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內向”孩子的3個教養提醒

“內向”孩子的3個教養提醒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其實提起“孩子內向”,父母們真正擔心的是孩子那些退縮、過於安靜等社會化方面欠缺的表現。只不過我們更多時候把這些不太願意接受的表現,用“內向”一次很簡單地囊括了。

那麼,那些退縮的、無法很好地進行社會化的“內向”孩子,到底如何養成的?除了遺傳原因,隔代教養、安全感缺失、父母的過多限制等,都有直接影響。所以,我們若能從這幾方面予以注意,那更容易養出積極快樂合羣的孩子。

第一個讓孩子變得膽怯的原因,是隔代教養;所以,請別讓長者的愛束縛孩子的發展

一羣小朋友正在玩創意畫。我說,走,我們看看,他們玩得好像很高興啊!我家女兒穿着乾淨的公主裙,矜持地站立遠處,搖搖頭。說,不去。由於我很忙,孩子是由奶奶帶大的,一直收拾得都很乾淨,很公主,總穿着很漂亮的花裙子,而且從來不會像別的孩子那樣弄得髒兮兮的。

這是我一個朋友的孩子。有一次,我跟孩子的奶奶聊過天。奶奶曾跟我這樣說:“你看那些小祖宗們,總是亂折騰,哪裏能穿上多一會的乾淨衣服。所以,孩子還是得管。”所以,在這樣的管教下,孩子早已經懂得,保持裙子乾淨,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比她盡情地玩耍要重要千百倍。否則,奶奶就會怪自己,或者變得特別緊張。

有不少孩子之所以安靜、乖的過分,都是由隔代教養造成的。因爲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由於生理和心理的客觀原因,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陪孩子蹦蹦跳跳。

只是,小女孩的媽媽現在很頭疼,因爲孩子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顯得過於文靜,過於內向了。所以,現在,媽媽才意識到要去彌補自己作爲家長應該擔負的責任了。

第二個孩子膽小、內向,跟安全感和遺傳有關,接納並正向引導

“內向”孩子的3個教養提醒

下面是另外一個案例,孩子的膽小、“內向”,則更多地和安全感以及性格遺傳有關:

我想問我的寶寶3歲3個月了還可以改變性格嗎?今天他的老師說;他在學校不合羣,老粘着他也不跟別的小朋友玩。我該怎麼辦呢?我覺的是不是我的性格比較內向所以他也跟我一樣,我不想他跟我一樣,我現在該怎麼做呢?謝謝@羅靜博士

有一種孩子,如果安全感未能很好地建立,那麼他們便對於外界充滿了不確定和不信任,並且會有逃避的傾向。比如上面這個案例中,孩子粘人,其實就是他在尋求安全感方面的自我補償。這個時候,大人能做的,首先就是滿足孩子的自我補償需求,比如額外的照料、多抱抱等。如果有不能滿足的原則性事情,也一定要溫和、充滿愛意地告訴孩子,你不滿足他是因爲愛他,怕他受到傷害。

當然,我們不排除一些孩子天生就偏於慢熱,是性格使然。假如像上面這個案例中一樣,已經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學習,那父母就有必要採取一些措施去彌補了。

首先,上面案例中的媽媽就要做榜樣。因爲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是誰,孩子就將成爲誰。所以,這個媽媽希望孩子更開朗、更積極一些,那麼她自己就需要像孩子一樣去遊戲,去和別人交流、嬉戲。這是一項長期工程,不會很快看到孩子的轉變,所以更需要媽媽的耐心和堅持。

其次,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給孩子報班進行專業訓練。要挑選娛樂性的小集體班級,而非進行技能訓練的補習班。讓孩子體會到集體的樂趣。如果孩子遇到喜歡的地方,體會到被他人接納的情緒,應該會更快地轉變。

第三個孩子“內向”、膽小的原因,與父母過於“狹窄”的教養方式有關,請給孩子探索的自由

@羅靜博士,您好,我家寶貝二歲了。現在一聽到聲響,一到外面就說好害怕。而且不喜歡和小朋友玩,喜歡獨處。幫我分析分析我家寶貝是怎麼了?

我家孩子今年3歲了,但是性格很內向,跟其他小朋友玩不到一起去,讓他跟鄰居打招呼的時候他也會顯得非常害羞,我們平時也帶他多出去玩多出去交流,但是效果不是特別明顯。我跟孩子的爸爸都不是那種特別悶的家長,爲什麼孩子會這樣呢?有什麼好辦法能讓孩子開朗一點嗎?

所謂“狹窄”的教養方式,一種是空間上的狹窄,即孩子缺少更加豐富的體驗,造成孩子對更大、更廣闊以及更陌生的環境的怯懦表現;一種則是心理上的狹窄,即父母限制過多,按照自己的想法,對孩子提出了過高的期望,一味地要求孩子這樣那樣,反而讓孩子不知所措,最終越來越沒有自我存在感,變得愈發退縮。上面兩個案例,即是這兩種教養方式的反映。

前一個案例中,在我跟這個寶寶媽媽深入聊天后發現,媽媽本身是喜歡安靜的人,家裏基本都很清淨,孩子缺少與更加豐富的環境接觸和體驗的機會。其實孩子成長中,會有某一個階段不願意按照大人設想的去做事,比如不愛走路,要大人抱,粘人,不願和陌生人相處,顯得比較膽怯等。這不會成爲一個問題。但是如果父母長期將孩子養在一個小盒子裏,那麼就會把孩子生生養出問題來。所以,對於這個媽媽,我給的建議是,多帶寶寶與其他同齡寶寶的家庭接觸,幫助寶寶發現與家人之外其他人接觸的樂趣。

後一個案例中,顯然從遺傳的角度看,這個孩子怎麼也不該這麼內向。可是,在跟這位媽媽的溝通中我知道了,她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平日裏管得也多。她所認爲對的事情,就會要求孩子去照做。在孩子面前,父母更像一個指揮者,孩子是一個需要無條件服從的兵。只是可惜,孩子總也都達不到大人的標準,於是一次又一次地體驗到一種挫敗感,當面對新的環境和事務時,自然而然欠缺信心,表現出退縮的行爲。

無論是出於何種原因,當孩子出現了“內向”的“問題”時,建議家長首先要有一個積極的態度去對待。首先是認可和接納孩子,不要再用否定暗示讓孩子感覺到父母覺得自己很內向,因爲孩子今天的性格肯定是和我們大人的教養方式有直接的關係。再就是,積極的帶領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大人做好榜樣,主動和別的小朋友打招呼,交流;這個過程中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做到,剛開始只要孩子在旁邊看就可以了。然後帶着孩子一起體會和小朋友在一起遊戲的快樂,讓孩子產生人際交往的興趣,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如此堅持做,才能讓孩子喜愛集體遊戲,樂於交往。

切記,父母千萬不能讓自己成爲一個指揮家,只是要求孩子怎麼怎麼做,這樣的效果非常不好,孩子會更加的膽小,增加對外界的恐懼。

讓孩子性格變得開朗的方式還有,讓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感受非常快樂的親子互動時刻,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對外界的信任,對於人際交往是非常有好處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