素你知道多少?家長必讀! 第4張

抗菌素的應用原則

1、醫生來判斷是否需要抗菌素和何種抗菌素。發熱、腹瀉是兒童常見的症狀,可由多種原因,包括感染性與非感染性所致,而在感染所造成的疾病中,病原菌可能爲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對上述症狀的原因做具體分析,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醫生一般會根據小兒病史、臨牀表現、流行病學狀況,結合必要的輔助檢查作出診斷。

2、病原菌不同,用藥也不同。由於在門診一般沒有辦法做細菌培養和細菌學分析,醫生可以結合流行病學分析選擇更恰當的抗菌素。

3、抗生素無高級與低級之分,只有病原菌對藥物敏感與不敏感之分,以價格和口味判斷藥物好壞、高級低級是不可取的。

4、藥物劑量由醫生來確定

針對病原菌選藥後,需從患兒病情、藥物在體內代謝特點、給藥順從性等方面考慮,來決定給藥劑量及方式。爲確保抗生素很好地發揮作用而不對機體產生危害,掌握恰當的抗生素劑量是必須的,兒童藥物劑量,通常是由醫生根據診斷、病情、體重或體表面積計算得出,另外,亦應考慮小兒機體代謝狀態,對患有肝、腎疾病的小兒,除應避免應用具有相應毒副作用的藥物外,還應仔細考慮用藥劑量。認爲兒童用藥即爲簡單的成人劑量減半的概念是不對的。抗菌素和抗生素有什麼區別?抗生素是針對所有能夠殺滅的生命體,包括細菌、寄生蟲、腫瘤細胞等,抗菌藥物主要是殺滅細菌的。因爲能引起人體感染的,除了細菌以外還有很多的微生物,比如病毒感染就需要用抗病毒的藥物,寄生蟲感染就需要抗寄生蟲,抗寄生蟲、抗病毒和抗細菌的藥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的範疇裏面去。抗生素是比較廣義的,而抗菌藥物是比較專一的。

什麼是廣譜抗菌素和窄譜抗菌素,這兩種有什麼不同?

所謂譜就是範圍的大小,因爲引起我們人體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種類繁多的,抗菌素有的是隻針對其中個別的細菌可以產生殺菌或抑制作用,而有的抗菌素是可以針對比較多的病原微生物進行抑制和殺滅。針對的細菌比較少的抗菌素就叫窄譜抗菌素。針對的細菌越多它的譜就越廣。我們使用抗菌素的原則是有的放矢,應該儘量選用窄譜的針對性強的藥物使用,只有在我們對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不太明確的情況下面才選用廣譜的抗菌素。但是一旦我們明確了致病的微生物以後就應該有選擇性的有針對性地使用窄譜的抗菌素進行更換。

 

抗菌素的使用誤區

1、發燒就是有炎症,有炎症就需要抗菌素。這是一個誤解,發燒有可能是細菌感染,也可能是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才需要抗菌素。

2、隨意使用或者隨意停用抗菌素。後者的危害更大一些,超級耐藥菌就是一點一點這麼培養出來的。很多家長怕藥物的副作用,認爲不發燒了或者不咳嗽了就是病好了,其實完全不是,也許身體的細菌剛剛被壓制住,馬上停藥細菌就會死灰復燃。

3、幾個抗菌素來回換用。部分家長爲孩子的病着急,不顧疾病的發展規律,頻繁更換抗菌素,以期達到快速治癒的目的,其實不然,真正的是欲速則不達。

4、預防用藥,認爲孩子病了,用上抗生素就安全了,就可以不出現合併症或併發症了。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