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寶寶上幼兒園經常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寶寶上幼兒園經常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了,因爲那裏沒有我的朋友。”一句話反映孩子在幼兒園不適應的問題。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格里尼博士認爲,父母應該知道:現實的社會中,大人不可能爲孩子提供一個完美的生活環境,因此最重要的是如何鼓勵孩子適應環境。

寶寶上幼兒園經常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幼兒園孩子最常問的六大性問題

問題1:我是從哪裏來的?

參考答案:你是爸爸媽媽相愛後組成家庭,然後慢慢地媽媽懷孕有了你,你的出生是我們家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媽媽把你生下來,餵奶給你吃,爸爸媽媽很愛你,不僅養育你,而且要培養你,送你去幼兒園學習,你一年一年地長大,爸爸媽媽在你身上花了很大的心思。

(可以配合給孩子看嬰兒時期的照片,小時候用過的物品。關於精子和卵子結合的部分,看孩子是否有認知需求順勢而爲。)

問題2:你的“奶奶”爲什麼那麼鼓?

參考答案:那是因爲媽媽是大人呀,就像你會長高一樣。那是因爲你小的時候還沒長出牙齒,只能吃奶呀,“奶奶”也叫乳房,它就像你的‘飯盒’,裏面盛着你的飯,等你吃完了,媽媽就趕快再生產新的奶,把你的‘飯盒’裝得滿滿的,一點也不讓你捱餓。

問題3:你爲什麼要戴“布兜兜兒”?

參考答案:因爲大家認爲這是個神祕的重要地方,我得把它藏起來,保護起來呀,不讓別人看見。而且,如果胸口的肉肉往下掉會很難受,媽媽穿了“布兜兜”就舒服了。討論胸罩的時候,可以和討論鞋子、手袋、裙子一樣自然。

問題4:爲什麼男孩子可以站着尿尿,女孩子不可以?

參考答案:可以讓女孩嘗試站着尿一次,她會感覺到容易尿溼褲子,可能她還會提出爲什麼男孩不尿溼褲子。家長可以用茶壺嘴來比喻,男孩子和女孩子長得不一樣,他們有個“茶壺嘴兒”,所以站着小便不會尿溼褲子。

問題5:媽媽你用尿布了?

參考答案:有的媽媽在例假期間更換衛生巾被孩子看到,孩子可能提出類似問題,甚至問媽媽流血痛不痛,要不要看病之類的話。媽媽可以回答,媽媽不需要這些血了,就把它們排掉,就像大小便一樣都是很正常的,女孩子長大了都會這樣。

問題6:我能和媽媽結婚嗎?

參考答案:恐怕不行,因爲爸爸已經和媽媽結婚了,一個人只能和一個人結婚。你長大了,可以和一個你最最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當然,她也得最最喜歡你才行。

寶寶幼兒園受委屈了的應對措施  1、要注意傾聽:有些小委屈,孩子可能只要宣泄一下,父母聽後,也只需作些簡單地解釋,讓孩子知道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不好的行爲。孩子受欺負,可能原因在於別的孩子太霸道,也可能是因爲孩子惹惱了別的孩子,找清事因,分析出根本的解決之道。如果是因爲爭搶玩具,家長要告訴寶寶學會謙讓、分享、合作等等。

2、應冷靜對待:有時,孩子發脾氣怎樣哄都沒用,就得轉移他的注意力,等過去了,再讓他講出來,並給他適當地安撫和解釋。同時家長也要告訴寶寶一些保護自己的方法,比如:當別人上來抓你的臉時,你可以用胳膊擋住;當別人搶你的玩具時,你可以告訴老師,讓老師來主持公道。如果確實存在孩子受欺負的情況,應讓孩子知道欺負別人是一種錯誤的行爲,是應該受到批評的。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對這種行爲習以爲常,甚至學會這種行爲,去欺負更弱小的小朋友。千萬不要因爲自家寶寶受欺侮了,就對寶寶說:“你怎那麼笨,他打你你也打他。”這樣的教育和幼兒園的教育是不一致的,寶寶會無所適從,對寶寶有一定的心理壓力

3、多溝通:不要每次接到孩子就匆匆離開,可以向老師多瞭解一些情況。發現問題,也不必緊張,更不必過於拘泥細節,與老師一起,幫助孩子在幼兒園裏身心愉悅地生活。要首先及時將有關情況向老師反映,讓老師做好日常的教育工作。當老師的教育效果未盡如人意時,則可教育孩子用堅強有力的回擊來應對這些“成長的煩惱”。如果寶寶在幼兒園經常出現被抓傷的情況,這時家長就該引起重視了,是因爲師生比例不合適?還是因爲帶班老師不負責任?分析一下原因後,可以將情況反映給園長,必要時爲寶寶轉園。家長也應該認識到,大多數老師是稱職的,是值得家長信賴的。因此對老師不能過分挑剔,不能一味指責老師的過失,尤其是不能當着寶寶的面指責老師。

三條妙計讓寶寶適應幼兒園生活

妙計一:幫助孩子建立“幼兒園腳本”

專家表示:“腳本”就是指特定環境下的特定適應模式。“事實上,孩子在3歲左右的時候就形成了有關事件的圖式。比如,孩子知道在休息日可以要求爸媽帶自己出去玩,但平時則會約束自己的這種需要;孩子知道在外婆家的表現和在自己家中的表現可以有所不同;孩子也會知道進入幼兒園時的活動規則與其他地方不同。”

因此,家長在帶孩子入園之初就要幫助孩子建立“幼兒園腳本”,讓孩子在認知上接受幼兒園的一系列行爲方式、行爲模式及交往規則。從而接受老師,適應與其他小朋友共同活動的生活場景,適應幼兒園的行爲模式和行爲規則,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爲規則的主人,才能更好地適應幼兒園以至將來學校的生活。

妙計二:調整好家長自身的情緒

當孩子在幼兒園面臨不適應的情況時,如果此時家長也表現出特別的關心或焦慮的態度,孩子的不愉快感反而會增加。“父母的難捨難離,焦慮的表情,擔憂的目光通過微妙的親子互動,傳遞給了孩子:上幼兒園是非同小可的,是令人擔憂的,甚至是可怕的。”

據專家介紹,這種現象在兒童心理學中,被稱爲“社會性參照”(social reference)反應。在陌生的環境中,孩子對環境的判斷更多的是參考父母的反應。所以,當孩子面臨對新環境不適應的時候,家長要首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以免傳染給孩子,導致惡性循環。

妙計三:聰明引導孩子交朋友

專家提醒家長:當孩子在幼兒園“沒有朋友”的時候,父母要對其進行“聰明的引導”。“父母對孩子最初的友誼發展應該抱順其自然的態度。只要讓孩子學會友善待人就可以了,因爲友誼是在自然而然的接觸中逐漸產生的。”

家長還應該認識到:對小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一起做”。因爲他們的友誼概念還很淡薄,交往意識不強,較少感受到交往和維持長期友誼關係的樂趣,他們交往的樂趣更多的是在於共同的活動,而非感情的聯繫。因此,當孩子抱怨班裏沒有玩伴時,家長應該幫孩子找出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共同感興趣的遊戲內容,引導孩子加入別人的遊戲中。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