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解讀《美國人的12條家教法則》

解讀《美國人的12條家教法則》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解讀《美國人的12條家教法則》

1.歸屬法則: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讓孩子找到家的溫暖,有家的依靠。

2.希望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只要是孩子希望的事,父母都支持,即使明知是錯的,也要有勇氣讓孩子去一試,讓孩子撞到南牆的心情是最好。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經歷是財富 不要做那種——讓孩子少走彎路的父母

3.力量法則:永遠不要與孩子鬥強。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不要總想贏自己的孩子,父母贏了孩子,卻讓孩子失去了鬥志。讓孩子充滿鬥志,而不是父母永遠與孩子充滿階級鬥爭。階級鬥爭越多,孩子越分散真正向上的精力。告訴孩子,爸媽相信你,你自己負責,你纔是真正的自己的領導者。

4.管理法則: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

需要建立一定的家規,或是家庭原則,家中任何人,不分年齡,不分地位,不分主次,一律平等。給孩子適當的蓋個高帽,有時候也會出其不意的見效的。

5.聲音法則:儘管孩子在家裏沒有決定權,但是一定要傾聽他們的聲音。

就是讓父母多尊重孩子,多讓孩子參與家裏的重大決定,讓孩子找到自己也是主人的感覺

6.榜樣法則: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父母的問題。通常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爲,父母身上也同樣顯示着,對比下,父母會找到自己的影子。

7.求同存異法則: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並儘量理解他們。

如果我習慣表揚你,是你做的足夠好,還是我願意給你鼓勵呢?所以,多鼓勵和表揚自己的孩子,那是給予孩子積極上進的動力。

8.懲罰法則:這一法則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和報復心理,慎用!

9.後果法則:讓孩子瞭解其行爲在現實世界中可能產生的後果。

因爲我們無論對孩子做了多少的防護,都不如孩子自己一試深淺 更讓孩子記憶深刻,並懂得父母的真心和愛意。我們也不能代替孩子摔倒後所體會的深深的苦痛。

10.結構法則:教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距離法則: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時,父母與其至少保持一定的距離。

在孩子不需要的時候,不要與孩子貼得太近;在孩子需要的時候,不要與孩子太遠。因爲太近,會感覺窒息;太遠,會感覺冷漠。

12.“四何”法則:任何情況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幹何事以及何時回家。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