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二十四節氣立秋的詩句諺語

二十四節氣立秋的詩句諺語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二十四節氣立秋的詩句

1. 桂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宋之問《始安秋日》

2.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3. 相望試登高,心飛逐鳥滅。——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4.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李白《南軒鬆》

5. 晚雲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周德清《塞鴻秋·潯陽即景》

6.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蘇軾《陽關曲》

7.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李商隱《柳》

8. 蕭蕭江上荻花秋,做弄許多愁。——賀鑄《眼兒媚·蕭蕭江上荻花秋》

9. 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馬戴《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10.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劉禹錫《秋風引》

11. 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12.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13. 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鬆《採蓮子二首》

14.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韋應物《送楊氏女》

15.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王維《秋夜曲》

16. 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陽關曲》

17.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韋應物《淮上喜會樑川故人》

二十四節氣立秋的詩句諺語

18.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武《軍城早秋》

19.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20.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嚴武《軍城早秋》

21. 一年兩度錦城遊,前值東風后值秋。——羅隱《魏城逢故人》

22. 調角斷清秋,徵人倚戍樓。——張喬《書邊事》

23.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盧照鄰《曲池荷》

24.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蘇軾《趙昌寒菊》

25.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杜甫《江漢》

26. 曉月暫飛高樹裏,秋河隔在數峯西。——韓翃《宿石邑山中》

27.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28.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王維《歸嵩山作》

29. 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30.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陳維崧《醉落魄·詠鷹》

31.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32.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溫庭筠《蘇武廟》

33. 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蘇軾《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34. 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迴。——韋莊《章臺夜思》有關於今年立秋的諺語

1. 立了秋,哪裏有雨哪裏收。

2.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

3. 立秋種蕎麥,秋分麥入土。

4. 立秋十八日,寸草結籽粒。

5. 七月七,掐着吃(早谷)。

6. 七月水連坡,來年螞蚱多。

7. 高粱扛了槍,不怕水汪汪。

8. 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

9. 春旱播種難,秋旱減一半。

10. 立秋溫度高,果子着色好。

11. 果樹保好葉,明年多結果。

12. 立秋溫還高,肥料大積造。

13. 牲畜細心管,預防牛流感。

14. 立秋鋤晚田,地鬆籽粒滿。

15. 立秋摘花椒,立冬打軟棗。

16. 七月不保墒,種麥打饑荒。

17. 馬吃夜裏草,麥收七月墒。

18. 晝夜溫差大,有利籽粒發。

19. 高粱不沒頭,就能獲豐收。

20. 七月七,生瓜梨棗都中吃。

21. 立了秋,蘋果梨子陸續揪。

22. 立秋溫度高,果梨灌漿飽。

23. 草裏的冬瓜,屋脊上的葫蘆。

24. 立秋溫度高,紅蜘蛛少不了。

25. 氮肥追得多,貪青晚熟光發棵。

26. 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

二十四節氣立秋的詩句諺語 第2張

27. 立秋三場雨,夏布衣裳高擱起。

28. 麥到芒種,稻(早稻)到立秋。

29. 打了老葉耪一遍,高粱粒子眼瞪圓。

30. 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像雞蛋。

31. 立秋不立秋,還有一個月的好熱頭。

32. 立秋十日割早黍,處暑三日無青穆。

33. 今秋蝗蟲產下卵,來年夏季出蝗蝻。

34. 精耕細作除蝗害,荒地開墾能免災。

35. 立了秋,扇莫丟,中午頭上還用着。

36. 立秋反比大暑熱,中午前後似烤火。

37.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鑽。

38. 站着不怕大水泡,遇風倒伏就壞了。

39. 六有壅,七月上,八月再看蔥發旺。

40. 六月底,七月頭,十有八載節立秋。

41. 早晨立秋涼颼颼,晚上立秋熱死牛。

42.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換上棉。

43.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無雨人人憂。

44. 立秋種,處暑移,十年就有九不離。

45. 牲口棚裏勤打掃,一年四季疾病少。

46. 喂牲口,沒有巧,牛欄馬棚勤打掃。

47. 立秋前,三四天,白菜下種莫遲延。

48. 中伏蘿蔔末伏菜,立秋前後大白菜。

49. 發現魚病藥早用,增產增收有保證。

50.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十年就有九白搭。

51. 立秋處暑溫度高,餵魚注意多投草(料)。

52. 七月菱角八月藕,九月才吃老雞頭(米)。

53. 立了秋,棗核天,熱在中午,涼在早晚。

54. 追肥日期到下限,再向後拖不沾賢(指棉)。

55. 遍地噴農藥,火龍不見少,一場涼風沒事了。

56. 玉米天穗出,管理莫疏忽,追施攻粒肥,粒大棒子粗。

57.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溫高霜晚收棉花,溫低霜早就白搭。

58. 立秋播種,處暑移栽,白露曬盤,秋分攏幫,寒露平口,霜降灌心,立冬砍菜。立秋的民俗

1、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稱體重,並和立夏時體重對比。秋風一起,胃口大開,就想吃點兒好的,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所謂“以肉貼膘”。

2、稱水

舊時,老百姓分別在立秋前後用同樣大小的容器裝滿水,然後稱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

3、啃秋

啃秋,又稱咬秋,漢族歲時風俗。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爲可以防瘧疾。

4、吃“渣”

山東、四川等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5、秋忙會

秋忙會是立秋習俗之一,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爲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爲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6、秋社

秋社也是立秋習俗之一,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

7、摸秋

夏曆八月十五日,是爲中秋節。這天夜裏婚後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謂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還是白頭到老的好兆頭。

二十四節氣立秋的詩句諺語 第3張

8、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等到除夕,不爲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爲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9、吃“福圓”

立秋節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爲“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10、食小赤豆

從唐宋時起,還有在立秋,必須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11、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12、懸秤稱人

清朝時,那時嘉興的民間流行在這天以懸秤稱小孩的體重,再將體重與立夏時的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叫“苦夏”。那時的人們認爲,既然瘦了就需要“補”,也就是立秋時俗稱的“貼秋膘”。

13、立鰍

無錫人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就是立秋這天會見立鰍。如果秋季有大風大雨,立秋這天稻田裏的泥鰍就會在水裏立直。

14、吃雞蛋

此外,立秋這天,在我國其他地區還有吃雞蛋、桃子等習俗。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

15、祈福

在常州的武進地區,立秋會舉辦秋會紀念猛將菩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