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早教不宜過早 過度挖掘或把孩子教傻

早教不宜過早 過度挖掘或把孩子教傻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給初生的嬰兒不斷播放《三字經》,從小就教幼兒識字看書,如此教育,4歲的孩子能識字4000個,6歲的孩子能熟讀《老子》等,孩子8歲就能達到高 中閱讀水平!目前,南京一早教機構提出的這一雷人的教育模式居然吸引了衆多家長的眼球,其早教教材也在網上熱賣。然而,專家表示,孩子早教不宜過早,過度挖掘可能會把孩子教傻。

早教不宜過早 過度挖掘或把孩子教傻

  反覆聽看就能早讀書

“家有小頑童,美名叫音雄,只要早器重,8歲讀高中”,這是某早教機構提出的早教理念,配合這一理念的還有一系列早教教材,其中包括《三字經》、《百家姓》等誦讀教材以及《八歲上高中》等書籍。

工作人員表示,要堅持反覆播放,這樣孩子很早就能記住。這家早教機構編輯部的錢主編表示,通過“音刻”、“形刻”、“場景印刻”三大印刻提前挖 掘孩子的讀書潛能是他們教育理念的核心部分。“三大印刻即多發音,讓孩子接受語言的不停刺激;多看字形,發揮孩子的識記能力;多帶孩子到圖書館、新華書 店,讓他們接受薰陶。”

不少家長“粉絲”對這一理念也非常認同,“我在孩子不滿一歲的時候就給他進行早期教育了。到孩子兩歲的時候已經發現孩子對文字特別敏感。現在小孩6歲半了,有很多我們沒有教他的字他都已經認識了,他在家還自己閱讀報紙的大標題和少兒版《西遊記》呢。”家長徐曉燕說。

  早教理念來自《易經》?

錢主編表示,他的早教理念萌生於和兒子的一次撲克遊戲。那時6歲的兒子特別喜歡打撲克,他就制定了一個遊戲規則:不論誰輸了,都要按照對方要求念首唐詩。一個月以後,他發現兒子居然學會了一百首唐詩,並由此決定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方法進行探索,併成立了這個早教機構。

據錢主編介紹,這家早教機構的教育理念來自對《易經》的研究。“乾卦,開篇便是元亨利貞四字,孩子爲人生原始,形而下的身體陽氣要亨通,形而上的慧體陽氣也要亨通。教育就是要從小開始,讓孩子亨通,所以我具體推敲出關於三大印刻及三示推動的教育方法。”

  過分“挖掘”會教傻孩子

不少家長“粉絲”對這種誦背式的早教非常認同,並表示要讓孩子今後上名校,考上重點大學,必須從小抓起,越早學習就越能擁有優勢,所以早教刻不 容緩。“很多家長爲自己孩子很小就能認識很多字感到十分驕傲,但識字不代表孩子就聰明瞭,更不代表孩子以後的發展就好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南京師 範大學研究中心負責人郝京華教授表示,兒童的潛能確實很大,對語言、字形的接受能力很強。但是隻靠反覆聽看,讓孩子識字讀書是違反孩子學習規律的。郝教授 解釋說,孩子學習是基於一定生理基礎的,必須從行爲把握到表象把握,最後纔到符號把握。舉個例子來說,要孩子認識樹葉,先要讓孩子摸,讓他有葉子的感覺; 第二階段纔可以拿書給孩子講,告訴他葉子是什麼,最後才能一說葉子,孩子就明白你說的是什麼。“孩子一上來就念《三字經》,根本沒有任何感受,所以就是一 種強制性的符號灌輸,對孩子的智力開發沒有任何意義。提醒一些家長,違反教育規律、拔苗助長,可能反而把孩子教傻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