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的這種“聯覺”功能,我第一次知道!

寶寶的這種“聯覺”功能,我第一次知道!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一直是比較話嘮的人,所以OK的語言發展還不錯,從兩歲起就能用不多的詞彙量表達自己的觀點,我也會認爲這裏面有我話嘮子的功勞。當然,我這麼話嘮也是因爲我發現他真的喜歡聽我說話。

很多人都會認爲孩子說話早或者說話多這事是有樣學樣,爸媽說得多了嘛,那孩子聽得多自然也學到得多,這也就是大家普遍所理解的語言啓蒙。但最近看了一個大腦研究的報告很有意思,它告訴我們,三歲前嬰兒的大腦中有着異常豐富的神經突觸,使得他們在接收感官的刺激時可能會觸發到另一種感觀。比如我們對他們說話時雖然是聲音,但到了他們大腦裏會觸發爲色彩、氣味的感知。

所以當我們對着娃兒開啓話嘮模式時,很可能他們是享受到了帶着芬芳的音樂或是一幅美妙的畫面,這時他們有着“聯覺”。

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人有聯覺能力

看《最強大腦》時我們都會驚歎,媽呀,這人的腦子構造是不是和一般人不一樣啊?!那麼枯燥的一堆數字、文字、二維碼,他們居然全部可以記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除了這羣人除了不乏有像王峯那種通過後天長期高強度專業訓練獲得了特殊記憶能力的人,也有一些人是沒有經過太多專業訓練的,也就是說基本憑的是天生特別的大腦。他們中的有些大腦有一種特別的功能——可以把看到的數字、文字或條形碼在他們大腦裏轉換爲有顏色的畫面或者是包含特別信息的圖像,這種功能被科學家稱爲“聯覺”,主要是指大腦在一種感官的刺激作用下,觸發另一種感覺的現象。

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人擁有聯覺,他們聽到音樂的時候可以看到顏色,當聽或者說詞彙的時候嘴裏會感受到味道,當看到字母或數字時會感到某種特定的顏色。

在今年三月的TED演講上,因爲擁有超常智力而被稱爲“腦人”的英國作家Daniel Tammet,就例舉了他豐富的聯覺能力。他一直感知他出生的那個星期三是藍色的,因此他出了一本書《星期三是藍色的》。

在他眼中,每一個數字都有一個特有的形狀、顏色和質地,數字1是一道白色的光芒,當他做數學計算的時候,各種圖像在他眼前串聯起來。

他可以講10種語言,包括: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芬蘭語,立陶宛語,羅馬尼亞語,威爾士語,世界語,以及世界上最難的語種冰島語。他擁有驚人的數學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能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22514位,在他眼中,圓周率中的數字就是一幅幅畫,比如圓周率中的前20位在他腦中就是下面的這樣一幅畫。

寶寶的這種“聯覺”功能,我第一次知道!

這種聯覺能力,不禁讓我聯想到最強大腦裏的“水哥”王昱珩,微觀辨識520杯同樣的水,一眼辨出哪杯是他曾經見過的水。他自己的解釋是憑想像力,但我很懷疑這或許也是聯覺能力,讓他能夠把水看成是一幅幅各有特點的圖畫。

網絡上也有一些人分享了他們曾有的聯覺經驗。

“我是從小對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有顏色感知。東是紅色,西是綠色,南是黑色,北是白色。還有m和n,m是淺藍色,n是白色。”

“平時沒有聯覺的現象,有一次午睡,窗外廣播在放歌,我能聽到歌聲,但是人還沒有清醒,還在睡眠(半睡半醒?),然後歌聲在我的大腦裏轉化成了一種有不同顏色的複雜物體的拼接,而且歌聲是有重複小節的,每次重複到相同的小節,腦海中出現的彩色實物是相同的,當時無比確信音樂其實就是這樣一種東西,是一種看得見摸得着的實物。”

“小時候一直覺得星期四是綠色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顏色”

每個嬰兒都可能是天生的聯覺者

聯覺的發生是感官刺激或認知途徑會自發且非主動地引起另一種感知或認識,而之所以會發生聯覺,研究人員通過測試發現,聯覺者與非聯覺者的大腦結構的確存在差異。研究者在使用神經成像技術,對顏色聯覺者的大腦進行研究的時候,他們發現聯覺者的大腦的V4區有增加的白質和灰質,V1區和V2區也有增加的灰質。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SimonBaron-Cohen認爲,在嬰兒出生的初期各種感知能力在可能是融合在一起的,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才逐漸被分開。所以,對於一個小嬰兒來說,媽媽的聲音很可能帶有美麗的顏色和溫馨的香氣。

英國神經心理學教授Julia Simner也通過研究論證了兒童在早期具有聯覺體驗的特徵,然後會隨着年齡的增加聯覺體驗逐漸消失。

Julia Simner對英國21所小學中年齡在6-7歲的600名兒童進行了字母-顏色聯覺的行爲測試,確定了其中47個具有潛在聯覺的兒童。

一年之後,再用相同的程序對這47個兒童進行測試,發現其中有8個兒童依然具有字母—顏色一致性; 4年之後又用相同的程序對10-11歲的這些兒童進行了測試,看這些聯覺兒童在4年後是否還會有一致性關聯表現,或是他們的聯覺已經消失了。測試結果顯示之前的8個聯覺者中還有5個符合聯覺的標準。

因此Simner認爲許多兒童早期可能都是潛在的聯覺者,之後在成長過程中隨着神經突觸的修剪,使得他們大腦中的跨通道連接產生了分離,也就是失去了聯覺能力,而只有一小部分的孩子由於修剪不充分而繼續保有了跨通道連接。

不需要做“天才”,但可以多一些保留神經突觸

雖然兒童時期神經突觸的修剪不充分可能會保留聯覺,但並不是說努力保持神經突觸少被修剪就可以保持這種能力。

事實上,直到今天,聯覺是怎麼產生、怎麼發展的,是基因、環境影響還是後天的訓練或刺激導致了聯覺的發生,這些都還沒有定論。聯覺的種類也很多,目前已經被報道的有60多種。

豐富的神經突觸並不意味着一定有跨通道連接,但突觸越多,腦細胞傳遞信息就越快,孩子相關的心智活動就會越好,比如記憶力、處理新信息的能力等等。

在寶寶出生的頭三年,他們的大腦其實是超速運轉的,他們的大腦必須建立大量的溝通網絡,使得一千億個神經元(腦細胞)可以互相對話。而神經元就是通過突觸的連接進行溝通的。

三歲前寶寶大腦中生成的突觸可能超過100萬億個,遠遠多於三歲以後的需要的突觸。如果讓所有的突觸都存在下去,大腦就會變得雜亂無章,笨重繁雜,無法順利、有效地運轉,所以大腦又會主動地開始對突觸進行修剪。修剪機制取決於環境因素和外部刺激的反應經常被刺激的神經元和突觸,其功能和聯結將逐漸固定下來,而不經常被刺激的神經元將失去其突觸。

所以對於我們爸媽來說,要做那些可以幫助寶寶保留重要的突觸的事,而那些只會減慢大腦運轉速度的無用突觸就讓它自生自滅好了。

其實只要我們用心陪伴孩子,就會有更多的機會保留重要突觸。比如當孩子總喜歡讓我們重複給他講同一本繪本時,這正是他們保留突觸的過程。因爲只有反覆經歷某個體驗,才能不斷強化突觸迴路,創造一個永久的連接;而如果先前的體驗沒有得到加強,迴路就會變弱,突觸就會消失。

所以,爸媽對於孩子重複性的行爲不要覺得納悶,支持他們的要求,因爲他們的小腦袋會做出選擇讓感興趣的事情來保持神經連接,建立功能。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